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好,我是马路。
今天要讲的是特色饮食。
在中国食物链里头,广东人地位很高,经常喊打喊杀要吃福建人。
旁边的广西人垂头看着,也不措辞,心想:还吃人,漫山遍野的食材吃大白了吗?来隔邻看看,教你做人。
从B站过来的胖友已经对广西饮食略知一二,何处《人生一串》第二季正在热播,头两集介绍了一下广西的烤猪眼、烤老鼠。
事实上,在广西这片神奇大地,烤猪眼、烤老鼠底子何足道哉。
坐下来,我给你们上一桌魔幻广西菜。
先上一碗“猪活血”开开胃。
这道“凉拌菜”是广西壮、瑶等少数平易近族的特色食物,也称紫血肉。在他们的不雅念里,送上一碗紫血肉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或者对老者的至高敬意。
饮血吃肉的习俗,似乎很趋近台湾高山族分支赛德克。壮、瑶与崇奉彩虹的赛德克同样糊口在山区森林,试图经由过程饮血的体例获取动物的力量,或是这习俗的出处。
壮族“狼兵”与赛德克同样战力实足,从明朝中期到近现代数次大战,都有“狼兵”的身影,好比,明朝时抗倭、清朝时赴台抗日。
在其他平易近族文化中,也有吃“活血”或者“生肉”的习俗。
爱斯基摩人宰杀麋鹿时畅饮鲜血,越南人建造“活血”多用鱼血或者鸭血,有些德国人早上则会来一顿血淋淋的生猪肉。
广西人建造“猪活血”的工序并不复杂。
一刀捅进猪脖子,用大盆接血,添适量食盐,延缓猪血的凝固过程。
将新颖的猪肉、猪心、猪肝烤至七八分熟,当然也有人喜好吃生肉。
把肉放入碗中,可以按照爱好再添加适量葱花、蒜末和辣椒。
最后倒入事先筹办好的猪血,血淋淋的猪活血就做好了。
同样的体例,合用于建造“羊活血”。
逢年过节杀猪宰羊的时辰,一群人围着桌子大口饮血、大口吃肉,就像在拍《行尸走肉》一样惊悚刺激。
若非有这么剽悍的作风,广西也无法当作为历朝历代极难征服的地域。
然后上一碟热菜,好比屈头蛋。
去到广西防城港东兴市的中越边境,若是你看到老阿婆或者越南女孩挑着小竹篓,装有一个小炖锅……不消思疑,那锅里必定煮着屈头蛋。
这些老阿婆或者越南女孩,凡是会笑眯眯地怂恿你:“是不是没吃过啊?来尝尝喂?”
你如果想硬着头皮尝尝,她们还得贴心地问你:“要几当作熟?”
是不是感受本身在西餐厅点牛排?
所谓屈头蛋,是即将孵化的鸭蛋,正在发育的胚胎,再过十来天就能孵出鸭子。可以水煮,可以烤制,还可以油炸。这是广西防城港东兴市的特色风味,东海说神聊也有人吃。
关于屈头蛋的发源,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斗胆猜想一下,或许是有些鸭蛋在孵化过程中遏制发育,而孵蛋卖崽的估客不想华侈,突发奇想,发现了各类屈头蛋的服法。
细心看看,这些屈头蛋里小鸭子的形态已经初步当作型,有点像人类的婴儿。
虫豸拼盘,是必不成少的。
我一个同事童年糊口在广西农村。
他说,每当看见家里有黄蜂筑巢,就知道有“酱油炒蜂蛹”吃了;到收割稻谷的季候还能吃上一种蚱蜢,这种蚱蜢的腹部甘甜,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稻草生火烤熟。
对于这位同事来说,那只绿光闪闪的肥美虫子,是童年的味道。
英国冒险家贝尔,吃几个虫子就能拍《荒原求生》。想想,随便从广西抓两个年青人都能比贝尔强。
前两年,直播行业正处于野蛮发展的阶段,有好些广西人在各平台直播吃虫子,此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个男孩生吃两指粗的绿色毛毛虫。
爆烤蝗虫、油炸知了、椒盐蜂蛹、清炒竹虫、和味龙虱、蚂蚁炒鸡蛋。只要你在糊口中能看得见的虫子,几乎都能被摆上广西人的餐桌。
广东吃虫,东海说神聊人也会吃蚕蛹,可是广西人更敢吃,是卵白质就吃。
烧烤终于要上了。
来自钦州、凭祥的带着原味的烤鸡屁股,还行吧。
来自百色的可以爆浆的烤猪眼,进阶了。
至于广西各地都有的烤猪鞭,最有艺术感。看上去有点像鱿鱼须,可是吃起来更紧实、柔韧。似乎无法再正视鱿鱼须了。
凡是,这些动物的外部器官城市被处置失落,因为有味儿。
但有的广西人偏偏喜好这个味儿:鸡屁股不就是一点脂肪吗?猪眼睛爆浆和撒尿牛丸差不多吧。
广西海说神聊海还有个偏方:孩半夜间小便掉禁或磨牙,可做一顿“小葱炒猪鞭”给他嚼一嚼。
本来广西人的耐受力,是从小培育起来的。
重磅级的烧烤,应该是这道烤鳄鱼。
重庆烤鱼、巫山烤鱼、锡纸鲈鱼……在广西能有市场吗?
还在吃草鱼、鲤鱼、胖头鱼的你,睁眼看看南宁中山路的烤鳄鱼吧。
指不心猿意马,还能看到现杀鳄鱼的血腥排场。
这么一顿丰厚的魔幻广西菜,怎么少得了桂西海说神聊大石山区的羊瘪汤。
先解答你们一个疑问,羊瘪是什么?
羊瘪是“残留在羊胃里的胃液和没来得及消化的青草”。这样说来,在原料层面,羊瘪汤与“猫屎咖啡”有相似之处。
先给山羊喂一顿上好的山草药,在它消化完全之前将其宰杀。掏出羊肠、羊胃,里面都是草料、羊的消化液。
熬煮之后倒入大量的水,插手事先爆炒过的羊杂、羊肉。“绿色食物”羊瘪汤就根基完当作了。
同样的体例,合用于建造“牛瘪汤”,也有人称“牛粪汤”。
这道汤,据说稀有百年汗青,被广西人看成药膳。
别的,还有两道不得不提的热菜。
蝌蚪煎蛋
酸菜炒牛欢喜
以上菜品,即便有些难以接管,但不会致命,致命的是这道炖河豚。
广西沿海地域的酒鬼们很喜好炖河豚,固然海鲜市场没的卖,但总有人托出海的伴侣带一些。
所以,每年城市呈现几起吃河豚中毒灭亡的事务,总有报酬了一口鲜汤激昂大方赴死。
别看这种鱼“生气”的时辰很可爱,没有鱼刺而且肉质鲜美,其实身体里蕴含着恐怖的河鲀毒素。
河鲀毒素对人体的致死量是0.5毫克。在100℃加热4小时,便可使该毒素完全粉碎,毒性消逝。
人吃河豚中毒时,与喝醉无异。他们的墓志铭应该是“不才酒鬼,死于嘴馋”。
最后,饭后凉菜,凉拌沙虫。
广西人吃这些虫子,大多得先制当作干货,用来煲汤,凉拌的做法比力少见。干货价钱差别很大,一市斤的价钱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刚出水时,沙虫通体紫红色,神似蚯蚓或者猪小肠,足够新颖也足够恶心,但这确实是广西南部沿海人平易近的心头好。
说起来,这种糊口在沿海沙岸的虫子,盛产于广东湛江、广西海说神聊海以及潮汕地域,对情况转变极其敏感,情况被污染就无法当作活。
所以,说广西情况好是有事理的。
马路有话说:
在广西人面前,广东人的“敢吃”都不算什么。
这里是马路青年,老不伦不类青年人堆积地,也是一本面标的目的青年群体的电子杂志。用怪异的角度去挖掘当下贱行的文化和现象,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元化视角进行解读,擅长用犀利的角度、提纲契领的言辞戳破表相。 若是你感觉有点意思,接待来公号找我唠嗑。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