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个人,真能做到吗?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科学边角料团队李嘉欣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3D打印这一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从最开始的打印零件、打印模型,到打印衣服、车子、房子,再到打印糖果、巧克力、饼干、披萨等美食,以及现在正快速发展的3D生物打印,仿佛未来任何东西都可以3D打印。近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技术成果称,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3D打印的微孔支架,可以支持小鼠卵泡细胞发育,并可用于恢复手术绝育小鼠的卵巢功能。这是首个利用3D打印设计出的功能正常的可移植卵巢。该成果生理上支持怀孕,但是,该方法目前仅适用于小鼠。由于人类卵泡会快速变大,尚不清楚这种支架方法是否能支持移植的人类卵泡存活。

与此同时,国外媒体报道称,在不久的将来,一款新型的3D打印“仿生皮肤”将使机器人用触觉感知到周围的世界。研究人员还表示,这一成果使我们向在人类身体上直接“打印”电子设备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看到两则新闻,单身狗们的内心一定非常希望3D生物打印技术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最好以“光速”发展,早日打印出他们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真是想太多!)

3D生物打印技术并不像工业制造里的3D打印那样只需要有相应的材料和3D模型数据就可以打印,目前,3D生物打印的细胞只能在3D环境中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我们离用3D打印技术去打印可移植的复杂内脏器官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3D生物打印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或液体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固化成型的方式来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物体。3D打印过程一般通过熔融沉积、光固化、选择性激光烧结等技术实现,被应用于模型准备、工业设计、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从而得到汽车、建筑、日用品,甚至枪支武器等。

而3D生物打印的原理与上述有所差异,3D生物打印机的开发基于现有打印技术发明,这些技术曾被用于制造工业零部件。生物打印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了生物材料,在其中可以复合细胞、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从而逐层构建活体组织。通过电脑建模程序来设计需要打印的器官剖面图,从而精准指导随后的打印过程。研究者在供打印的液态材料中复合从骨髓、脂肪等组织中提取出的干细胞或不同的活性因子,通过打印头将液体按照一定图案打印在接收平台上。打印头每打印过一层,就会提升一个层高的刻度,继而开始下一层图案的打印,从而逐渐实现人造组织的成型,这一过程类似于普通3D打印在工业应用中的模型制造。

3D生物打印过程

3D食物打印——美女和美食更配喔!

比起3D生物打印,离我们的生活更近的是3D食物打印,单身的吃货可以从这里获得点安慰了。

到目前为止,可以成功打印出30多种不同的食品,主要有六大类:糖果(巧克力、杏仁糖、口香糖、软糖、果冻); 烘焙食品(饼干、蛋糕、甜点);零食产品(薯片、可口的小吃);水果和蔬菜产品(各种水果泥、水果汁、蔬菜水果果冻或凝胶);肉制品(不同的酱和肉类品);奶制品(奶酪或酸奶)

(这食物的长相也是没谁了!)

你敢吃3D打印的食物吗?用食物浓浆依据模型数据打出奇形怪状的食物,虽是极为有趣,但是它的口感到底如何呢?相比较传统的食品制造业,3D打印食物可以省略一些传统烹饪的步骤,但真要论及厨艺,3D打印技术可能就略有不及了。尤其是对于讲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式美食来说,3D打印机就更是摆设了。但是对于像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快餐行业,或是作为家中的食品辅助设备,3D打印技术还是有不少用武之地的。

3D食物打印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饮食,并且可以利用3D建模为食物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虽然,作为单身的吃货最想要打出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但是,如果能为我们做出独一无二的美食,那也是可以小小地弥补我们的情感需求的!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5-22 00:00
  • 阅读 ( 7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