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是"滋养母亲"的意思,在现代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教育机构,古典意义上是一所大学;第二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教育机构的赞歌或战斗之歌。通常在教育机构的意义上,这个词是用于指某...
"母校"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是"滋养母亲"的意思,在现代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教育机构,古典意义上是一所大学;第二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教育机构的赞歌或战斗之歌。通常在教育机构的意义上,这个词是用于指某人亲自上过学的学校。当用这个词来形容一首国歌时,说话人不必上过有关的学校。

母校是大学生毕业后常用的一个术语。最初,母校被用作对一些拉丁女神的尊称,这些女神被视为善良、有教养或有爱心的人。在18世纪,这个词被英国高等学府采用,这种做法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运行的大学把这个词融入校训中,校训是美国顶尖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楼。虽然这个词最常用于指大学,但也有人在讨论高中时使用它,尤其是私立高中、预科学校和其他被认为比公立或普通高中更为精英的机构。用这种方式称呼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是恰当的,无论是已经毕业还是还在读。从学习场所的意义上说,这个词可能是一种俚语简写。拉丁笑话、双关语和修饰语在18世纪特别流行,"母校"并不是唯一流行的在18世纪,使用拉丁语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标志,人们用这样的词来强调他们在大学生社团中的地位,特别是在那些存在着城镇和长袍竞争的社区里,尽管它引用了同样的基本理念,即高等学校是培养和知识的源泉。许多毕业生都知道他们所在大学的母校,他们还可以在体育比赛和其他活动中一起唱歌,以表达对学校及其现在和过去的学生的团结,知道这些词也可以增加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