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经典电影巨兽形象,是什么冲撞了你的眼球?

今年的国际电影节正在紧张的筹备中国,在参展影片中,一部名为《千头怪物》的影片让知力君对科幻电影中的巨兽浮想联翩!有哪些技术手段能让电影中的巨兽如此惟妙惟肖?今天就让知力君为您盘点一下科幻电影中的巨兽及其背后的科技奥秘吧!

1.金刚:西方世界的巨兽典范

美国导演梅里安·库珀运用当时所能运用的所有先进技术手段,让一头来自非洲原始森林的巨型大猩猩在银幕中攀上了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这便是科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刚》。

《金刚》这部电影可谓是集结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已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根本无法就地改造。于是凭借着先进的电脑技术,视觉特效技师们足以让时光倒流。为了打造出以假乱真的CG城市,特效部门找到了大量当时的纽约照片,技师们将这些照片与现今纽约城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去掉所有1933年之后的建筑。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电脑程序开始在严格标准的控制下重建城市,从建筑风格到门框,再到材质和装饰颜色,全都一丝不苟。城中所有建筑均为3D建筑,新型软件允许镜头任意穿插其中。特效技师们还特地设计了天气软件,从而打造出雨雪效果,先进的技术让这部电影毫无瑕疵。

2.哥斯拉:核阴影下的东方巨兽


1954年3月,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附近,一艘作业的日本渔船遭受由美国氢弹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辐射,其中一名船员在半年后不治死亡。这一真实事件使人们关注并思考核辐射的危害,而且竟催生了日本科幻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巨兽形象——哥斯拉。

作为一系列以怪兽为主角的电影,必然要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每一部《哥斯拉》都在用夸张和创新的拍摄手法实现特效。1954年的《哥斯拉》是日本首部特摄片,也就是让演员穿着特制的戏服在微缩模拟场景中表演。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剧组选用易碎的材料搭建城市建筑,将戏服表面做成坑洼不平的恐怖样子,光线从刁钻的角度投下,以避免反映出戏服糟糕的质感。另外,导演还大量叠加不同的场景,模拟出哥斯拉在不同地方的戏份。而好莱坞拍摄的两部《哥斯拉》则都用上了电脑技术,借助计算机模型,模拟出哥斯拉的每一个动作,然后再在模型上贴上皮肤,加上影调,调整透视效果。至于其效果,相信其高票房已经验证了特技效果的成功。

3.恐龙:史前巨兽的现代演绎


说起经典的巨兽形象,在科幻作品中版本最多、出镜率最高的无疑就是恐龙了。作为真实存在过的史前生命,恐龙受到了中外科幻作家和科幻迷们的喜爱。

熟悉“科幻惊悚小说之父”迈克尔·克莱顿的人,都知道他的名作《侏罗纪公园》其实是有“科”与“技”两个核:在技术层面,作者探讨了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出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的可能性,这也是后来改编的《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中十分吸引观众的部分;而在科学层面上,作者要探讨的是基于牛顿力学的经典控制理论,在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混沌理论面前所暴露出来的致命缺陷——当你以为尽在掌握,其实一切早已失控。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生命会寻找出路(Life finds a way),正是对此种窘境的真实写照。

4.巨龙:历时弥久的人龙之战

在《霍比特人》中,抢夺了矮人财富的是一只凶狠的巨龙。它贪财又话唠,在电影中非常抢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可是你知道吗?这条让人哭笑不得的巨龙竟是由“夏洛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利用动作捕捉技术扮演的!怪不得巨龙这么逼真,有时候竟然还有一些面部表情和神态!

在电影制作与电子游戏开发界,动作捕捉通常被用来记录人类演员的动作,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模型,以生成二维或三维的计算机动画。当它捕捉面部或手指的细微动作时,它通常被称为表演捕捉。而在其他领域,动作捕捉有时也被称为运动跟踪。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动作捕捉被众多电影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电影作品成为电影节上的佼佼者,获得观众的喜爱并深入人心,希望在这次的国际电影节上,也有一部影片让你惊艳!

(作者:吕哲、王立刚)

  • 发表于 2015-08-09 00:00
  • 阅读 ( 130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