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国内优秀软件测试站点
51ste软件测试部落-中国软件测试者的乐园 51ste软件测试部落,这是国内比较优秀的个人软件测试网站,干货十足,不容错过,里面较干净纯粹
www.testwo.com/ 软件测试窝,有些测试文章值得一读,经常也会公布一些与软件测试有关的活动信息
中国测试平台网 中国测试平台,提供部分测试资源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中国软件测试人的精神家园 软件测试网站,国内比较大的综合性软件测试网,许多经验分享和资源可以在里面找到,才进软件测试的菜鸟可以多逛逛
中国软件测试联盟-软件测试的交流平台 - Powered by Discuz! 中国软件测试联盟,有部分测试资源提供下载,也有些文章分享,考试与培训相关的信息也多
Testin-你身边的测试专家 软件测试服务提供平台,要享受服务需要付费
国外优秀软件测试站点
PS:要注意,在翻墙情况下,下面提供的网站笔者都试过,完全可以正常访问。不翻墙,部分网站可能无法正常访问,不妨想办法翻墙~~
www.psqtconference.com/ 实用软件质量技术和实用软件测试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宣传网站,每年都会举行两次
ASQ - a Global Leader in Quality Improvement & Standards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质量团体组织之一,有着比较丰富的论文资源,不过是收费的
Home 包含一些流行测试工具的介绍、下载和讨论,还提供测试方面的资料
Home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供包括ISO标准系统方面的各类参考资料
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Online Forums 关于软件质量保证方面的一个论坛,需要注册
IBM Rational software and systems delivery IBM Rational的官方网站,IBM Rational提供测试方面一系列的工具,比较全面
James Bach - Satisfice, Inc. 包含James Bach关于软件测试和过程方面的很多论文,尤其在启发式测试策略方面值得参考
Seminars/Classes - James Bach - Satisfice, Inc. 一个黑盒软件测试方面的研讨会,主要由测试专家Cem Kanar和James Bach组织,有一些值得下载的资料
www.softwareqatest.com/ 软件质量/测试资源中心。该中心提供了常见的有关测试方面的FAQ资料,各质量/测试网站介绍,各质量/测试工具介绍,各质量/策划书籍介绍以及与测试相关的工作网站介绍
www.softwaretestinginstitute.com 一个软件测试机构,提供软件质量/测试方面的调查分析,测试计划模板,测试WWW的技术,如何获得测试证书的指导,测试方面书籍介绍,并且提供了一个测试论坛
Software Testing Stuff Kerry Zallar的个人主页,提供一些有关培训、工具、会议、论文方面的参考信息
StickyMinds | 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QA online community with content, conversation, and practical advice on software test automation, test management, test techniques, agile testing & more 提供关于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当前发展信息资料,论文等资源,并有国外测试大咖定期分享的测试经验
bdonline.sqe.com/ 一个关于网站测试方面的网页,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可以参考
Testing, Reliability & Security 可靠性研究网站,有一些可靠性方面的论文资料
Centre for Software Reliability 学校里面的一个软件可靠性研究中心,提供有关软件可靠性研究方面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可以参考
Software Testing Training (inc.Certifications) & Consultancy | since 1989 grove.co.uk - Grove Consultants, Software Testing Solutions 一个有关软件测试和咨询机构的网站,有一些测试方面的课程和资料供下载
www.kaner.com/ 著名的测试专家Cem Kanner的主页,里面有许多关于测试的专题文章,相信对大家都有用。Cem Kanner关于测试的最著名的书要算Testing Software,这本书已成为一个测试人员的标准参考书
www.qaiusa.com/ QAI是一个提供质量保证方面咨询的国际著名机构,提供各种质量和测试方面证书认证
Dr. Dobb's | Good stuff for serious developers: Programming Tools, Code, C++, Java, HTML5, Cloud, Mobile, Testing 软件开发杂志,经常会有一些关于测试方面好的论文资料,同时还包括了项目和过程改进方面的课题,并且定期会有一些关于质量和测试方面的问题讨论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软件评测师考试分上下午两次,每次的分数总分为75分,只要考到30分就通过了。并不是百分比通过。 软件评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
···································^^····································
你好! 上下午各45分为通过 总分各为75 如有疑问,请追问。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一站式服务: 1.合作前详细诊断评估,对企业信息充分了解,同时对客户普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条件; 2.合作初期,召开高新技术企业启动会,行配备由1名项目辅导老师、1名项目助理、1名专、利工程师组成的辅导团队与企业的财务、人事、研发等部门负责人会面,开展工作启动破冰,通报项目周期及进度安排; 3.合作初期对暂不符合高企申报的企业提出建议,不乱来,建议企业合理规划,按照我方意见延后一周期申报,期间补足短板,内调直至达到高企条件要求; 4.确定研发项目撰写申报方向,同时开始挖掘专.利两者并行,保证专.利挖掘与研发项目方向一致,使知识产、权与研发立项互为佐证,相互呼应; 高新技术企业费用.jpg 5.协调审计事务所对企业财务账目作出指导,指导企业财务人员归集研发费用,保证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审计报告三者一致; 6.撰写申报材料同时筛选高新技术产品,指导企业出具检测、查新等第三方证明材料; 7.项目部所有项目辅导老师对每一家客户的申报材料进行会审,内部评分,所有人打分均超过71方可最终定稿; 8.安排申报批次,准确把握时间节点,与科技部门及时沟通安排预约预审.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PConline 首发评测]AMD 64核的终极大招,Threadripper 3990X在预热了很久很久之后,终于发布了。它满足了广大网友对电子产品巅峰性能的想象力,总共128个框框(线程),数框的乐趣总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距2月7日正式发布Threadripper 3990X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拿到U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但事不宜迟,马上开测吧。
前排提示:至发稿时可能主板与系统厂商会推出优化版本的BIOS或更新补丁,处理器的成绩很有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Threadripper 3990X:让你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发烧级CPU”
先对比一下三款发烧级平台旗舰的规格、再加上与之规格非常相似的EPYC 7742。
CPU参数点评:
从规格上看,Threadripper 3990X与EPYC 7742比较相似,同样基于7nm ZEN2架构,同样为64核128线程,三缓均为256MB,都支持PCIe Gen4。
而不同的地方,就是通道(包括PCIe和内存)的数量,内存容量上限与基础频率等地方了。至于为什么做这样的变动,这就关乎到两种处理器面对的应用场景需求了。
简单讲讲,服务器通常需要面对大量的并行数据处理情景,比如多虚拟机同时运作,四通道的内存带宽就可能不够数量众多的虚拟机同时使用,PCIe通道数量同理。
同时,AMD要区分两款处理器的定位,64核不能动(因为要进一步拉大AMD在HEDT平台中的优势),频率也要提高(服务器低频是为了稳定性,发烧级平台就可以将频率提高获得更好性能了),就只能动一下上述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用到的地方了。
左3990X,右3970X
3990X的CCD比3970X多了4个,每个CCD对应8个核心,之前EPYC ROME的官方开盖图就展示过,里面有9片DIE,真是佩服这种封装方式。
说回大家关心的价格,29999元,看着很多钱,不过仔细算一笔账其实还不算很贵。
EPYC 7742:64核,48529元,每个核心758元;Threadripper 3990X:64核,29999元,每个核心468元。
Xeon Platinum 8280:28核,10009美元,每个核心2497元;i9-10980XE:18核,12999元,每个核心722元。
这样看来AMD这边的每个核心性价比要比Intel高很多。
说实话,这回AMD真的有点要抹杀对手的感觉了,核心数量比Intel多,每个核心的价格卖得还便宜(由于没有相同核心的产品来对比,所以没法断定Intel的64核会卖多少)。甚至有可能会升级成理财产品,毕竟市面上就这一家卖64核,万一没货了还会给人炒高价格。
说了一堆,也是时候上菜了。
评测项目简介
一、传统软件性能测试:本项综合传统跑分软件与一些对内存容量不敏感的软件进行对比,如CPU-Z,CineBench R15、R20等。该项会使用幻光戟与皇家戟内存搭建四通道,共32GB,颗粒均为三星B-Die,频率时序3200MHz C14-14-14-34。
二、生产力性能测试:本次测试加入PR、AE与AME导出视频速度的对比。该项会将四种内存混搭凑成96GB总容量,为确保兼容性,频率时序为默认2133MHz C15-15-15-36。
三、发热与功耗测试:TDP 280W?不存在的,开PBO解锁高频才是这块CPU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来看看64核能不能让电表倒转?
四、娱乐测试环节:针对这款稀有物种,我们也想到了各种办法去折腾它,榨干它的性能。
测试前的平台介绍
不用测都可以猜到,Threadripper 3990X单靠核心数就已经可以手撕绝大部分的处理器,包括英特尔的服务器CPU至强铂金,所以理论上我们要拿出两边阵营最强的处理器来进行对比。
但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弄不到双路C621和两块至强8280,也搞不到EPYC 7742(买不起...)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两边阵营均比较高端的发烧级处理器进行对比,大家都是HEDT平台处理器的最高端型号,应该还是有代表性的。另外我们还会加上Ryzen 5 3500X来代表主流处理器的水平,看看这些很多人都买不起的怪物与平时用的CPU差距有多大。
说配置之前,也介绍一下我们的测试系统。
最近看了很多新闻,外媒Anandtech在测试Threadripper 3990X时出现了Windows 10系统下CPU规格识别错误的问题,大致意思就是家用Windows 10系统(Windows 10 Pro或更低版本)不能将Threadripper 3990X识别为完整的一颗CPU,而会将它分成两块独立的64线程CPU。AMD建议是,安装Windows 10 Pro Workstation或者Windows 10 Enterprise。
我们也遵循建议安装了Windows 10 Pro Workstation进行测试,在任务管理器中,系统也成功识别出为1个处理器而不是双路。
通过上面任务管理器的逻辑线程数也可以看到,Pro Workstation是可以支持这款64核怪物的,但首要条件是需要安装上最新版本与补丁,我们的补丁也是当天最新的版本了。
讲回配置,平台主板这次选用了技嘉TRX40 AORUS XTREME,为该品牌最强的TRX40芯片组主板。
供电方案升级,16相英飞凌直出式供电,每相提供90A的负载能力,足以应付瞬时负载极高产生大量功耗的的Threadripper 3990X。
散热部分装载了高密度的散热鳍片,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加上8mm热管为供电模组散热,热管连接了I/O装甲与供电模块,提高了散热鳍片的利用率,如果它压制Threadripper 3990X都有问题,那可能就没有主板能驾驭这颗U了。
随板附送的AIC SSD扩展卡
扩展卡的设计很有质感,体现了技嘉最高端主板的诚意,整个金属片用料厚实,即使4个PCIe 4.0 SSD同时运行,也能有效地把热量带走。
简单拆解,内置4个NVMe M.2接口,最高支持4块PCIe Gen4 SSD组建阵列。可惜目前手上没有4片高端的NVMe SSD,之后如果能凑出来的话,一定要Raid一个试试。
电源选用了鑫谷昆仑的1080W,本应打算用1600W的电源,奈何手上没有这么高功率的电源。在之前某韩国博主评测这块CPU时瞬时功耗曾达到800W,所以用1080W应该没什么问题。
内存则是芝奇的两根幻光戟与两根皇家戟为主。
超频三凌镜GI-CX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它应该是评测室里比较好的一体式水冷了,能支持TDP 350W的处理器,就是说满载的情况下可以压制更高频率的Threadripper 3990X(默认全核2.9GHz,TDP是280W)。
我们想过拆了MOD主机上的Bykski分体360冷排来用,但因为冷头没有AMD扣具,且拆装要重新注水比较麻烦,就放弃这个想法了。
以下为整套测试的系统设置:
Intel与AMD阵营,电压设置为Auto,关闭防掉压。
Intel的睿频,AMD的Core Performance Boost默认自动。AMD的处理器打开PBO选项,Package Power Limit Control调整为1000W,Intel的处理器开放功耗墙。
常规测试项目,使用皇家戟与幻光戟组四通道,调整内存频率时序为3200MHz C14-14-14-34。
生产力测试项目,内存插满,频率默认2133MHz。
传统软件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会简单粗暴的通过跑分软件对比处理器之间的算力差距,不同处理器之间的单线程与多线程的性能差距都能通过该测试反馈出来。
为了让大家对这种超级多核怪兽的测试数据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们加入了一款AMD中端级别的处理器Ryzen 5 3500X,请往下看吧。
CPU-Z
TR 3990X的CPU-Z成绩继TR 3970X之后,又创下了新的PConline评测室历史记录,将近三万分,是i9-10980XE的三倍!比TR 3970X也要高出近一万分。
单线程分数,由于BOOST频率有4.3GHz,TR 3990X的单线程跑分也比较高,有520分,已经接近高频游戏处理器的水准了。
CineBench R15
跑CineBench R15的时候,我感觉这不是在渲染,而是在双击打开一张图片: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已经跑完测试。
TR 3990X以高达12775分的超高分数秒杀i9-10980XE,也是后者3倍的性能。
单线程方面,TR 3990X也是略微落后于其余两款CPU,但基本上都是相近的水准了。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0的分数也同样震撼,十几秒就渲染完毕。
TR 3990X在CineBench R20中跑出了三万的高分,是i9-10980XE的三倍有多。
测试期间记录了各CPU的频率情况,核心数最少的Ryzen 5 3500X的全核加速频率最高,其次就是Threadripper 3970X,单核则是i9-10980XE拔下头筹。
因为CineBench R20对Threadripper 3990X来说,负载较小,在温度还没跑起来,就已经跑完测试,测得最低全核频率为3.75GHz,对于64核怪兽来说,这频率也很高了。
前三项测试的综合性能对比
小结:到这里为止,三项测试均可以吃满Threadripper 3990X的多核心性能,性能表现符合预期情况。在面对较短时间的高负载,Threadripper 3990X不会产生幅度太大的降频,所以可以很高效的跑完测试。
由于64核128线程确实是比软件系统超前了许多,很多软件都未能对128线程进行优化,也就会出现处理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面抽取了几款比较有代表性的软件。
X264 FHD Benchmark
X264 Benchmark不能跑满CPU所有核心,核心占用比较分散。
7-Zip 基准测试(字典64MB)
7-Zip能识别128线程,但只能调用64个线程
7-Zip虽然能支持(识别)128线程,软件左下角也能认出64 128T,但后面斜杠的线程数也反映出问题:只调用到64个线程,就算自己选择128线程也无济于事。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UL Benchmark之前有讲过,Time Spy Extreme是能支持8核以上的处理器,最高到64线程(也就是128的一半)。
但实测了一下发现也只是发挥了64线程的性能。
小结:目前多核心处理器依然面对着软件多核优化差的问题,这种情况只能静待软件厂商进行适配优化,毕竟这款64核怪物推出得比较突然,软件厂商可能也在加班加点更新软件了。另一方面,这也许也要AMD主动去推进这一块的生态发展,毕竟超高线程处理器的市占率也不会很高,软件厂商自发的动力也许不会太强。
生产力性能测试
生产力测试会选取Adobe全家桶中的三款软件:Premiere Pro(以下简称PR)、After Effect(以下简称AE)与Media Encoder(以下简称ME),使用4K与8K素材测试渲染导出速度。
上次借来测试的4根美光32GB内存还回去了,所以只能凑出4根8GB与4根16GB内存混插达到96GB总内存容量,为了稳定,频率默认2133MHz。
4K与8K素材是从RED Digital官网下载的样片,电影机买不起,样片还是能看看的。
PR导出
Threadripper 3990X PR导出8K占用
Threadripper 3970X PR导出8K占用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