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变习惯这么难?

习惯是长久以来人们形成的生活方式。杰里米·迪安在他的《习惯:改变命运的关键力量》中说道:在习惯养成这件事上,并不存在什么万试万灵、起效迅速的准则。像是在吃早餐之前喝一杯水这种简单习惯可以在三周之内养成,而其他更具有挑战性的行为则要花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才能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可见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持久的工程。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形成某个习惯?


习惯的形成之初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比如:玩手机的习惯,手机刚出现时相信大家都很陌生,不知道如何操作,但是必须学会怎么玩,因为如果不会,将信息不能及时接受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做出某个行为,这个行为不断的重复,刚开始我们可能会不适应,那是什么支持我们不断重现这个行为的呢?是这个行为做出后得到的及时奖赏,这种奖赏可以来自周围人羡慕的眼光,也可以来自自己的满足感,总之行为发出后,得到的是愉悦舒适的反馈。因此习惯就被保留了下来。

既然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要改变习惯,比如我们想要改变暴饮暴食的习惯,改变晚睡晚起的习惯,改变玩手机的习惯,为什么就那么难呢?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人格结构,本我是追求快乐,快乐至上的原则;超我是道德的化身,正是有超我的存在,我们具有社会性;自我是一个协调者,协调本我和超我提出的各种要求。

一个习惯的存在,总是能够让我们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这是符合本我的追求目标的。本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他想要每分每秒都处于快乐当中,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退而求其次,最大限度的获得快乐。所以我们的很多习惯都超出了正常的限度,比如:晚上不到两三点睡不着;10分钟摸不到手机就浑身难受,坐立不安,这些行为不能被超我允许,超我严重抗议,所以自我做出了要改变习惯的决定。

本我有强大的力量,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计划的实施,本我与自我协商,为计划不能如期执行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我们都懒得要命,这是我们人类的本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希望超我不会过度苛责;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限制,我们无法同时记住很多事情;目标总是过于抽象,嘴上说着我要健康,我要减肥,我要早起,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并非无理取懒,我们并不是故意不想执行做好的计划,而是因为现在感觉头晕、心神不宁,可能是没睡好、营养跟不上、会不会生病了等等一些列的理由,阻止计划的实施。


如果你就此妥协的话,那就上了本我的当了,你的坏习惯永远也别想甩掉。那如何改变习惯呢?

1.自我要变的强大,不能总是被本我钻漏洞,如果计划不能按期实施,就要受到惩罚。

2.为习惯的改变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附上惩罚措施。

3.外人监督。

4.合理的认知,并不是消除习惯,改变熬夜的习惯,不是不睡觉,改变玩手机的习惯不是不关心当下发生的时事,我们只是要做到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该做的事情。

5.做一张记录时间都去哪了的表格,具体可参考34枚时间金币管理法,对自己习惯的改变程度做量化的考察。

(作者:莲心)

  • 发表于 2015-08-31 00:00
  • 阅读 ( 79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