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悖论是什么(Paradox of Thrift)?

节俭悖论是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根据凯恩斯的说法,当人们开始储蓄而不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而花钱时,他们实际上会使经济衰退恶化,而总体储...
节俭悖论是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根据凯恩斯的说法,当人们开始储蓄而不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而花钱时,他们实际上会使经济衰退恶化,而总体储蓄率保持不变。这一论点通常用于在经济不稳定时期促进消费者支出,它还导致许多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大举支出,试图防止这些事件进一步恶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节俭悖论背后的逻辑是:当一个人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是花掉的时候,钱最终没能进入企业B的收银机。反过来,企业B,被迫裁员是因为在公司里花钱的人越来越少。这些被解雇的工人没有钱花,因此导致其他企业的衰退,因为他们开始体验到顾客的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衰退越来越严重,当节俭悖论生效时,整个社会的总体储蓄率保持不变,因为虽然社会中较富裕的人可以把大量的钱存入储蓄,但下层阶级的人却没有储蓄,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当储蓄率在整个人口中平均时,处于阶级谱两端的低储蓄率和高储蓄率实际上是相互抵消的有益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害的。虽然个人确实从存钱而不是花钱中受益,但当大量的人开始储蓄时,整个社会都会遇到经济问题,根据节俭悖论,这一理论也被认为适用于那些偿还债务而不是花钱或储蓄的消费者。许多人对节俭悖论提出了批评,提醒人们经济学中的这一原理是一个理论,而不是一个明确的事实。有人认为,当需求下降时,价格就会下降,这又会引发需求的上升,因此,节俭的悖论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具有破坏性,因为需求很少会降到某个水平以下。其他人说,储蓄中的钱代表可贷资金,这意味着通过把钱存入银行,某人可以通过向需要借钱的人提供资金而使他或她的社区受益。
  • 发表于 2020-08-12 17:18
  • 阅读 ( 1055 )
  • 分类:业务办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