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是已经灭绝的蜻蜓目原虫,“早期蜻蜓”的意思是“早期蜻蜓”。这个目的成员之所以被命名为“狮鹫”,是因为它们与现代蜻蜓有着重要的区别。原生蜻蜓的化石记录涵盖了从石炭纪晚期到古生代二叠纪晚期。...
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是已经灭绝的蜻蜓目原虫,“早期蜻蜓”的意思是“早期蜻蜓”。这个目的成员之所以被命名为“狮鹫”,是因为它们与现代蜻蜓有着重要的区别。原生蜻蜓的化石记录涵盖了从石炭纪晚期到古生代二叠纪晚期。这是大约3亿年前,对化石的研究表明,动物生命很可能在5.5亿至6亿年前首次出现在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物种是二叠纪晚期的大神经症,翼展超过75厘米(30英寸或2.5英尺),估计重量超过450克(1磅),与乌鸦相似。它比任何生活在陆地或空中的昆虫都要大,今天最重的昆虫是巨人甲虫的幼虫期,最大重量为115克(4.1盎司)。由于晚石炭纪巨蜥与巨神经症的大小相似,而且更为人所知,本文的信息将主要集中在巨神经症上,以便更好地了解巨神经及其同类昆虫的大小,想想今天在南美洲发现的最大的蜻蜓,它的翼展只有7英寸,大约是大夜蛾的三分之一,是一种食肉动物,以其它昆虫,甚至小型两栖动物为食。它的名字是“大脉”,以其翅膀上的静脉网命名。虽然已经发现了一些完整的翅膀和更少的全身印痕,但大部分的巨脉化石都只是翅膀的碎片。迄今为止挖掘出的少数尸体印痕显示了一个球状的头部,巨大的下颚,以及大胸部,强壮多刺的腿,细长的腹部,像蜻蜓唯一被发现的身体印痕是巨神经鞘动物科。其他的原生动物成员仅仅是从翅膀碎片中得知的。昆虫的气管呼吸系统限制了它们的最大尺寸,许多史前的昆虫,尤其是石炭纪的昆虫都超过了这个极限。然而,据认为,在含有大量树木和其他产氧植物的石炭纪时期,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约为30-35%,而不是今天的20%。这将为更大的昆虫提供足够的氧气,化石记录表明确实如此,但有些昆虫,如巨神经,即使考虑到额外的氧气,仍然超过了昆虫循环模型预测的极限,因此,这种突破极限的原因一直是古生物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可能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争论和化石搜寻,直到我们找到一个好的答案。Meganeura这个物种非常受欢迎,因此一本关于昆虫化石的科学期刊就以它命名
-
发表于 2020-09-06 14:22
- 阅读 ( 969 )
- 分类: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