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老软件测试员告诉你,多数人不知道 在测试方面,软件评测师含金量是否高?

我是一包伤心的辣条,最近,一位网友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技术负责人准备培训一下开发同事,让他们学习一下测试技术栈,从而分担一下测试的工作量。评论区有一位网友...

20年的老软件测试员告诉你,多数人不知道的内幕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我是一包伤心的辣条,最近,一位网友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技术负责人准备培训一下开发同事,让他们学习一下测试技术栈,从而分担一下测试的工作量。评论区有一位网友表示:跟我们公司之前一样,结果软件在上线的时候有个严重问题都没有找出来,后面把大家的工作量越加越大。。。”测试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能做,和能做好,中间差了很多,如何高效、全面的测试出软件中的BUG,这是值钱的地方。

如果说软件测试无非就是写几个测试用例,再去执行,再把BUG汇总。

那么,程序员无非也就是写几行代码,实现需求。

产品经理无非也就是提出需求,让技术实现。

运营无非就是打广告而已。

UI无非就是做界面的。

软件测试的历史

软件测试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刚诞生不久,只有科学家级别的人才会去编程,需求和程序本身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多变,相当于开发人员一人承担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所有工作,主要以调试为主。直到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Guideline for Lifecycle Validation,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Computer Softwa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V&T。VV&T提出了测试界很有名的两个名词: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alidation)。人们提出了在软件生命周期中使用分析,评审,测试来评估产品的理论。软件测试工程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真正引起软件测试质变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推进了软件测试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接口自动化测试火了起来,而且以燎原之火趋势影响着IT领域。

虽然软件测试的发展一直很好,但软件测试依旧是颇具争议的领域:

首先,相对于开发来说,软件测试入门的门槛较低,有些人因为IT界的高薪而频繁转到此行,但又不愿意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入行四五年依旧在做着最基本的功能测试,久而久之,软件测试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拉低了软件测试工程师在整个行业中的形象。其次,没有持续关注软件测试的人对于软件测试的印象还停留在很久之前,觉得软件测试仅仅是按照操作手册,点点鼠标,验证一下结果,不需要你有代码能力。最后,软件测试不仅仅要有一颗细腻的心还必须有着很强的理论性,技术偏向于纯逻辑。高级的测试会把测试技术玩出花来。比如工作要用钉钉打卡,我就自己写个自动化打卡脚本,每天定时打卡,前后控制5分钟的随机时间,还不被发现出现问题。还可以用接口测试工具做一些其他的事,比如:湖北房价变化啊、天津天气情况啊、还有最新的自动化知识啊、抖音推荐内容啊。。。其实测试到后期也要用开发的技术,这里改用王牌特工里的话:无代码者,无以立也。

也正因如此,知乎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提出诸如:“软件测试还有未来吗?”、“软件测试是饱和了吗?”、“2020年软件测试该如何走下去?”等问题。其中有个知乎网友在建议学习软件测试的回答下评论道:因为软件测试简单啊,开发太难了。

软件测试真的很简单吗?

近年来,软件测试的发展速度极快,软件测试再也不是当初人们口中的“点点点”就行了。最早基于浏览器进行测试,后面一点点扩展到接口、自动化、性能等测试

最早的软件测试者,会编写测试用例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不过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各个端平台的迅猛发展,软件测试技术栈就更新了好几代,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简单,做好软件测试并非易事,如何在软件测试领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很多软件测试者都在思考的事情。

现如今能够熟练的使用Python技术,已经是每个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了。

有的人是科班出身,有的人是由其他行业转行成为测试的一员,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基础。软件测试需要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虽然嘴上说着“学不动了”,但身体很诚实,已经默默的把技术的官方文档加入到浏览器收藏夹。

软件测试需求饱和了?

知乎、百度等一些平台上偶尔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软件测试热度已经降低了,软件测试市场已经饱和了,软件测试工作没有那么好找了。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软件测试刚刚进入这个时代没多久,这个东西就饱和了?你们觉得可能吗?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优胜劣汰的模式,这个模式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认知,也是一个定律。市场需要它就不能没有,

根据职友集的数据来看,软件测试的市场那个需求量依旧很大。

图片来源于职友集

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在今年疫情爆发的时候,市场需求量有下滑趋势,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对于软件测试的需求又逐步增加。

无论软件测试这一领域如何发展,自身的技术和经验等硬实力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曾向我吐槽,大专学历,在深圳一家企业做了8年功能测试,每天朝九晚五,很少会主动加班,薪资10K,本来想着说就在这家公司一直做下去,直到退休。

今年2020年受疫情影响,IT行业裁员严重,刚好他们公司就面临着这样的事情,而他也是裁员名单中的一位。

现在,听他说已经面试了快半个月只收到了一家offer,他只会写测试用例,看需求,其他都不会。给他开的薪资是6K又嫌低。年龄也不小了,对于未来一片迷茫。

对于软件测试来说,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总而言之,可能你现在“点点点”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但是长此以往和“温水煮青蛙”无异。跳出舒适圈才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开始!想要了解更多欢迎你的扫码到来。

jq.qq.com/? (二维码自动识别)

·······································································

在测试方面,软件评测师含金量是否高?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软件评测师在软考里属于中级水平,含金量是有的,不过具体还要看你对它掌握的程度。就我个人意见,我觉得软件评测这方面还行,我就是做这行的,去年还参加过希赛软件评测师培训班,一是学习更全面的知识,二是为了拿个证,也是对自己的肯定,职业规划不要太急,但一定要走对。

···································^^····································


个人觉得软考的含金量要高一些;计算机等级考试,目前对找工作,个人学习价值不大。软考是跟职称相挂钩的考试,考过了所对应的级别就会获得所对应的职称、而且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落户积分也有帮助。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四级的一类。考生应具有软件工程和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理解软件测试的规范和标准,熟悉软件测试过程;具备制定软件测试计划和大纲、设计测试用例、选择和运用测试工具、执行软件测试、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以及参与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能力,满足岗位要求。 通过软件评测师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软件测试管理方法、软件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技术,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

如何追赶阿里,超越腾讯?研发交付效能低可不行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BATJ 一直是众多技术人心中希望追赶上的梦想,毕竟“家大业大”,但是在业务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工程师们的艰苦奋斗,如果说“996”“007”是一条路,那我们是不是能有其他办法能追赶阿里,超越腾讯呢?

或许软件交付效能就是一个办法。软件交付效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升软件交付效能?如何提高软件交付效能呢?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企业的软件交付效能、提高软件交付能力,这一次 TGO 鲲鹏会将联合 KodeRover 做一次“软件交付效能测评“ 。

此次 “软件交付效能测评“ 调查和评估的对象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架构师、技术总监、CIO/CTO 等),调查者从个人视角客观描述自己亲身体验的某一典型项目或产品的软件交付能力。

问题设计贯穿组织文化、架构、质量工程、CI/CD 持续交付等最佳实践的采用情况,在不同领域以 1-10 等级打分而非“是 / 否”选择,目的是更清晰客观的描述企业交付效能的现状,数字化呈现软件交付成熟度指标。

该系统采用自我评估和数据驱动 IT 的理念,方便企业自行评估现阶段软件交付情况。该系统问卷也可以作为企业研发最佳实践指引,调查结果方便企业内部进行比对和自检,不断提升应用程序交付的速度、敏捷性和质量。

团队多个成员可以针对一个项目进行调查,更全面地评估一个项目的全视角数据以及效能盲点。软件交付效能的客观成熟度评分,还将告诉团队如何改进最关键的地方。

那么,KodeRover 会用这些数据做什么?

首先,数据的采集和公布安全可靠,不涉及任何关于私人和企业名称,只关注所属行业和团队规模。

其次,KodeRover 会针对每一份完整的数据样本进行清洗,分析关键域指标。当样本达到一定数量,KodeRover 将联合 TGO 鲲鹏会,输出软件交付能力的数字化呈现及报告,旨在帮助研发管理者识别正确问题,寻求合理解决方案,以及捕获最佳实践。

最后,希望这份报告将首次呈现基于不同行业的交付效能指标,为行业数字化进程作出一定贡献。

为了感谢活动参与者,KodeRover 特意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完成所有题目的参与问卷者可以得到完整的 “软件交付效能” 画像,届时,请持续关注 TGO 鲲鹏会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报告发布的信息。

赶紧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参与活动吧!

关于 TGO 鲲鹏会

TGO 鲲鹏会是汇聚全球科技领导者的高端社区,我们希望让所有孤军奋战的科技管理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TGO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厦门、台北、硅谷、武汉、苏州等十二个城市设立分会。总体累计会员超过 1000 人, 60% 以上皆为 CTO、COO、技术 VP、有技术背景的 CEO 等科技领导者,遍布如企业服务、生活服务、互联网金融等各大行业。


点个在看少个 bug

  • 发表于 2020-11-17 15:21
  • 阅读 ( 800 )
  • 分类:软件测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