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女生遇害案: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是一回事吗?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女研究生周云露遇害案是近日的热点事件。北京警方通报,周云露的本科校友李斯达供述,称强奸未遂杀害了周云露。8月12日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节目公布了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经过,视频中李斯达接受审讯时说:“就是想找个无辜的人,当做一个发泄的点吧。”有心理学者分析,李斯达疑似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节目视频及网友的评论我都看了,很多网友义愤填膺,留言痛斥犯罪嫌疑人十恶不赦,罪该万死!有些不太冷静的网友甚至还攻击了那位心理博士,理由是疑犯若被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后,就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因为精神病犯罪无死罪,可保全住性命。一时间,网上口水乱战,群情激昂。

其实,这里牵扯到诸多具体问题,有必要逐一理顺,方可搞清问题的真相。

一、什么是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又有怎样的表现?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character),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征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生活对于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且人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重大的生活事件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仍会使人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说明人格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或缺损,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可见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与某种精神疾病关系较为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多在病前就有分裂型人格的表现,偏执型人格容易发展成为偏执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也可影响精神疾病对治疗的反应。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能混为一谈。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随着疾病痊愈和境遇改善,有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续终生。人格改变的参照物是病前人格;而人格障碍主要的评判标准来自于社会、心理的一般准则。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 列举了10种人格障碍,它们又被分为三大类:

◆反常类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

◆古怪类人格障碍:分裂样,分裂型和偏执型人格障碍。

◆焦虑类: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由此可见,手册中已将人格障碍归类于精神障碍中,但临床上操作上可能会将那些轻度的人格障碍置于神经症与精神障碍之间,或者说将之归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里。

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悲伤,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去主动寻求治疗,而真正出现在诊疗机构的往往是由于家庭配偶的抱怨或压力及孩子出现某些情绪等问题而不得以去进行婚姻咨询或接受家庭治疗。

人格障碍的治疗和干预一般采取的心理治疗方式有心理动力学治疗及行为认知治疗。药物治疗不一定对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有效,多用于分裂型,边缘型或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在人格障碍中,尤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危害最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为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易冲动,不计后果是他的普遍特性,不负责任是反社会人格的另一关键特征。毫无愧疚感和对他人的疾苦保持冷漠的态度是反社会人格的标志。这类人群报复心极强,而且极具攻击性,他们比常人更容易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据资料显示,那些史上诸多杀人恶魔,连环杀手大多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大量研究证实,即使这些暴力型罪犯本身并没有患有精神病,但他们却会表现出诸多精神病行为。

一般来说,此类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而且几乎这类人群都有过在儿童成长中被施以家庭暴力或虐待的经历,如果孩子在16岁也就是成人前未表现出任何行为问题的迹象,那么其成年后也不太可能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二、精神障碍是什么?精神病指的又是什么呢?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将精神障碍分为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泛指一切的因精神问题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是一个更宽的范畴。

精神障碍可分为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

精神病(psychosis)特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因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

我们通常说的精神病基本指的是精神分裂症,妄想性精神障碍及重度心境障碍。因此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小部分,却是最严重的。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指严重性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碍,是较轻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多能主动就医,详细地诉说自己的各种不适感或痛苦,积极要求治疗。患者大都能自我控制,日常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也基本能继续原来的工作。
  • 发表于 2015-08-13 00:00
  • 阅读 ( 73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