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可以创造出活的恐龙吗?

话说,《侏罗纪公园》是所有成年人的童话,虽然恐龙已经灭绝6500万年了,但人们却对这个身躯庞大的物种情有独钟。人们梦想有一天,这个古老的物种会重新出现在地球上

梦想总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Jack Horner出现了,美国最知名的考古学家,又被人们称为“恐龙猎手”

他即将要把这个梦带入现实

当Horner只有8岁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这块化石开启了一个孩子对古老生物的无穷幻想,于是,他与恐龙就此结缘

为了专门研究恐龙,Horner进入蒙大拿大学,主修地质学和动物学。但是,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Horner患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阅读文字,尤其是学习外语,对他比登天还难

阅读障碍症患者眼中的文字是这个样子的...

由于无法通过考试,Horner没有获得本科学位

但Horner本人并不在意,因为恐龙才是他的最爱,他的生命就是与恐龙相伴,学位只是一个附属品。只要能和自己最爱的恐龙打交道,有没有学位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Horner又投身到恐龙的研究中,没有名,没有利,只有纯粹的兴趣

为兴趣而活的人,运气总不会差

上世纪70年代,Horner与合作者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他们不仅挖出了一个新的恐龙物种,而且还发现了完整的恐龙蛋化石,更为惊人的是,蛋化石中还有胚胎。这是人类首次取得此类的发现

Horner根据挖掘发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恐龙是有社会性的动物,群体之间会共同搭建巢穴、照料幼仔、甚至共同捕猎。就像大象群、狮群、狼群一样,恐龙的社交复杂程度远远大于当时人们的认知

看到这儿,你想到什么了?有没有想起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成群结队围捕人类的恐龙群?

没错!《侏罗纪公园》的恐龙顾问就是Horner,而电影中活灵活现的恐龙,就是Horner一生追逐的梦想

随后的几十年中,Horner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比如挖掘出了一系列的恐龙新物种,其中包括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霸王龙;

在恐龙化石中首次发现了生物软组织——恐龙的血管(有没有回想起《侏罗纪公园》中提升恐龙DNA的情节?);

因为他收集的恐龙化石太多了,于是他可以很土豪地把恐龙的头骨化石切开观察骨头里面的结构。然后,他发现幼小的恐龙骨头比较致密,而成年恐龙骨头相对疏松,从而推断出恐龙身体生长得很快。

根据这一点,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分析,他发现原来很多恐龙的分类其实是错误的。在已经发现的恐龙物种中,一些身材短小的恐龙,只是另一类恐龙的幼年期,它们其实是同一个品种

这是一个让很多恐龙学家沮丧的发现...因为Horner的这项发现,可能有1/3已知的恐龙,将不得不并入到其它种类中...用自己名字命名这些恐龙的考古学家们已经哭晕在厕所

此外,Horner还创作了大量关于恐龙的书籍(咦?!不是说他有阅读障碍吗?),向大众推广他头脑中的“恐龙世界”。可以说,我们现今头脑中的恐龙世界,就是Horner为我们一手营造的

因为Horner在恐龙研究中不可替代的贡献,各种奖项接踵而来。他已俨然成为恐龙学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曾经没有给他学位的蒙大拿大学,专门为他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

一个没有本科学位的人,却成为了博士...

这充分说明了一点:不牛B的人以母校为荣,而母校以真正牛B的人为荣...

就在人们以为Horner会继续发现更多的恐龙化石时,他却宣布:

“化石玩腻了,我要造出活的恐龙!”

这个想法一提出,许多人就摇头,感觉Horner疯了。甚至许多他多年的同事与合作者,也被这个想法震惊了,纷纷离开了这个“疯子”

因为这个想法,在科学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影《侏罗纪公园》曾描述了复活恐龙的办法:提取琥珀化石中蚊子腹中的血液,因为含有恐龙的DNA。然后科学家们可以用DNA克隆出恐龙

但科学研究却无情地否决了这个设想。因为DNA会发生降解,几百万年的时间已足以让DNA“颗粒无存”。而恐龙距我们有6500万年之久,无论何种保存方式,都无法让DNA“存活”

既然科学已经将克隆恐龙技术“判了死刑”,Horner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呢?

Horner并非心血来潮,在他年轻的时候,拥有一个活的恐龙就一直是他的梦想。为此,在挖掘恐龙化石的同时,他的眼睛还时刻紧盯着最新的生物技术前沿,他在等待帮助自己圆梦的科技出现。为此,他已经等待了几十年...

终于,Horner等到了。2005年的一天,他读到一本关于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书《 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这本书描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生物体内的基因包括了物种亿万年进化的历程。换句话说,如果在胚胎的发育期,控制基团的表达,可以让生物出现返祖现象

在自然界中,生物偶尔会发生返祖现象,比如人们曾发现长有腿的蛇、长有“后肢”的海豚,浑身长毛、甚至长尾巴的人。这些都是因为“基因开关”出错,胚胎“进化”不完全导致的

了解到这一点后,一份惊世骇俗的恐龙制造方案在Horner的心中形成了:

如果没法直接克隆恐龙,那就找个恐龙的“后代”,让其返祖,不就可以得到恐龙了吗?!

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鸟的DNA中携带有恐龙的基因。所以,让鸟返祖,将有可能得到“始祖鸟”恐龙

这个设想让 Horner无比振奋!他觉得自己新一轮生命开始了...

尽管人们觉得Horner的设想是天方夜谭,但他可没有时间跟他们扯皮。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任何一个一意孤行的人,要么是胡说八道的疯子,要么是众人理解不了的天才...可是,对于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天才来说,不被理解又如何?

Horner选择鸡作为研究对象,并找来了基因方面的专家与自己合作。在他们的推动下,一场不可思议地把鸡改造成恐龙的科学计划开展起来...

那么,他们要如何做呢?

与恐龙相比,鸡明显缺少了尾巴。但其实,鸡的骨骼自带还没有发育完的尾巴

鸡的胚胎在发育期,有一个很长的尾巴。

但是一个基因开始作用,让尾巴消融、消失了。如果能够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就有可能让尾巴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保留下来。从而让鸡长出尾巴。。

当然,照着这个思路,也可以让鸡的前肢变成像霸王龙一样的爪子,以及让鸡长出恐龙一样锋利的牙齿......

要做到这一切,必须要找到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上述器官发展的“基因开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Horner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Horner与合作者,以及许多受Horner感染而投入这一伟大科学计划的科学家们,

通过控制基因的表达,已经做到能够让鸡的胚胎发生突变,生长出原始的牙苞...

让鸽子的胚胎,生长出与始祖鸟相似的爪子...

让鹤的胚胎,尾巴得以保留...

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让恐龙梦离Horner更近一步

未来,Horner将把鸡改造成像霸王龙一样拖着尾巴、用爪子抓、用牙”撕咬“虫子的“恐龙鸡”

用他自己的话:希望在有生之年,拥有一只恐龙做宠物

恐龙、诗和远方,年迈的Horner仍心怀梦想,在路上...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漫科普”(ID:mankepu)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漫科普”微信公众号

  • 发表于 2016-04-26 00:00
  • 阅读 ( 83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