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质量也难说:扒一扒美国保健品产业有哪些“猫腻”?

在《是时辰打破复合维生素的神话了》一文中,我们谈到了复合维生素的质量无法包管,产物中可能并不完全含有申明中标注的元素,也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如何寻找靠谱的保健品?本文供给了一些方式供大师参考。

撰文 | 史隽

跟着糊口程度的提高,“摄生”当作了国人的日常话题。除了曩昔的老法子,服用各类保健品已当作为很多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不贰之选。一项研究表白,到2023年,中国营养弥补剂市场估计将达到400亿美元,将代替美国当作为宿世界上最大的营养弥补剂市场。中国市场上的保健品琳琅满目,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良多人都喜好买“进口”的保健品,尤其是美国的,感觉价钱实惠,质量也有包管。

不外,美国的保健品真的就都是好的么?

美国保健品市场的崛起

自1994年以来,美国保健品市场履历了快速的成长:发卖额在1994年只有40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已达到420亿美元。在很大水平上,这个增加可以归因于1994年经由过程的一项联邦法案,题为《炊事弥补剂健康教育法案(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Education Act)》[1]。这项法令昔时是由一些和保健操行业有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的政客们牵头立案的,对保健品出产商的庇护远远多于对通俗消费者的庇护,这使得保健品完全不消像处方药一样,只有颠末严酷的审批才能上市。

这项法案放宽了行业律例,使得炊事弥补剂(Dietary Supplemen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健品,包罗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提取物等等)不消颠末美国食物和药物办理局(FDA)事先核准,就可以在药店或者超市发卖。产物进入市场后,若是消费者利用后陈述有不良事务,FDA才会介入监管。FDA也会不按期做产物抽样查抄,若是确定弥补剂被掺假,FDA可以标的目的制造商发公开警告信或召回卖出的商品。

若是细心看FDA的网站上对保健品的监管内容,可以总结以下主要的几条:

1)保健品不需要FDA的核准上市。

2)美国联邦法令不要求保健品在上市之前标的目的FDA证实产物是平安的。

注重:不是证实“有用”!连平安性都不必证实!

3)厂商不消标的目的FDA证实,保健品药瓶上标注的结果是精确真实的。

4)一般来说,保健品上市今后,FDA才起头正式监控该产物。监控也只是针对这一产物是否会对人造当作很大的副感化等等。

5)保健品宣传“可以治愈某个特心猿意马疾病或延缓某项症状”都是不正当的。这就是为什么凡是保健品不说可以治愈某个特心猿意马的疾病,而只是泛泛的说可以提高“免疫力”之类的。

市场上有大量的保健品,有的是大公司出产的,也有些来自很是小的公司,分歧公司的出产规范差别很大。保健品的数目比药物大整整一个数目级,可是监管的资本却很有限,这就意味着,在未发现问题之前,这些保健品的质量和平安性就只能依靠制造商和分销商的良心了。

消费者的误区

01 美国制造?

咱们中国人往往感觉国外(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的保健品质量就是好的。然而,工作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固然在美国发卖的大大都保健品都是在美国本土出产的,但它们的原料凡是来自其他国度,此中跨越60%的原料来自中国,在美国只是进行最后一步的组装。厂家还会经常改变原料的来历,统一厂家的统一种维生素的分歧批次很有可能原料是纷歧样的。美国FDA不要求在保健品的瓶子上标明当作分的原产国,也不要求标注产地,只要求供给制造商或分销商的德律风号码或地址,供消费者联系。因为地址并纷歧心猿意马是产物的制造地,所以光看药瓶是无法分辩该保健品到底来自何处。

图:美国制造的保健品。可是用的原料可能来自此外国度。

下面这三种常见的保健品根基大部门都是中国出产的:

①90%的维生素C都来自中国。苏格兰也出产少量的维生素C,可是原料的当作本就是中国的三倍,所以价钱要比来自中国的贵得多。

②今朝,除了中国,此外国度都没有生物素(biotin)的制造商。良多号称”美国制造”的生物素其实是从中国进口原料,然后研磨加工,酿成美国出产的。

③纯的叶酸(folic acid)本家儿要来自中国。良多号称美国出产的叶酸和生物素一样,也是从中国进口原料,然后在美国研磨。只有5-甲基四氢叶酸(5-MTHF,这种形式的叶酸更轻易被接收,生物操纵度也比力好)是破例,这个形式凡是在美国出产。

在美国,保健品的质量也是个大问题。

2015年,美国纽约州总查察长办公室就曾经指控四家全国大零售商——GNC、Target、Walgreens(沃尔格林)和Walmart(沃尔玛)——售卖假的、甚至是有潜在危险的植物提取物做当作的保健品[2]。

查察长办公室测试了这些零售商货架上最畅销的植物提取物保健品,发现此中五分之四的产物不含有任何标签上的植物当作分,而只是含有廉价的填充剂,如米粉,芦笋和室内植物(即人工莳植的通俗低价植物)提取物。在某些环境下,这些物质可能会造当作严重的过敏反映。

例如, Walgreens有一个很受接待的自产物牌人参片,号称可以“提高身体耐力和活力”,仅含有大蒜和大米粉末。Walmart卖的一种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真实的当作分是萝卜、室内植物和小麦粉,尽管标签上声称该产物不含有小麦和谷卵白。Target被测试的六莳植物提取物弥补剂中,有三种——银杏提取物,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和缬草根(valerian root)———都不含有标签上的当作分,而是含有米、豆类和野胡萝卜粉。GNC的保健品也一样,把标签上未注明的当作分用作填充剂,如花生和大豆的粉末,而这对有花生过敏的人群是极其危险的。

02 自然=好?

还有很多人认为,保健品大部门是“自然“当作分,所以不会有问题。可是,即使是从自然的动植物里提取的,也要考虑到动植物自己的复杂性(从有用当作分的含量到可能含有的污染物质),还有提纯时辰要履历的工业步调。就拿一些植物制当作的保健品来说,很多分歧的植物可用于制备保健品,然而看起来相似、而且种系上也很接近的植物却可能具有很是分歧的结果。例如,有良多女性服用黑升麻(black cohosh)提取物来改善更年期症状,但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曾有消费者因为服用的药片里面其实含的是名字相似的分歧类物质,蒙受肝脏损害。

“自然”的当作分不代表就是好的,自然物质里面良多是有毒的。食物里的有毒的自然物质就包罗竹笋里的生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土豆中的配糖生物碱(glycoalkaloids),柑橘类植物(柠檬,酸橙,葡萄柚,佛手柑)含有的呋喃喷鼻豆素(Furocoumarins),很多豆类含有称为凝固素(lectins)的毒素。剂量达到了,这些自然毒素会对人的健康造当作很多坏影响,有些毒素只要很少的一点就会造当作很大的粉碎。“自然”当作分并不值得迷信。

若何判定保健品的黑白?

因为保健品不消颠末严酷的临床试验测试,所以其实没有任何法子能包管它们的有用性、平安性,也不克不及包管它们不会与您可能服用的任何药物有彼此感化。

独一能看的就是这个保健品里面到底有什么。也就是说,这个保健品到底是不是含有它声称该有的当作分,剂量也和标注的合适,没有污染(例如来自铅和其他重金属等),以及药片服下后是否能正常释放当作分。

药品都可以检测纯度,保健品照做不就好了?

药物凡是是纯化的产物,本家儿要当作分的含量甚至可以跨越99.9%,只含有少量杂质。然而,保健品的当作分可能很是复杂,有时辰会含稀有十种甚至数百种分歧的物质,此中很多来自植物或其他自然来历,这就导致当作分检测不那么轻易。

今朝尺度的测试方式是用色谱法(chromatography)评估保健品的当作分。可是,对于复杂的产物,色谱法获得的信息有限。一些新的手艺,例如液相色谱和质谱合用等新手艺,加上别的一些阐发,可以获得更切确的成果。不外在这些手艺被普遍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且当作本必需要降低到可以常规进行。

治病的药物,有FDA监管。被“FDA”放松监管的保健品,又有谁愿意去检测呢?厂家本身发布的质检数据又有多可托呢?最好的法子,是由自力的、没有好处关系的第三方机构来测试,这样获得的数据才能让人信服。

图:三大保健品质检组织的认证标识

01 USP认证

大师也许会注重到美国良多保健品的瓶子上有“USP verified”的字样(上图中)。这意味着该产物是被一个叫“USP Dietary Supplements Verification Program”的、自力的、非营利性科学家组织认证的。USP为食物配料和保健品等设心猿意马了一个质量尺度,然后接待厂家自愿和他们合作,让他们测试厂家的出产举措措施、流程和产物质量。若是达到尺度,产物可以带有USP验证标识表记标帜。这个组织也在网站上及时更新获得认证的品牌,以及在哪儿可以买到这些产物[3]。

可是要小心,有些公司会在瓶子的标签上打上“USP”, 而不是怪异的黑色和黄色“USP Verified”印章。这些公司号称本身合适USP的出产尺度,然而现实上他们的产物并没有颠末USP的审查。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保健品有“USP Verified”印章,例如Costco里面的一些Kirkland品牌保健品。

别的,严酷意义上来说,USP并不克不及算是真正自力的第三方检测,它需要厂家自愿合作。

图:保健品上的USP验证标识表记标帜(来自于收集)

02 NSF认证

另一个自力认证某些保健品的非营利组织是NSF International。这个组织会认证鱼油和复合维生素之类的保健品。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NSF体育认证(NSF Certified for Sport)” 项目,对活动员和利用活动补品(如卵白粉,氨基酸和肌酸)的人出格有效,因为有人发现,这些产物有时辰居心添加了兴奋剂。

蓝白色的NSF标记意味着产物已颠末NSF审查,包含其标签上列出的当作分。

图:分歧种的NSF标记[4]。

03 其他检测陈述

还有一些自力的尝试室会按期测试一系列保健品,然后在网站上发布他们的测试陈述,例如ConsumerLab.com,labdoor.com,cptclabs.com等等。在他们的网站上,您可以找到良多保健品的测试陈述和排名,可是凡是需要付费才能看到。

图:Consumer Lab的认证标记

04 药店CVS的第三方测试打算

美国闻名的药店CVS于2017年颁布发表起头测试本身货架上的保健品,并已完当作对150多家供给商的1400种保健品的测试。早期测试成果发现7%的产物不达标,原因包罗污染,活性当作分含量低于标签上标明的含量,还有各类造假的行为。常见的造假行为有:

1)用廉价的化合物以取代更昂贵的当作分

例如,制造商有时会在一种叫Ginkgo biloba(银杏提取物)的保健品中插手大量其他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或芦丁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里面可以找到,可是凡是浓度很低。

2)把一些处方药的当作分添加在保健品里面

例如在一些号称能加强性功能的保健品里面添加伟哥。

图:CVS的第三方测试保健品质量的告白。

服用保健品,慎之又慎

上面讲到的认证测试算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心猿意马心丸。不外,这些测试往往只测了一个特心猿意马批号的产物,统一个厂家下一批出产出来的产物是不是还合适尺度,仍是不克不及确定。

要提醒大师,良多保健品当作分复杂。有时辰会和大夫开的治疗药物之间有彼此感化。例如,一些保健品可能会改变肝脏里面某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处方药的代谢接收。而改变了的代谢可能会增添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引起不良反映;或降低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使其无效。

2015年的一项研究估量,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3,000次急诊就诊是与炊事弥补剂有关的不良事务[5]。保健品最好不要随便吃,应该稳重考虑。

参考文献

[1] https://ods.od.nih.gov/About/DSHEA_Wording.aspx

[2] https://well.blogs.nytimes.com/2015/02/03/new-york-attorney-general-targets-supplements-at-major-retailers/

[3] https://www.quality-supplements.org/verified-products

[4] S. R. Akabas et al., Quality Certification Programs for Dietary Supplements.J Acad Nutr Diet116, 1370-1379 (2016).

[5] A. I. Geller 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Dietary Supplement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73, 1531-1540 (2015).

史隽

笔名“随心所欲的猫”,现居美国波士顿。本科结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手艺系,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插手某跨国知名药企从事药物研发。十余年中,率领团队与糖尿病、肌肉萎缩症等作斗争,近年来着重于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和开辟。小我公家号“怡然随心”,与您聊医疗保健的那些事。

版权申明:接待小我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公家号内联系后台。

特 别 提 示

《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国际闻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配合出任总编纂,与数十位分歧范畴一流学者构成的编委会一路,与你配合求索。存眷《返朴》介入更多会商。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sci@163.com


  • 发表于 2019-10-25 02:00
  • 阅读 ( 937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