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悬镜司存与废”的最终打开方式

琅琊榜有很多种解读方式,从储君之争的角度来看,这是靖王在天下第一谋士梅长苏的帮助下斗垮太子和誉王并最终成功上位的故事;从梅长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为七万惨死梅岭的将领们复仇的血腥之路;从政治路线来看,这是改革派历经多年蛰伏终于成功战胜了保守派,对政局进行大换血的故事。然而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线,个人认为主导这一切故事的根源是祁王和夏江之争,是悬镜司的存废问题。

琅琊榜中的悬镜司公开面目是不参与党争,只对皇帝负责,拥有查案权力的机构,实际面目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厂西厂一样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声名在外,无须多言,大家都能心领神会这是一种怎样暗黑的存在。“英明”的祁王殿下认识到了悬镜司的可怕之处,因此向当朝皇上主张“纵观古今,真正的明君,身边根本不需要有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存在,朝廷法度应归于统一。父皇,儿臣认为,可将悬镜司并入大理寺,一应行事当受法规约束。”

虽然祁王对剧中几乎所有人都要重要影响,所有皇子中皇上最欣赏他,梅长苏是他的好基友,靖王从小受祁王教导,朝中一多半开明人士都是他的拥趸者,但这是祁王在剧中唯一一次正面出场,唯一一次直称政事。

(图)靖王萧景琰,由王凯饰演

在这段话中,祁王明白表明了他的想法,即将悬镜司并入大理寺,这个建议不能不说是经过折中考量的。并入并非裁撤,只是建议取消悬镜司的独立地位,按照夏江的身份地位,并入大理寺之后也会是重要职位,但是夏江依然不干。为了牢牢掌握一把手这个位置,夏江利用皇帝的猜疑之心,一手策划了赤焰军谋逆案,一举粉碎了围绕在祁王身边的改革派集团,害死了一代贤王,端掉了一座赫赫威名的相府,让七万赤焰军冤死在梅岭。

祁王要废悬镜司的目的很明显,因为要使朝廷法度归一,要防止悬镜司手中权力的滥用。又因为悬镜司直接向皇帝负责,很多程度上代表的君主的权力,因此废悬镜司最终的目的是要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悬镜司会招致这种被废除的风险与悬镜司的性质有关。

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的滥用,这一点无论是悬镜司这样的特务机关还是正常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很难避免,但重要的是其他政府部门由于内嵌于一整套官僚机构中,依靠朝廷法度和文书传递,受到政治机器自运转带来的牵制,所以权力的滥用不至于太过。在正式规则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潜规则就会接替,所以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转还是有章可循有迹可查的。


(图)悬镜司首尊夏江,由王永泉饰演

但是悬镜司不受官僚体系的制约,不受朝廷法度的制约,只对皇帝负责,意味着全凭皇帝个人的喜怒哀乐,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被放大了无数倍。这样一种机构的存在,无论是对生活其中的小屁民还是位居高位的权臣名宿都是极其可怕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把矛头指向你,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这是悬镜司不得不要废的原因。

另外值得八卦的是祁王的说话方式。这一段话多少有点对不住祁王的一世英名,因为这个话说得实在太没有水平了,也难怪会给皇帝造成那么大的猜忌。“纵观古今,真正的明君,身边根本不需要有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存在,朝廷法度应归于统一。”这句话很容易被解读成“明君身边不需要悬镜司,现在我身边有悬镜司,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是昏君咯?”

悬镜司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也事实上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受到的非议颇多,那么为什么皇帝本人对悬镜司有这么重的情结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和夏江之间的基情吗?肯定不是的,因为类似于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历朝历代都有,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存在。一个人犯这种错误可能是偶然,很多人犯这个错误就大有故事可言了。

(图)悬镜司掌镜使夏冬,由张龄心饰演

先看剧中悬镜司的所作所为,如庆国公侵地一案,就是由悬镜司掌镜使夏冬查清案情,将卷宗封存后移送司法——靖王召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国家司法机构审理此案,曾派蔡荃去悬镜司接收卷宗。

庆国公滨州侵地案是前半段剧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案件,这一案件的背景是皇上正在推行均田的国策,力图保护小农经济,但是庆国公的族人依仗朝中有人,枉顾朝廷法度,私自侵占民田。受害者别无他法,只能进京告状,庆国公一方当然百般阻扰,试图杀人灭口。最后在江左盟等人的帮助下,这对老夫妻才最终平安到达京城,成功告了状。

皇帝十分生气,所以要派人下去调查事情原委。于是问题来了,能派其他司法机构诸如刑部、大理寺吗?答案是不能,因为太子和誉王两厢争斗,朝中重臣早已选边排排站了,刑部齐敏是誉王的人、大理寺朱樾是誉王的内侄,不管派谁下去,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偏向誉王的。再加上地方官员官官相护形成的庞大人情网络,皇帝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个时候悬镜司来救场了,不涉党争所以能中立,只对皇帝负责,所以不需要照顾其他官员的情面,实在是调查侵地案的上佳人选。

(图)梁帝,由丁勇岱饰演

由此可以看出,悬镜司为何多年来无法被裁撤的原因。因为它的不涉党争和只对皇帝负责的属性,使得它存在一些不能被官僚体系取代的作用;因为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使得它能发挥监察官僚体系的作用;因为它不受官僚机构掣肘所以可以指哪打哪,使得皇权得到最大程度的行使。这几重因素的叠加使得历代帝王对“悬镜司”钟爱有加。

一切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悬镜司似乎应该存在下去是不是?不是的,外在于官僚体系的悬镜司是一只笼子之外的猛兽,它可以帮皇帝咬他不喜欢的官员,也有可能反咬皇帝一口,毕竟没有什么能牵制它。

梁帝以为他在利用悬镜司,实际上被悬镜司利用而不自知。由此失去了他最欣赏的儿子、最宠爱的妃子、当年共同创业的小伙伴言侯和林燮、一支强大的军队七万赤焰军。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左容容

  • 发表于 2016-07-28 00:00
  • 阅读 ( 83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