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我怀疑、缺乏自信?你可能得了冒牌者综合征

在工作生活中,谁都曾经遇到过挫折,经历过自我怀疑。但如果这种自我怀疑过度升级、挥之不去到让你觉得自己压根就不配呆在现在的位置、时时害怕被别人揭穿自己是个“冒牌货”的程度,那你就要注意了: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你可能只是得了“冒牌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

你并不是骗子(图来源:curiosity)

冒牌者综合征又叫作“冒名顶替现象”、“骗子综合征”,最早在1978年被两位临床心理学家所提出,用以解释出现在成功人士身上的独特现象。这里所说的“成功人士”的定义非常广泛,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名牌大学的学生,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小比赛的获奖者。他们无法将这些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认为只不过是碰巧、误会,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被别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的事实,并因此感到惶恐、焦虑。即使事实证据说明他们确实具有优秀的能力,但他们还是认为自己只是骗子。而且,这些人通常非常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想避免被人发现自己是个“冒牌货”,而努力工作会带来更多的掌声,让他们持续陷于恐惧的轮回中。

2011年, “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自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结束后自己得了冒牌者综合征(IMDb)

也许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很离奇,但事实上,这个综合征相当常见。一开始,“冒牌者综合征”的两位发现者以为,这个现象只发现在成功女性身上,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男性也同样深受这种子虚乌有的困扰,只是他们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感受。上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研究指出,每五位成功人士中,就有两个认为自己“才不配位”,另外,有研究发现,70%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自我怀疑。就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表现出过这样的症状

在爱因斯坦逝世的前几年,他多次向自己的朋友吐露心声:“我一生的工作被认为夸大了,这让我感觉极其不自在。我总是把自己看作一个无意的骗子。”

爱因斯坦也曾经怀疑过自己(Wikipedia)

也许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认为自己是“骗子”的人。尽管被公认为过去500年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感到自我怀疑,何况是普通人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首先不要太过担心。冒牌者综合征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重视,但它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不过,如果冒牌者综合征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了你正常的工作生活,那么就要重视、积极调整了。

目前,并没有可以治疗冒牌者综合征的药物。不过,心理学家们都赞成,想要减轻冒牌者综合征,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你在这世界上并不孤独。也许你身边的人也有同样的自我怀疑,只是大家都没有说而已。调整心情、客观的自我评价、成功后的自我鼓励和庆祝,都会让你的焦虑有所减少。

附:

与“冒牌者综合征”相反,有一种名为“达克效应(D-K effect)”的认知偏差,它在1999年,由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们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它意味着能力缺乏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达克效应属于认知缺陷的一种,可能会造成不恰当的心理反应和想法。

  • 发表于 2017-08-10 00:00
  • 阅读 ( 100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