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

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抑制心律失常的药物,被称为心律失常。这些药物有助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有几种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离子通道阻滞剂每种药物的作用方式都略有不同。...
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抑制心律失常的药物,被称为心律失常。这些药物有助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有几种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离子通道阻滞剂每种药物的作用方式都略有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是抑制不正常的心跳当心脏产生不正常的电脉冲时,就会发生心律失常。它们会引起不规则或快速的心跳、心悸、头晕、晕厥、气短和胸痛等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是减缓心脏产生的电脉冲。这使得心电图用于检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通过一种叫做心电图的测试来诊断的。在这个测试中,电极放在胸前,用来检测心脏产生的电脉冲。根据对电活动模式的解释来诊断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一旦诊断出来,患者将与医生一起确定最合适的抗心律失常疗法通常情况下,患者在选择最有效的药物之前可能会尝试两到三种不同的药物。当患者尝试不同的药物时,他或她可能会佩戴一个动态心电图仪,一种记录心脏电脉冲的便携式设备,以便评估药物的效果抗心律失常药有四类,第一类是钠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钠离子通过细胞钠通道的通道;第三类是钾通道阻滞剂,第四类是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都是通过改变心脏产生的电脉冲来起作用的。每种药物都会影响不同的离子,所以它们对心脏有不同的作用,可以治疗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它们的作用与离子通道阻滞剂不同。β受体阻滞剂药物阻断儿茶酚胺类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在应激反应中起作用,可导致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降低儿茶酚胺影响心率和升高血压的能力,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咳嗽、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头晕、晕厥、胸痛、心跳异常快或慢、腿或脚肿胀。任何人如有上述症状,应尽快通知医生。
  • 发表于 2020-08-16 21:35
  • 阅读 ( 679 )
  • 分类:医疗卫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