堪比“碰瓷”,漫谈冷兵器时代的水战兵器

在冷兵器时代,人类世界就爆发了不计其数的水战,而那时候为了在水战中获得优势,各方势力也是挖空心思研究各种水战用武器。

一、横冲直撞——舰首撞角:

在最早的水战中,战舰只充当了一个平台的角色,水上作战的方式与在陆地上的区别极为有限。当时各方士兵手持各种弓箭长矛等兵器,在距离敌方战舰较远时用弓箭、标枪等兵器射击,接近时则改用钩爪长矛等兵器攻击,这种作战方式名为“接舷战”。这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想到如何在战舰上安装武器,而且那时的战舰因为设计的关系,没有龙骨、水密舱等部件,强度较低,也只能如此作战。


(1)早期的战船制

后来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龙骨、水密舱等部件被引入战舰制造,战舰的强度大为提升,在战舰上安装武器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于是伴随着战舰坚固程度的提升,以撞击为攻击方式的武器被安装上了战舰,这便是著名的舰首撞角。


(2)安装有舰首撞角的战舰

有关于舰首撞角的明确战例记载,是在一场发生于公元前535年的海战,战争的双方是希腊城邦福西亚和迦太基、伊特鲁里亚联军。在这场海战中,双方使用的都是划桨战舰,不同的是福西亚人的划桨战舰的舰首安装了用于撞击敌舰的撞角。这些安装有撞角的战舰,在福西亚人老练的水手操作下,成功地迂回到敌军舰队的后方,并成功用撞角撞沉了大量敌方战舰,获取了辉煌的胜利。其实,从现有的研究看,这并不是撞角这种武器最早在水战中的应用,只能是最早的明确记载。



(3)古希腊时代的战舰设计

撞角在设计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尖锐式撞角,其攻击主要是利用其锋利的尖锐对敌方战舰的舰体造成损伤,或者以高速驶过敌方战舰的一侧,撞断敌方战舰的船桨使其失去行动能力;另一种则是“攻城锤”式撞角,其主要的攻击方式利用战舰的冲击力将敌舰撞翻,使其倾覆,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迅速使敌舰丧失战斗力,并且战后还有将敌舰缴获收归己用的可能。前者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帝国崛起》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4)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帝国崛起》中战舰撞击敌舰的场面

撞角直到十九世纪依然作为战舰的装备存在着,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依然发挥着威力。1862年3月8日,美国南方军的装甲战舰“佛吉尼亚”号在一场与北方军的遭遇战中,用舰首撞角撞沉了北方军的一艘木质战舰,证明了这种武器直到十九世纪依然不算完全过时。但在远射武器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撞击攻击注定会被淘汰。


二、堪比“碰瓷”——钩拒与“乌鸦”:


撞击这个攻击方式以外,还有一种堪比“碰瓷”的作战方式,其主旨就是,你敢靠近我,我就黏上你!具体说来,就是将敌舰与我方战舰紧紧连接起来,让我方士兵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杀伤敌舰上的人员,或者干脆派我方士兵登上敌船将其占领则是另外一个思路。这个思路是接舷战的自然延伸,而当时的军事技术专家为了完成这个战术构想,也开发了各种兵器并将其安装在战舰上以达到目的。

(1)间接反映春秋时期水战面貌的文物拓片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武器在春秋末期被发明出来。相传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发明家鲁班在楚国的委托下而发明。与很多人印象中的民间工匠形象不同,历史上的鲁班其实是一个精于军事器械制造的大发明家,设计了很多军事器械。

     

而楚国之所以求助于鲁班,则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楚国位居上游,导致楚国战舰退却困难,经常在战况不利时难以撤退从而酿成惨败。越国则完全相反,因为越国水军往往位于下游,虽然进攻时需要逆流而上,但退却时却可以顺流而下,占据了主动地位。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利态势,鲁班在楚国的委托下制造了一种名为钩拒的武器,并将这种武器安装在战舰上。敌舰接近时,钩拒的支架可以起到阻拦的作用以防止敌舰接近。敌舰撤退时,钩拒又可以钩住敌舰使其无法逃跑,“退者钩之,进者拒之”。楚国水军在战舰上安装这种武器后,一转颓势,多次击败越国水军,重振了国势。

在西方的罗马帝国,类似的武器也被作为战争利器而被发明了出来,这种武器名为“乌鸦”。与以海为生的希腊人不同,罗马人是发源于意大利半岛的农耕民族,所以罗马人并不擅长操纵船只,他们的战舰往往笨拙而缺乏灵活,为了弥补这个缺点,罗马人发明了“乌鸦”。


(2)装有“乌鸦”的战舰部分图

“乌鸦”是一种前端装有钩爪的木桥。在海战中接近敌舰后,战舰上的罗马士兵操纵“乌鸦”木桥搭上敌舰,上面的钩爪会狠狠抓住敌船,随后战舰上的罗马士兵通过“乌鸦”冲上敌舰,发挥罗马人擅长的格斗优势占领敌舰进而获得胜利。这种设计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云梯”,只不过云梯是为了登上敌城,“乌鸦”则是为了登上敌舰。在公元前260年的米莱海战中,罗马海军依靠“乌鸦”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俘虏了三十一艘迦太基人的战舰,其中还包括迦太基人的旗舰。

(3)装有“乌鸦”的战舰整体图


三、千钧之力——拍竿:


在水战中,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战兵器——拍竿。拍竿的原理来源于春秋时期就已出现的取水工具——桔槔。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在人们提取井水时减少消耗体力。这种桔槔经过军事家进行改进后,在一端装上巨石一类的重物,另一端则系上绳索,战前将装有巨石的异端高高抬起以绳索固定,作战时则松开绳索让巨石自然下落,重力加速度下的巨石拥有千钧之力,可以严重破坏甚至直接击毁接近的敌方战舰。最早的拍竿直接来源于桔槔,呈T形。后来军事家们将其进行改进,创造出了威力更加强大并且更加灵活的V形拍竿,进一步增加了威力。


(1)T型拍竿

(2)V型拍竿

在隋灭南陈统一中国的战争中,隋军专门制造安装有六座拍竿的“五牙”战舰,在荆门水战中用拍竿拍碎十余艘南陈战舰,大胜陈朝水军。除此之外,隋军还将拍竿用来攻城,在隋军进攻沔州的过程中,恰逢雨水暴涨,隋军的战舰可以接近到沔州城池旁边,于是隋军将领突发奇想,将战舰开进城池边以拍竿击打城楼,很快便攻克了沔州城。

(3)隋“五牙”战舰

到了两宋时期,军事家对拍竿又进行了新的改进。在两宋之际,洞庭湖地区爆发了钟相、杨幺之乱,叛军依水割据,一度成为了宋廷的心腹大患。叛军为了对抗官军的围剿,制造了大量先进战舰,其中就有安装有改进过的拍竿的“车船”,船上的拍竿相比传统的拍杆在下部安装了转轴,这样便可以改变攻击方向,相比传统无法改变攻击方向的拍竿更加具有威胁。根据记载,叛军的车船“遇官军船近,即倒拍竿击碎之,官军以此辄败”、直至南宋派遣大将岳飞平叛,才终于平定了洞庭湖地区的叛乱。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07-27 00:00
  • 阅读 ( 71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