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他的行为、个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的前提下的,它是一个与行为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心理学领域,它指出个体的行为和他所处的物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一些心理学家将这两种理论合并形...
认知理论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他的行为、个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的前提下的,它是一个与行为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心理学领域,它指出个体的行为和他所处的物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一些心理学家将这两种理论合并形成了所谓的认知行为理论。认知理论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方面是,严重的情绪障碍可以通过思维模式改变认知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儿童抑郁症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被控制,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就会被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和身份可以通过思想表现来重塑。

遵循认知理论的治疗师专注于帮助患者改变其思维事实上,有些人甚至认为,整个生活环境和结果都可以通过思维过程直接控制根据认知理论,鼓励和释放新思维模式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冥想。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已经被证明对认知疗法有反应。一些专家同意认知疗法比单独使用抗抑郁药更有效在某些方面,认知理论与东方的宗教观念很相似,尤其是佛教教义中的那些观念。诸如"我想,所以我在"和"我们成为我们的思想"等谚语都反映了这一理论。这是一个人的外在观念表达是他内心的结果,认知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占据了一个据点,许多自助资源都是围绕着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情绪而建立起来的例如,那些认为自己不快乐或在自己的处境中看不到积极方面的人将继续逃避幸福。对这一理论的批评围绕着这样一种观点:思维过程过于复杂和抽象,无法完全理解有人可能会说,一个人的思维过程不仅受到他自己的看法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他所处环境中其他人的看法的影响,可能会激发超出接受方控制范围的想法。虽然这个人当然可以尝试改变这些思维模式,重新构建批评的处理方式,但这些消极的思维模式可能会无意中重新出现另一个对认知理论的批评是,它相对不明确,很难适用于整个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