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刚翻过2019年,南京迫不及待公开成绩单。
据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 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4050 亿元、可比价增长 8%,增幅连续 11 个季度保持 8% 及以上。
尽管杭州、宁波等“万亿俱乐部”城市尚未公布2019年GDP增速,但南京已迫不及待透露,其增速“位居东部地区GDP过万亿元城市和全省首位”,拔得头筹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两年,外界对于南京的讨论,多集中于“弱省会”、“首位度”、“徽京”等争议话题,并时常把“后G20前亚运”光环下的杭州拉出来对照一番。对于此次交出一把漂亮“答卷”的南京来说,是否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回顾去年初定下的2019年预计增长7.5%-8%的目标,南京达到了预期最佳水平。
与东部万亿级城市相比,南京8%的年增速的确难得。先不提逼近2万亿的苏州以及体量更大的上海,在一万亿至一万五千亿区间,与南京体量相当的东部城市有杭州、宁波、无锡、青岛四座。它们尚未完全公开2019年增速,但从前三季度增速看,与8%有明显差距。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制图:城市进化论
拉远视野,南京也是这5座城市中近五年唯一保持8%左右较高增速的城市。从2016年开始,无锡、宁波、青岛增速一直波动在7%~7.9%区间,至2018年已低于7.5%。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制图:城市进化论
而南京最有力的对手杭州增速持续放缓,2015、2016年高于南京,2017年与南京持平,2018年,南京依旧保持8%,杭州则从8.1%放缓至6.7%。这个数据也与二者2019前三季度的表现一致。
南京和杭州作为苏、浙两省省会,常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近年来,杭州首位度和省内辐射带动能力更显耀眼。2001年至2018年,南京GDP也一直略低于杭州,2018年排名全国城市第十一位。不过,随着2019年南京从1.2万亿量级跨越到1.4万亿,也带来一个猜想,南京能否在2019年超越杭州(杭州2018年GDP1.35万亿),跻身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十?当然,即便不能,杭州也将面对追兵渐进的局面。
数据来源:Wind 制图:城市进化论
再看南京另一个“对手&队友”苏州。南京之所以常常被诟病为“弱省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座地级市中的“战斗机”。
与隔壁省会杭州比,南京经济总量少几百亿,但论地均GDP和人均GDP,南京反而高出一截,2018年人均GDP已达15.3万元。可以说,不是南京自己太弱,而是隔壁邻居太强。
尽管经济总量要追上苏州短期来看很难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南京五年来首次缩小与苏州的GDP差距。2015年,双方差距为4890亿元,到2018持续扩大至5780亿元,而2019年这一数字缩小为5250亿元左右。实际上,这也是十年来南京二度拉近双方距离。未来能否继续“咬住”,还是个未知数。
数据来源:Wind 制图:城市进化论
能取得这样的表现,南京是如何做到的?
今年元旦过后开工第一天,南京就拿出大动作,召开“2020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汇聚近3000人参会。当地报道称,“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会上宣布,正式成立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担当本市优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发展的“尖刀连”;同时发布支持创新发展新一轮政策。
类似动作其实并非今年才有。从2018年开始,南京连续三年新年“第一会”主题均聚焦创新名城建设,每年发布的“创新一号文”也逐步升级。
2018年:《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9年:《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8年初,南京举行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正式按下“启动”键。在当年的南京市两会上,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首次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南京的唯一选择”。
当时,南京日报发文进一步解读:“南京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的发展阶段。……从创新态势来看,全国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南京如果不高点定位、下决心打造创新名城,必将在创新大局中受挤压,被边缘化,沦为一座‘平庸的城市’。 ”
同时,一组对标深圳、自曝家短的数据广为流传。
目前(2018年初)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850家左右,深圳仅去年上半年的新增量就接近我们的总量。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远低于深圳的90%……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南京有何进步?
不久前,尚未“去代转正”、还是南京市代市长的韩立明透露,“两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远远超过多年积累的总和”。2017年底,南京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844家,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达4593家。同时,2019年南京PCT专利申请达到1400件,较上年增长89%;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有所提高,达3.28%,居江苏省第一位。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众所周知,南京是科教大市,拥有53所高校,还有中科院6个研究所以及14所、28所、55所等一批军工科研和生产单位。 同时,南京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均排在全国第二位;在宁“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可以说,这是南京最宝贵的一笔“资产”。那如何才能用好、盘活这笔“资产”?
此前,江苏就要求南京着力提高创新首位度。当下,被南京视为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一个主抓手和突破口,则是新型研发机构。
科研人员虽然掌握有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术业有专攻,让科研人员去做市场转化、创业并不容易,这也不是高校和研究院这类平台的“主要业务”。而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高校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二次开发;提供技术、人才、研发平台支撑,培育众多科技型企业,也因此被视为研发型企业的“老母鸡”。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4月,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时年72岁的姚期智院士到南京开始首次“创业”。由其率队组建的新型研究机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经过一年半时间发展,这个研究院已孵化出20个创业企业。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南京已备案四批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备案数超过210家,南京也拿出真金白银对“老母鸡”们进行扶持。
例如,对于纳入备案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市财政一次性给予每家50万元平台资金补助。年底绩效评估后,还会择优发放最高500万元奖补。
这些“老母鸡”没有让南京失望。至2019年底,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这正是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来源。在此基础上,2020年,南京是否还能有更多收获?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条件符合程序简单
···································^^····································
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条件 申办者在办理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前,应是取得了"工商部门"核准的"企业名称预核准"或已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其注册地址必须在中关村科技区域内。 符合《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单纯的商业贸易除外。 (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 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以上。 (四)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 (五)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技术创新的本企业专职人员。 说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 (一)电子与信息技术 (二)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三)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四)先进制造技术 (五)航空航天技术 (六)现代农业技术 (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八)环境保护新技术 (九)海洋工程技术 (十)核应用技术 (十一)与上述十大领域配套的相关技术产品。 二、需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1 封面 2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申报材料一览表 3 高新技术企业审批表 4 高新技术企业批准书(封面) 5 主要登记项目 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登记表 7 股东意见签署单 8 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9 知识产权证明 10 目技术文件(必备其一):设计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技术合同 11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表 12 高新技术企业专职科技和管理人员名单 13 专职人员(含法定代表人)学历证书(或职称证书)复印件 14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5 企业章程复印件 16 统计财政初始登记表 三、注意事项: 申请通过以后,请按照网上要求准备相关文件,补充有关签字、加盖公章,连同相关附件一律按a4纸张大小,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另携带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的两份复印件,办理有关手续。 ps:可以打电话问问:82022548、82022203,这是一代理公司,也可以让他们办。最重要的条件是你们公司的注册地址要在中关村科技区内。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具体评价方法:(须70分以上,不包含70分) 序号 指 标 赋值 1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0 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0 3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 20 4 成长性指标 20 合计 100 上述的评分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一.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 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含商标)。 [说明] 1.由专家对企业申报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进行评判。 2.同一知识产权在国内外的申请、登记只记为一项。 3.若知识产权的创造人与知识产权权属人分离,在计算知识产权数量时可分别计算。 4.专利以获得授权证书为准。 5.企业不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须要有6个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者1个发明专利或者4个实用新型专利。 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 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需四项以上 [说明] 1.同一科学技术成果(专利、版权、技术使用许可证、注册的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国内外的申请只记为一项。 2.购入或出售技术成果以正式技术合同为准。 3.此项评价可计入技术诀窍,但价值较小的不算在内。从产品或工艺的改进表现来评价技术诀窍等的价值大小(企业可以不披露具体内容)。 4.技术成果转化的判断依据是: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须要有12个技术开发合同或者12个技术服务合同或者12个销售合同(分别针对不同产品) 三.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 (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2)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3)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4)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5)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注:以上五个小项全部齐全后,才能拿到20分 四.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20) 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占1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总资产增长率=1/2 (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销售增长率=1/2 (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注:总资产和销售每年是递增的,才能达到最高20分 五.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六.上年度的高新产品(技术服务)收入要占总收入60%以上. 七.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此次高新认证重要就是上述几项硬性指标, 请根据情况做准备.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根据《关于促进自贸区人才发展、优化升级“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十策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和有关办法,《江北新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0年江北新区(自贸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享有经济贡献类企业举荐权限和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企业举荐权限的企业举荐的创新类人才。
(一)举荐条件
1.企业条件:在江北新区直管区范围内注册登记、纳税,开通社保账户缴纳社保,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2.企业举荐权限:
① 经济贡献类企业举荐权限:上年度税收1亿元以上的企业,可举荐2名创新类人才;上年度税收1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可举荐1名创新类人才。
② 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企业举荐权限: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创业类领军人才,每人可举荐1名其核心团队人员成为创新类人才。
3.被举荐人才条件:
被举荐的人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从事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项目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②创新创业成果突出,但受学历、资历、年龄等限制,无法申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的优秀人才;
③在新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非共识人才。
(二)支持政策
被举荐入选人才,参照新区E类人才享受人才安居购房服务、租赁补贴、协调子女入学等政策。
举荐材料由人才所在企业统一扎口,申报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申报表》;
2.企业相关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社保开户及缴纳证明材料等相关证明材料);
3.人才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获奖及专利等成果证明材料、劳动合同、社保证明、个税缴纳证明、举荐公示等相关材料)。
1. 组织申报:申报通知发布后,申报单位根据相关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将盖章扫描件和电子版材料汇总报送至企业所在产业平台或街道;
2. 资格初审:产业平台和街道对照申报要求,对企业和人才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汇总填写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一览表,将申报材料盖章扫描件和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694423122@qq.com,纸质材料报送党群工作部;
3. 资格复审:党群工作部汇总通过初审名单,会同财政局、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等部门进行复核,形成建议入选名单;
4. 公示兑现:建议入选名单报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经批准,确定为新区高层次创新人才。
1.所有材料受理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30日18:00。
2.申报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及材料均需真实有效。企业和人才在申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核实将取消扶持资格,并计入诚信档案。
联系人:黄斌斌,88029273
附件(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1: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申报表
2: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企业举荐创新人才一览表
载自创业江北公众号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