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容忍,慢慢就成了常态

网红作家咪蒙曾推送过一篇文章:“如何谋杀你的妻子”。文中提及董珊珊一案,妻子被“让人有安全感的”丈夫家暴,最后致死;

或许很多小伙伴也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新闻:“举债20万,照顾女友的他是真凶”。故事主人公刘凤和曾经感动许多人,“举债20万,对植物人女友不离不弃”。然而在女友醒来后剧情发生大反转,原来是因为小事被刘凤和家暴殴打成植物人……

------------------------------------------------------

< 反家暴,说出来! >

作者 | 沐小沐


出生在80年代的亲们一定对这样一部电视剧还记忆犹新,那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男主角安嘉和是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日常生活出显得温文尔雅,待人也是非常客气,但是在家中却显露出另外一幅嘴脸,将自己的妻子梅湘南打得惨不忍睹。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容忍,慢慢家暴就变成了常态,并且在这之后酿成了一出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这里小编不得不说,冯远征冯sir塑造的安嘉和这个角色真实太深入人心了,荣登“网友最想掐死的十大影视角色之一”,同时也可见人们对于家暴的深恶痛觉。

家暴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据资料统计,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而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以上仅仅是官方数据,我相信真正遭受家暴危害的比例远远高于以上数字。

家暴危害身心

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暴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不仅会对个体造成身体上的危害,还有心灵上的创伤。而且一旦发生家暴行为,如果第一次没有很好的处理,家暴行为会逐渐升级,最后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行为会严重侵犯受害者的人身权利,甚至危险到生命安全。

家暴会衍生出刑事案件。许多受害者在一次次家暴中忍气吞声,这种长期的负面刺激容易导致个体心理扭曲,容易采取法律禁止的手段,比如故意杀人时间。

家暴会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时,孩子们会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什么人容易家暴

家暴通常容易发生在情绪性高的人身上。他们容易焦虑、暴躁、发脾气,当压力无处宣泄的时候,他们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症状轻微的可能是大吵大闹、推搡、摔东西对家里人发泄,严重的会殴打伴侣、小孩。

家暴会遗传

家暴会遗传并不是指生物学上的遗传,而是施暴者的子女从小处于一种受虐者的状态,当其长大后有很大可能变成一名施虐者。

家暴多是后天习得的,根据墨菲定律(定律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目睹了家庭暴力的人,以后越长大越不想成为施暴者,反而越有可能施暴。反观很多发生家暴的家庭,如果施暴者的母亲以前会被其父亲家暴,目睹家暴行为的他认为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亲人发泄不满、愤懑往往是最安全的途径,吃定了对方不大会离开自己,这与“踢猫效应”(指人际间坏情绪的传递)有所契合。

记得曾看过一篇新闻,文章的最后,遭受虐待的母亲说,“我的儿子好像也有家暴倾向。有一次,儿子和儿媳妇吵架,儿子就死死地拽住儿媳的头发,儿子当时的神情,像极了年轻时的他爸爸。”

勇敢对家暴Say No

过去,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家暴只是家庭内部的家务事,原因是另一半脾气大了点。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宁拆一座桥,不拆一桩婚”,家暴过后,警察只能来劝一劝,家暴者再自我检讨一下,这件事便翻页了。如果严重些,要么因为会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做出反抗的举动,或者会打着为儿女着想,让他们有一个完整家的念头而放弃反抗。所以,家暴就成了大家心中秘而不宣的一件事,家暴事件得到有效解决的比例并不高。

普大喜奔的好消息来了,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暴法案中详细阐述了政府对于家暴行为的处理原则,预防方法、处理制度,并且表明被施暴者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施暴者按严重程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此,碰上家暴事件,处理的方式不再是口头训诫为主,而是真正可以依靠法律说话!

虽然,中国颁布了反家暴法,但是中国反家暴道路与国外相比,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路要走,可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未来对家暴事件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肯定也会逐渐加强。

政府的努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广大老百姓改变自己的意识,要认清家暴是会成瘾的,一时的纵容会成为未来的噩梦。遇到家暴事件要能够勇敢站出来,对施暴者说“不”,防微杜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 发表于 2016-05-23 00:00
  • 阅读 ( 73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