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认定如何申请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成功拿到高新认定资格,那么其快速发展之路将会获得更大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进行高新认定后,可以享受到不错的高新认定政策优惠扶持。那...

高新认定如何申请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成功拿到高新认定资格,那么其快速发展之路将会获得更大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进行高新认定后,可以享受到不错的高新认定政策优惠扶持。那么高新认定如何申请才是最快速,成功率最高的呢?这里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进行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1、做好自评

在高新认定如何申请这个问题中,做好企业自评工作是基础,可以说,企业要想成功拿下高新认定资格,那么就必须实事求是的做好自评工作,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判断企业是否符合高新认定的标准和条件。

2、准备好申报材料

任何一个项目申报工作都是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申报材料的,在进行高新认定申请工作中,如果我们没有提前准备好申报材料,那么基本上可以说是和本期的高新认定告别了,后面就不用再去瞎忙了。

3、符合高新认定标准

高新认定项目和其他类型的申报项目有一点不同就是高新认定是有具体的评分标准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同时符合高新认定标准才能真正解决高新认定如何申请这个问题,提升高新认定的成功率。

可以说,企业符合高新认定标准是我们成功拿下高新认定资格的关键所在,也是很多企业无法拿到高新认定资格的问题所在。这也是我们在高新认定如何申请这个问题中,特别需要关注与解决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高新认定如何申请的具体内容,相信做好这三点,企业申请高新认定将不会再是难题。当然了,通过万企报国这类专业做高新认定的服务机构,将会是我们成功拿到高新认定的最好方法。

·······································································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具体地址】湖北省 襄阳市 樊城区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邮政编码】441004 望采纳!

···································^^····································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襄阳市东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下设“一区三园”(襄阳科技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 业园、深圳工业园),辖团山、米庄两个镇和刘集、紫贞、七里河、东风四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0万人,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 里,是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是我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属于独立一个区

·······································································

高新区严把审批审核关!28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高新区在疫情防控战中不仅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还要尽快扫清防疫战场,腾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如何兼顾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3月8号《党风政风热线》“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特别节目,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介绍

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高新区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四季

目前,高新区的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1月21日,高新区管委会决定建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成立防控指挥部,制定了以社区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的“四级包保”责任制。从1月24日,全区开展居民大排查,累计排查武汉返襄人员6942人。在重点区域管控全覆盖方面,对出院患者集中隔离。为了解决小区封闭后,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高新区首创了网上下单,线下配送移动“菜篮子”工程。目前已覆盖6个镇办、47个社区、13个村委会、418 个小区和村组。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让“不能停”的企业安全生产,让必需生产的企业有序复工。

疫情过后,我们将补齐短板、加快转型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已筹划了一批卫生防疫和健康养老项目,推进健康高新建设。加快推进市一医院高新分院建设,加快推进团山和七里河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已筹划了一批签约和开工项目,并制定了对复工复产企业的扶持政策和防疫辅导方案,待疫情过后就开足马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还将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夯实防御风险的产业基础。

高新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副局长骆作林

高新区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王江霖

骆作林:
高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抓好辖区群众生活保障供应工作。完善“移动菜篮子”供需链条,让群众舒心。探索推出“4+配送”模式,全力保障居民必须生活用品需要。统筹生活物资储备,让群众安心。辖区麦德龙购物广场、武商长虹路店、好邻居万达店、好邻居悦活荟店等超市粮食蔬菜水果、禽蛋肉类备货充足。优化配送平价蔬菜包,截至3月7日晚,已将39957份平价蔬菜包分送到居民手中。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高新区提前谋划,周密联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认真落实省、市的相关规定,3月10日以前,企业复工复产需要达到“三必须”“五到位”的要求。严把“审批审核关”,发布《高新区“四上”企业复工复产申请审批流程图》,公布咨询电话,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和申请。强化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三个责任,构建企业复工指导、“一对一”跟踪服务、四级联防联控监管三项制度。截止3月7日,全区已批准复工复产企业达到28家,整体运转良好。

王江霖:
在返襄、离襄工作上,高新区防控指挥部高度重视,成立了高新区分管领导牵头的交通保障专班,并依据省、市两级实施方案,制定并对社会各界公布了高新区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返襄、离襄跟踪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和操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审批标准、范围和流程,以及区、镇办、社区三级相关服务联系人姓名、电话。目前我们按照政策规定,主要受理范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人员、保障城市运行、涉及国计民生等九大类的工作人员。该类人员在返襄、离襄时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到达地的单位或社区(村)的同意;二是到达地县级或及其以上防疫指挥部同意;三是居住地所在的疾控中心办理的健康证明;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即可返、离襄。第二阶段是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单位返岗人员。根据鄂防指发【2020】87号文《关于做好省内必需返岗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工作的通知》,主要受理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相关企业的返岗人员。 

主要审批流程:由用人单位提出返岗申请,报至高新区指挥部审核。由我指挥部将审核意见反馈用工单位,用工单位通知返岗人员通过“鄂汇办”APP或“支付宝”网络平台申请健康码;同时我区将返岗人员名单逐级上报至省指挥部,由省指挥部逐级转至现住地县(市、区)指挥部;再由该指挥部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访问省大数据能力平台,对相关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查询,负责出具隔离满14天的健康证明,并逐级反馈至省政务办。省政务办据此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绿码”。“绿码”作为返岗通行证明,全省各地通用、互认。对目前在省外的必需返岗人员,可参照上述工作流程办理。下一步,将继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通过线上线下并举,点对点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等方式,切实做好高新区人员安全、有序流动服务保障工作。

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炜
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曾丽丽
李炜:
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组织人社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克服疫情期间带来的交通不便利、对公业务停办等问题,确保养老保险等常规经办工作正常开展。截至目前,共发放2063人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19.96万元,发放25688人次城乡居民养老金315.45万元,发放2452人次被征地农民养老金132.11万元。 

虽然因疫情暂停了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但却坚持网上招聘活动不打烊,一方面开展辖区用工需求及返乡务工人员就业意愿调查,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和推送企业用工信息,开展线上“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已举办网络招聘会3场,共有300多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7000多个。通过线上平台宣传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申报对接。截至目前,共55家企业300多名大学生申报大学生就业补贴,涉及补贴资金200万元;共为30名人员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涉及资金15万元。

为做好滞留在鄂外地人员的服务保障,我们迅速开展“摸清底数、精准分类、健康体检、及时救助、完善手续”等工作,并公布服务电话,按照“谁接电、谁回访”的原则,加强群众电话的记录和回访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沟通解决。截至3月5日,共受理信息4425条,解决就业安置5人、实施就业帮扶2人。在辖区“三三宾馆”设置了“高新区滞留在鄂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安置点”,对生活无着落、确有困难的外地人员提供食宿、医疗、文化等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已安置救助18人。此外,还出台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20条措施,激励一线人员敢于担当、冲锋在前。 


曾丽丽:

     疫情爆发后,高新区招商局积极应对,转变方式,开展“网络招商”。主动与客商电话、微信联系,宣传襄阳防疫措施和效果,展示襄阳的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通过互联网平台,继续发扬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等优势,收集招商信息,新储备在谈项目十多个;加强与重点在谈项目的联系对接,每周督办更新一次在谈项目进展,加快项目推进;已明确投资意向的项目,加强网上沟通协议条款,确保尽快正式签约。

    疫情对传统产业形成巨大冲击,对于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将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云制造、5G应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将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也是高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招商局借此机会正在开展产业招商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疫情过后高质量招商打基础。截止目前,高新区1-2月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59.88亿元。所引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商贸及服务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健康高新,重点引进生物医药项目。此外,还有14个准备签约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内容来源/襄阳之声记者蓝月、徐倩

编辑/杨霞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