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奴隶制度”一词是指20世纪初英国和美国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恐慌,这种恐慌是围绕欧洲裔妇女被绑架、贩卖为性奴隶的幻想故事而产生的,故事的细节因时代和作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尽管为各种目的贩卖人口,包括卖淫,即使在今...
“白人奴隶制度”一词是指20世纪初英国和美国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恐慌,这种恐慌是围绕欧洲裔妇女被绑架、贩卖为性奴隶的幻想故事而产生的,故事的细节因时代和作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尽管为各种目的贩卖人口,包括卖淫,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问题,但人们普遍认为,有关“白人奴隶制度”的喧嚣是没有现实根据的白人奴隶的恐慌似乎忽视了人口贩卖的实际案例。第一次恐慌始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当一位报纸编辑声称,他能以大约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周工资的价格买到一个年轻女孩时,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白奴”贸易的煽动性文章,这些“白奴”被统一地描述为年轻、有魅力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故事变得越来越离奇,直到报纸出版报道了所谓的“体面”妇女在奥斯曼后宫被绑架并被贩卖为性奴隶的案件,类似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流传,美国报纸没有把中东当作敌人,而是指责中国移民,声称来自中国的移民策划了庞大的白人奴隶组织普利策报和赫斯特报都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围绕白人奴隶制度的恐怖活动,1910年国会通过了《曼恩法案》(Mann act),该法案明确禁止以卖淫为目的的引诱妇女跨越国界在关于白人奴隶制度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几个主题。假定的受害者都被塑造成无辜的年轻白人妇女,而奴隶制度由于涉及欧洲裔妇女,据说更加可怕。这反映了人们对其他种族的文化态度,包括其他种族血统的人不像欧洲人那样看待被奴役的观点。此外,白人奴隶的恐慌也加剧了种族恐慌,加剧了种族分歧,助长了对其他种族的敌意。这无疑是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标;在美国,例如,反华情绪使得歧视性法律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最有趣的是,恐慌忽略了契约劳动、强迫卖淫等真正的问题,人口贩卖实际上发生在20世纪之交。例如,儿童被迫在美国和英国的工厂工作,在美国南部,许多奴隶和美国的契约工人一样,也很难区别出奴隶的身份,但是他们的困境并没有在关于白人奴隶制度的故事中讨论过今天,跨国贩卖人口主要集中在充当劳工的男女流动上,这些劳工中有些确实是奴隶,有些则是在限制性契约下工作;据估计,截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2700万人是奴隶或强迫劳工,强迫卖淫在世界许多地区仍然是一个问题
-
发表于 2020-08-18 03:08
- 阅读 ( 1172 )
- 分类: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