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没告诉你的真相,这才是司马懿真正的胜招

三国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最后的民谣是“三国全归司马懿”。曹操、刘备、孙权一个个无比英明的枭雄,你争我夺几十年后,最后的江山,落入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司马懿手中。

固然司马懿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生命力非常顽强,在三国可以和他比肩的人才中,他是活的最长的一个人。一个人才无论多么光芒万丈,不假以时日,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拣出几个和司马有的一比的人来对照一下,就明白活到七十三岁对司马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

1、郭嘉,去世年龄38

早年曹操的公司里,二荀一郭是绝对的核心领导班子。荀彧是大管家,曹操东征西伐,老荀基本坐镇大本营不动。荀攸和郭嘉跟随在曹操身边亲临一线的情况较多。擒吕布、破袁绍、平河北、征乌丸,郭嘉建策良多。其实只要看看郭嘉对三国几个大咖的鉴赏,就知道这个人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

郭嘉是颍川人,他的老乡朋友基本都在袁绍手下做事。21岁时,郭嘉也参加了袁绍的队伍,没多久他对老乡郭图、辛毗等人说:“袁大人学周公礼贤下士,只学到皮毛,不懂得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个人计划一大堆,却不知道实施哪一个。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业,要成功太难了。”就告辞回乡。才21岁,就看出名重天下的袁绍徒有虚名,这眼光远远高出同朝代人。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

建安元年,在荀彧推荐下,郭嘉见到了曹操。深谈之后,曹操说:“这个就是助我成大业的人。”郭嘉也欣喜地说:“曹大人是我真正的主公。”从此全心全意地为曹操服务。

刘备投奔曹操,曹操的另一个谋士程昱劝曹操杀了刘备。郭嘉以为刘备有贤名,“杀他一个人,让天下人对主公失望。”不可取。曹操也倾向郭嘉的意见,留下了刘备。郭嘉也提醒曹操,刘备是个英雄,不能放松对他的监督。一句话,要软禁。但刘备还是趁郭嘉不在曹操身边时,说动曹操让他去拦截溃败的袁术,从而逃离曹营,成为曹操后来的大敌手。这事应该是曹操最为后悔的一件事了。

另一个英雄人物孙策,横扫江东建立基业。曹操都叹息:“狮儿不可争锋。”曹操对付北方的袁绍时,担心孙策会从后面攻打许昌。郭嘉分析:孙策在短时间内扫荡江东,所杀的都是大人物,手下有许多会为他们卖命的狠角。孙策这人英勇善战,但轻率好动,戒备心不够。虽有千军万马,无异于孤身一人行走江湖。郭嘉断言:“必死于匹夫之手!”果然没多久,孙策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几个门客刺杀而死。

郭嘉这种识人的本事,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可惜38岁那年,病死了。曹操伤心极了,他对荀彧说:“你我都是同代人,只有郭奉孝年纪轻,本想把后事托付给他。料不着他居然中年就夭折了。老天爷,命运真是作弄人啊!”

以郭嘉的本事,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大成就。这真是快刀快折,天妒奇才。这颗明星还在上升期间就猛地熄灭,留下无比的遗憾。

>>>>

2、诸葛亮,去世年龄54岁

诸葛亮是三国中的人中天龙,未出山知天下三分的见识,成为千古以来,人人传诵的典故。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太多,如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过于传奇,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就没有采用。不过南方少数民族对诸葛亮服到什么程度呢?《容斋随笔》中的一则笔记可以从侧面证明,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不是子虚乌有的事。

南宋淳化年间,李顺在蜀中叛乱。宋朝廷派使者出使南诏,到了姚州,对方派人写信来说:“我们境内有沪水,以前诸葛武侯告诫我们说:‘除了向朝廷献礼和战争外,不可过这条河。如果一定要过河,必须要祭祀后再上船。’现在派遣部下的军官携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酒肉等祭品。让我们祭祀后再走。”从三国到南宋,千年的时间,南方人还把诸葛亮的话牢记在心。看来诸葛亮在南夷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神。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

诸葛亮出山二十多年,君主信任,臣下仰慕,夷狄信服,敌人畏惧。孔明当年自比管仲、乐毅,后人评价其治国之才,可比管仲,并称为“管葛”。军事上,从唐、宋以降,后人编著的历代多少多少名将录,诸葛亮都名列其中。唐战神李靖对诸葛亮就非常推崇,能入李靖法眼的,没有几个人。可见诸葛亮的用兵,属于上乘之作。至于没拿下中原,有时的形势,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吧!

蜀汉建兴六年起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益州一个州的人力物力,进攻曹魏数倍的地盘人马,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这种气势,这种能力,非常人所能及。曹魏尽据中原大地,人才辈出,物产丰饶,还有司马懿这样的超级人才,在诸葛亮的面前,都只有坚守不动的份。前人就说过,假使诸葛亮命长点,曹魏雍、凉州一直是战备状态,西北战线压力解除不了,最后的胜利,只怕还是个未知数。只可惜是个假设,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五十四岁。比他年长四岁的司马懿还活蹦乱跳。只有杜甫的诗说出了无限的惆怅: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3、司马懿,去世年龄73

回头来看看司马仲达。建安十三年,曹操第二次征召司马懿到丞相府工作,这一年他二十九岁。此前,司马懿有点看不上曹操这个宦官的后代,以“风痹”为由拒绝了曹操第一次召命。这一回曹操直接下令:“如果他再磨磨叽叽,直接抓进监狱。”司马还是会怕的,急忙应征。到丞相府作一名“文学掾”,作些起草文件,整理材料的工作。

低调地过了几年,司马懿提拔为丞相府主薄,成为大秘书。期间他提的几个建议,让他显现峥嵘。建安二十年,他随军出征汉中,曹军一举消灭了汉中军阀张鲁。当时刘备刚刚拿下四川,又出兵和孙权争荆州。司马分析:刘备用欺诈手段谋得了刘璋的益州,人心不附就去争荆州,正是打击他的大好时机。曹军从汉中乘势进逼益州,刘备集团一定人心涣散,有瓦解的趋势。曹操讲了句汉光武的名言:“人心苦不足,即得陇,复望蜀。”撤退。虽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司马懿的见识已让大家刮目相看。

▲关羽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包围襄阳,威震华夏。曹操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判断荆州关羽和东吴孙权虽然是同盟军,但面和心不和。派人许诺割让江南之地给孙权,让孙权出兵攻击荆州,抄了关羽的后路。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一切如司马懿预测的一样,孙权果然出兵。曹、孙两家两路夹击关羽,一代名将关公战败被杀。

这一高级战略,不但解除了曹魏的危机,还破坏了孙、刘联盟,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孙、刘两家撕破脸厮杀,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在三国的平衡关系中再一次稳居上风,司马懿的超级手法,的确非同小可。

到魏文帝、魏明帝执政,司马懿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地位更是重要。十几年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亮,东北平定辽东公孙渊。许多曹魏的重要大臣,如曹真、曹休、陈群等都先于司马懿死去,司马懿成为曹魏不得不依靠的,举足轻重的重臣。

曹魏景初三年(239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到关中上任途中。三天内收到五道诏书,要他立马赶到京城洛阳。司马懿乘追锋车,一夜之间奔驰四百里,赶到洛阳。一到就径直被引进嘉福殿魏明帝的御床边。魏明帝已经快不行了,他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忍着不死,就是要等你来。现在我后事托付给你,我可以放心走了。”把少帝曹芳交待给司马懿就死去了。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

这一年,司马懿60岁。一把老骨头一夜间颠簸四百里还能处理大事,这个人的命好硬。和司马懿同时受托辅佐少帝的还有曹真的儿子曹爽。在经历过大风大浪,老辣深沉的司马懿面前,曹爽完全算是个童子军。

曹魏嘉平元年(249年),70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消灭了曹爽集团,全面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为后来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替代曹魏,建立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过了三年,长命的司马懿把权力平稳地过渡给儿子们后死去。他造就的功业,把同样水平,但没活的过他的郭嘉、诸葛亮都比了下去。看来老话说的好,活下去,比你的敌人、你的朋友都活的久,你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 米七六

  • 发表于 2017-07-11 00:00
  • 阅读 ( 69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