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各市奖励 扬州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小升高)需要怎

江苏省2020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 江苏省统一标准 入库培育奖励:推动各设区市、县(市、区)、省级以上高新区设立培育资金(以下简称 “地方培育资金”),根据地方...

2020年江苏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各市奖励标准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江苏省2020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

江苏省统一标准

入库培育奖励:推动各设区市、县(市、区)、省级以上高新区设立培育资金(以下简称 “地方培育资金”),根据地方培育资金兑现情况,元给予奖励。

认定培育奖励:省培育资金与各设区市、县(市)、省级以上高新区按照联动的原则,给予上年度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入库企业不低于30万元培育奖励,其中省培育资金不低于15万元,且不高于地方培育资金奖励额度。

各市奖励

徐州市: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引培计划,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备选库,对首次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同级财政给予30万元奖励,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

常州市: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度。市、辖市(区)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 市与辖市(区)按照联动原则给予奖励。对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当年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奖励,对其中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的企业,市级奖励额度为2.5万元;对纳入省培育库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不低于15万元的奖励,对其中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的企业,市级奖励额度为7.5万元,支持其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等领域创新活动。

南京市:

进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再按省支持标准给予1:1共同支持。对进入省库而未进入市库的企业,按本条(一)款补齐;对新增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省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且未获得过该类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无锡市:

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或从无锡行政区域外整体新迁入我市市区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给予40万元奖励;对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苏州市:

市科技局根据年度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预算,对各区入库企业于入库当年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的奖补,对在培育期内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 最高20万元的奖补,同一企业入库奖补和认定奖补合计不超过30万元。

(思睿晶华是一家集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成果转化、技术情报、财务指导、品牌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公司位于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山路2号同济广场1幢205室,总部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58号美地广场8号楼3楼。)

南通市:

对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按省补助经费予以1:1配套补助。对符合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补助20万元。

连云港市:

对新认定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50万元和40万元。

淮安市:

对首次获批的国家高企给予最高40万元补助,重新认定的给予20万元补助。对进入省市高企培育库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补助。

盐城市: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0万元,重新认定的奖励10万元。

扬州市:

本市行政区域内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奖励资金为每家企业30万元(含市财政安排的高企入库先期培育资金),自高企认定当年起的3年有效期内,每年度奖励10万元。

镇江市:

入库培育奖励。对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辖区(含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企业,市培育资金给予每家不超过5万元的培育补助;对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库的辖市企业,由各辖市安排培育资金给予支持。认定培育奖励。对辖区(含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上年度首次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培育资金给予每家不超过15万元奖励资助;对辖市上年度首次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培育资金给予每家不超过10万元奖励资助。对辖区(含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上年度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培育资金给予每家不超过5万元奖励资助。

泰州市:

对新确认的市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首次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及新认定的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到期重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万元奖励。

宿迁市: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奖励8万元;对首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思睿晶华是一家集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成果转化、技术情报、财务指导、品牌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公司位于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山路2号同济广场1幢205室,总部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58号美地广场8号楼3楼。)

·······································································

扬州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小升高)需要怎样的条件和资质?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以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你可以参考下。如果你想申请的话,最好找家咨询公司帮你们做,前几年还比较容易通过,企业自己搞的话,运气好的话也能过。不过去年开始,审核就开始严格了,总体通过率很像不足50%,有些本身条件好的也没通过。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并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三)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证书有效期即将到期或已到期的企业需重新申请认定。

···································^^····································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 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对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 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 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三)合规性审查 认定机构应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依据企业的申请材料,抽取专家库内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提出认定意见。 (四)认定、公示与备案 认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认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没有异议的,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认定结果,并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扬州高新区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弯道超车”!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总投资10亿元的开普CT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项目在紧锣密鼓办理相关开工手续,天平制药、力品药业等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挂牌,奥锐特、联亚等项目正在竣工验收,赛分科技、国药威克、中药颐和堂等项目正在主体建筑施工......”冬日的“寒流”挡不住项目建设“热潮”,在扬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医药产业作为创新主导性的产业,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扬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招商局局长李仲飞向记者介绍,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正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截至目前,已集聚生物技术企业近20家,总投资近100亿元,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超过200亿元,涵盖生物制药、健康保健、高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等多个领域,拥有在研一类新药10多个,为全国生物健康行业所瞩目。

     扬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作为“后起之兵”,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是摆在高新区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事实上,面对苏南和泰州等地区域竞争激烈的态势,我们通过精准招商和高效服务双向发力,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后发先至。”李仲飞介绍。

      今年425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目光再次聚焦邗江,由中国药学会、江苏省科协、扬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2019中国·扬州生物医药论坛”在邗江举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原南京大学校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骏、上海国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侯惠民、复旦大学陈芬儿等5位院士莅临大会,400余位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专家学者、管理机构负责人、企业高管、政府人员等汇聚一堂,聚焦全球最新生物前沿技术,分享前瞻理论成果,共话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助力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论坛上,生物医学界人士讲述业界前沿动态:力品药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健介绍了公司创新的口腔膜新技术,联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林淑菁展示了其最新的艾滋病治疗研究成果,江苏艾迪药业副总裁沈小宁介绍目前研发的抗肿瘤新药ACCO10可以抑制所有固体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论坛上,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知名企业负责人的主题演讲亮点不断,学术氛围浓厚。

     “正是这场聚焦全球医药产业前沿的峰会,让更多企业接触邗江、了解邗江,感受到邗江人凝心聚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李仲飞介绍,4.25这场论坛不仅参会嘉宾创下新高,邀请到近20位国内知名专家,更为项目落户打下坚实基础:论坛期间共有6家企业落户,包括国内知名专家叶英博士、朱海健博士创办的力品药业(高端制剂)、黄学英博士创办的赛分科技(液相色谱填料)、颐和堂中药、凯斯勒高端检测试剂、天平药业,开普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论坛期间,陈骏院士表示,近年来,扬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凭借优质的产业项目,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强产业,迅速兴起为全国生物医药的重要板块,令人期待。

     项目引进来,还要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好。李仲飞介绍,区别于一般工业企业,生物医药产业从项目审批到落户建好厂房,这只是项目服务的“前奏”,更为重要的是要顺利保障医药企业拿到药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两证’办理过程严谨缜密,办理环节涉及国家及省级药品管理部门。”李仲飞介绍,为了搭建起企业与省药监部门的桥梁,让部门与企业面对面、点对点进行服务,扬州高新区在全省创新举办了首届省药监现场论坛,专攻扬州生物健康企业难热堵点,帮助补齐短板。

      在今年9月19日省药监现场论坛上,省药监局局长王越带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所有职能处室负责人,通过现场会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主动介绍了药品审评审批方面的国家政策法规动向及省局近期工作举措,及时解答了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会上,为联环公司整体搬迁确定下服务方案,并专门出台了《药品生产企业搬迁过程中行政审批工作程序》,让联环搬迁流程周期至少缩短了6个月以上。

     “有力搭建省药监局于扬州生物医药健康企业的‘直通车’,本地生物健康企业可以直接就相关申报审批事宜主动与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咨询。”李仲飞介绍,从精准服务入手,9.19省药监现场论坛将定期为企业“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成为了高新区品牌招商模式。

     “据了解,近两年以来,随着两大论坛的成功举办,扬州高新区在业内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落户高新区,扬州生物健康产业园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生物健康产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李仲飞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