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鸡汤,丧茶喝起来更可口

鸡汤说“下班时间决定你的一生”,于是,你每天晚上回家充实自己狠学三个小时,可升职永远轮不到你,工资还是那么一点点。

鸡汤说“职场人只有奋斗才有前途”,于是,你每天加班到十点,加到怀疑准时下班是种罪过,结果公司调整结构,把你所在的整个部门都裁了···

终于,你发现鸡汤都特么是骗人的,这个世界,只有无尽的丧丧丧丧丧丧才是真理。真是这样吗?

当然是。

接下来你将看到:

●比起鸡汤,丧茶更可口

●同一个亚洲,同一种丧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会这么丧?

●日子好过了,才丧

不爱喝鸡汤的值班编辑丨雪竹

贼爱喝丧茶的实习编辑丨猛猛

比起鸡汤,丧茶更可口

-+-

丧没啥官方定义,大致和主流积极向上价值观反着来的,都能称之为丧。

看看葛大爷那令人着迷的躺姿吧,想实现“葛优躺”,腰部一定不能用力,肌肉和韧带彻底松劲儿,整个人弥散着一股懒散的气息;眼神要放空,没有聚焦,显示出无力感;最好还能微微蹙眉,以暗示苦大仇深的过往。

●丧文化代表NO1:葛优躺

懒散、消极,得过且过地过了一天又一天,丧头丧气的年轻人成了长辈和媒体眼中“颓废、麻木”的一代。

请注意,虽然在社交媒体上“大丧特丧”的年轻人大多处在职业和社会的下层和中下层,但其实丧不丧和赚多赚少、有没有一份光鲜的职业关系不大,和个人主观感受关系更紧密。


●代表NO2:哭泣的咸鱼

虽然你只是一名餐厅服务员,但你每天特别开心,觉得一个月二千块钱的薪水不但够花还能存点,幸福感爆棚。没房就没房,没车就没车,孩子上学?上哪都一样,有学上就成。

那么,你和丧隔着

十万八千里。

想要而不得,失败只是失败的母亲,才会丧。

●代表NO 3:马男波杰克

从葛优躺、懒蛋蛋、消极男子、马男波杰克这些丧文化代表所传达的精神来看,丧差不多就是本来想好好活,可惜没法好好活,只好自娱自贬自嘲以稀释焦虑。

同一个亚洲,同一种“丧”

-+-

可不要觉得只有中国社会的小年轻“垮了”,不少国家的年轻人一样天天扶不起墙。

比如说咱们的两个好邻居,日本和韩国。

先从从不缺少负能量从不缺少拼命三郎的日本说起。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提到,日本年轻一代向下流动的趋势非常明显,不但不力争上游,工作意愿、学习意愿和消费意愿全面下滑,“对全盘人生热情降低”。

●代表NO 4:懒蛋蛋

日本的小青年疲疲沓沓走路、松松垮垮生活。男青年只要有五个神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手机(Phone)、游戏机(Play Station)、瓶装饮料(PET Bottle)和薯片(Potato Chips),简称“5P”——就满足了。

工作?差不多得了。

日本的女青年,阶级越往上,越喜欢园艺、音乐欣赏和烹饪等传统家庭主妇必备兴趣,而阶级越往下,越喜欢电脑和网络。

找对象?也就那么回事吧。

●被束缚的时候看不到未来,解开了束缚却没了干劲儿

无独有偶,韩国社会也有一群“N抛世代”。

一开始,韩国的小青年还没有抛弃太多东西。2011年,没有经济能力、上升无望的年轻人不过是抛弃了恋爱、结婚和生小孩,被称为“三抛世代”。

2015年,现实又绝望了一些,小年轻们接着抛弃了人际关系和购房,被称为“五抛世代”。

紧接着2016年,他们算是看破了红尘,不但抛弃了物质世界,也抛弃了精神世界,把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也给扔了,成了

“七抛世代”。

后来,年轻人觉得还不够,为了不给自己留任何念想,自称“N抛世代”,代表什么都可以放弃,及时享乐,过一天算一天。


●新晋代表:炒饭猫

为什么啥啥都抛弃?因为啥啥都得不到。首尔的平均房价接近300万人民币,普通人平均年薪才18万人民币,年轻人只会赚得更少,怎么买房?办一次喜宴,就算不摆排场,也要几十万人民币,结什么婚?

这种对自身的否定、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不抱任何期待的态度,

熟不熟悉?亲不亲切?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会这么丧?

-+-

日本和韩国小年轻是丧的前辈,通过两国的经验,再结合本土丧的实际情况,就能对比出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这么丧。

一是因为社会不再处于急速上升期。

如果整个社会都处于上升期,虽然每个人能力不同、出身不同,但只要好好努力踏实工作,收入就能增加,就能过上好日子。社会的发展就像一阵又一阵大风,携着所有人扶摇而上。

可当社会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踏实勤奋开始变成贬义词,努力工作不再和过上好日子画等号,只有那些特别有能力、有野心、有运气或者有个好爹的人,才能不断往上爬,剩下的人只能待在原地或者向下流动。

韩国的N抛世代,如果按2011年20岁左右往前推,他们大多是1990年前后出生的,排除发生金融危机的1998年,在“N抛世代”小时候,韩国经济相当可以,有几年GDP都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可到了“N抛世代”要找工作的时候,韩国经济那是

相当不可以。

对比中国的90后、95后,这几年,经济发展的步伐稍微放缓了那么一点点,反应不就来了?

二是因为童年太幸福。

父母一辈处在上升期的社会,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使得他们不再把“让孩子吃饱穿暖”作为尽职家长的最高标准,而是当“提款机”当得不亦乐乎,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极力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

●可怜80后一秒钟

在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进入社会,发现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不但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和金钱都在极速缩水,上班得看客户眼色,下班得看老板心情,买衣服只能等打折,叫外卖只敢点满减。

对比实在太残忍。

更关键的是,忍受了这一切,不代表就能过上好日子。


●台湾地区代表:消极男子

宽松优渥的成长环境和父母教育观念的变化还造就了自我意识极强的一代人。提到90后、95后,我们往往第一时间想起的形容词是

特立独行。

然而,现代化、官僚制的工业社会,并不欢迎自我意识。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每个原子化的个人都会作为社会零件嵌入到精密而庞大的社会机器中。一个人所有的活动与他的内心并没有什么联系,他只是为了他肉体的生存而活动,他被降格成了“物”,并且被“物”所统治。


●丧文化营销代表作品NO1

日本的小年轻证明了这一点。

在日本,年轻一代越是“下流”阶层,越追求个性,越“上流”反倒越中规中矩。如果个性太鲜明,没法尽好做一个螺丝钉的本分,就嵌不进巨大的社会机器中。

丧失了上升的可能,丧失了宽松的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我,怎么可能不丧?

日子好过了,才丧

-+-

光感觉到丧还不够,还得有让丧能持续下去的“培养皿”。丧,是只有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现象。

在以前,日子苦,丧了一天,第二天可能就吃不上饭。一个人闷在家里,只能看书看电视听广播,远不如约个会拉拉小手来得开心。现实逼着你不得不上进。

如今,消费社会里廉价消费品的出现以及五彩斑斓的娱乐方式,令你不需要太过努力,就能过上吃饱穿暖天天“傻乐”的生活。


●丧文化营销代表作品NO2

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快乐程度来比较的话,与和女朋友约会相比,周末当一天“5P男子”,躺在床上打游戏刷剧粉偶像饿了吃薯片渴了喝可乐,似乎来得更开心。

为了研究薯片做得多脆吃的时候快感最大,薯片生产商专门发明了测试咬合压力的机器。市面上的薯片,都处在最佳硬度。

糖分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而让人感到快乐,一瓶可乐里含有35克糖。只要喝可乐,就能感到开心。而且,一大袋薯片、一瓶可乐才多少钱?

打游戏看剧,更不用说了,不花一分钱(花钱更可以)就能获得极佳的感官享受。一个人松松垮垮开开心心,何必劳什子地打拼事业谈恋爱结婚?


●丧文化营销代表作品NO3

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让维持生计变得容易,让娱乐变得廉价,让快感唾手可得,同时也让人有条件变得

“不思进取”。

在《下流社会》里,作者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爬山,是为了能欣赏到山顶的美景。可如果爬到半山腰就已经山花烂漫,如果拼掉半条命爬到山顶还不一定有美景,谁会愿意接着往上爬呢?


●丧文化非官方推广曲《感觉身体被掏空》

其实,丧文化的流行本身就非常丧。

本来丧只是不得志小青年的自我排遣,是小青年为了发泄不满焦虑所塑造出的一种亚文化,却被万恶的资本家们盯上,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病毒式丧文化营销。利用郁郁群体的不得志,再从他们身上扒一层皮,你就说

丧是不丧?

参考文献:

三浦展.:下流社会,文汇出版社, 2007.

周霖:“葛优躺”的社会心理学,东西南北, 2016(20).

孙明华:从中韩对比看未来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所

韩国大学生忧毕业 自嘲大五生、N无世代为何意?,中国新闻网

蚁族:中国的“2000元世代”,金融时报

95后“使用指南”:私享未来10年消费红利,企鹅智酷

  • 发表于 2017-06-14 00:00
  • 阅读 ( 74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