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好死?

死亡是生命的极致,一个“好死”或者“善终”往往成为人们最后的追求;相应的,“不得好死”“不能善终”也称为最恶毒的诅咒。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死呢?如何来评价“好死”呢?

好死相关的核心主题

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或定义。不同的人,在生命不同的阶段,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但是,人群中却存在一些普遍被认同的基本特征。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最近发表的研究中通过对32项公开发表的、经同行评议的文献分析,总结出与好死相关的11项核心主题,包括:

想要的特定死亡过程

无痛苦的死去

宗教/精神慰藉

情感上的满足或幸福感中死去

走完整个生命历程——可以理解为尽享天年或没有遗憾无愧于生命

接受到了想要的治疗

有尊严地死去

家人在场

生命最后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与卫生保健提供者关系良好

其他

怎样才算一个好死?

虽然人人有各自的观点或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死亡,“最有发言权”无疑是利益相关方,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死亡当事人,特别是当他们走到人生尽头的最后阶段。其次,即将或在不久的过去失去亲人的家属。还有就是医疗专业人员。

研究发现,跨越上述三个群体高度重合的前三个选项是想要的特定死亡过程(94%),无痛苦的状态(81%),和情感上的满足或幸福感中死去(64%)。

对于其他的主题,不同的群体做出各自侧重的选择。对病人来说,宗教/精神寄托或慰藉更频繁被选中(65%),家人对于该选项的选择相对要低一些(50%)。而对于家人来说,更看重的是尽享天年(80%),良好的生活质量(70%),有尊严(70%),和家人在场(70%),这些主题在病人中的选择频率则明显偏低,仅在35%~55%之间。

专业医疗人员的观点往往处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中间地带。

死亡话题是一种禁忌吗?

至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最大的不吉利,与死亡相关的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会给人带来灾厄,甚至谈论死亡话题都会沾染上不祥而尽可能避讳谈及死亡。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死神脚步的走进,对死亡的恐惧不断强化这种禁忌意识。

然而,死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无可避免的。当一个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死亡话题讨论必然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在患者、亲人和医疗人员之间。

与这种传统认识相反,加州大学的这项研究另一项重要发现是,正在走向死亡的患者事实上需要有人与之讨论死亡,尤其是需要亲人和医疗人员向他们征求他们自己想要的死亡方式。因为,归根结底,选择死亡方式是一个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如果有可能的话。

通常情况下,患者知道自己想要的,能表达出自己的最后的愿望并得到尊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死亡”。

同时,摒弃禁忌意识更积极地讨论死亡事实上更有助于恐惧、焦虑情绪的释放,让他们获得对于死亡的“控制感”。

因此,死亡话题的交流和对话,不但不应该是一种禁忌,相反应该是临终关怀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怎样才算是好死,你可以有你表达

生与死作为人生的终极问题,对于其讨论和研究从来不曾间断过。这项研究如同之前的很多研究一样,不过是对于人群中有关死亡更具有普遍性意义主题的总结和概述,怎么样才算是好死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尤其是对于某个个体来说。

对此,Reddit网站于2014年推出一项“How would you like to die?”讨论话题。到目前有2360用户分享了他们想要的死亡,更多的用户参与了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死亡方式方面,其中不乏精彩、创意和感动等。

比如,一位用户说:“希望有一个流星杀死我”,“我想要的死亡是一种一直遨游在太空数百万年的东西在即将结束它的旅程时将我带走”。这种奇葩奔逸的想法引发最热烈的讨论。

无独有偶,很多人的想法都与太空相关。

一位用户说:“我希望穿着太空服浮游在太空,并最终降落到地球上,看一眼地球最后的美景“。

另一位用户说:“我希望坐在国际空间站的马桶座上死去”。

另一位则说,“我希望被翼龙机器人带向太空并转化成另一个生物机器人。这将是一种很酷的死法。”

还有一位说:“(希望死于)跳伞。当我试图打开降落伞时,并没有降落伞弹开而代之以掉落像刀叉等的银质餐具”。

当然也不乏有关其他主题,尤其是富有感情穿透力的想法。一位慷慨激昂的用户说:“希望我的死可以换来更多的值得活下去的人的生,就是最好的死”。

一位癌症幸存者的想法最令人动容。这位最近刚避免死于癌症的幸存者表示,如果自己的病复发,她将立马去临终关怀安养院。

她说:“当我不能再自理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另一半爬上床来拥着我,然后我被给予致死剂量吗啡。

“我的头靠在他的肩上,他的手臂环抱着我,像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的那样,我们一起睡过去。

“在开始化疗后的漫漫长夜里,他就是一直这样呵护着我的。我觉得他的臂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这就是我想要的死”。

您呢?您认为什么才是最好的死亡,不必忌讳,勇敢的讲出您的想法吧。

好死”与“赖活”的纠结与抉择

无论怎么说,人终究难免一死,对于失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赖活”与“好死”之间的抉择,纠结是难免的。但是很多时候,放手的确不失为另一种爱。

比如,近日媒体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对年轻的夫妻不得不忍痛关闭他们仅4个月大小、身患双侧大脑中风、全身瘫痪女儿的生命支持设备,选择了放手,虽然连他们家养的两条猎犬都不舍。

参考:

Defining aGood Death (Successful Dy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Call for Research andPublic Dialogue.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976293

Howwould you like to die?

https://www.reddit.com/r/AskReddit/comments/2aibai/how_would_you_like_to_die/

Richard Smith: Dying of cancer is the best death

http://blogs.bmj.com/bmj/2014/12/31/richard-smith-dying-of-cancer-is-the-best-death/

Family basset hound refuses to leave dyingtoddler's bedside as her parents prepare to turn off life support aftercrippling stroke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569897/Family-basset-hounds-refuse-leave-dying-toddler-s-bedside-crippling-stroke-parents-prepare-turn-life-support.html

  • 发表于 2016-05-05 00:00
  • 阅读 ( 75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