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高企认定有一套完备的评分标准,一共四项,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 高企入库 须达到60分(≥60分), 高企认定 须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1、自主知识产权≤ 30 2、研究...
无锡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一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在无锡,高企认定有一套完备的评分标准,一共四项,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高企入库须达到60分(≥60分),高企认定须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1、自主知识产权≤ 30
2、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 20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0
4、企业成长性≤ 20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
2、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分)
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的总体情况,结合以下几项评价,进行综合打分。
1、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6分)
2、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4分)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专利、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包括:
(1)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2)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
(3)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4)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5)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一项。
A. 转化能力强,≥5项 (25-30分)
B. 转化能力较强,≥4项 (19-24分)
C. 转化能力一般,≥3项 (13-18分)
D. 转化能力较弱,≥2项 (7-12分)
E. 转化能力弱,≥1项 (1-6分)
F. 转化能力无, 0项 (0分)
4、企业成长性指标(20分)
由财务专家选取企业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
以上两个指标分别对照下表评价档次(ABCDEF)得出分值,两项得分相加计算出企业成长性指标综合得分。
以上就是无锡高企认定的一套完备的评分系统,企业必须满足以上这些条件或评分标准才可以申请高新企业认定。
·······································································
呼和浩特软件著作权需要什么材料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你好,
一、所需文件
1、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加盖单位公章);
2、软件的鉴别材料:包括源程序代码及软件说明书;
3、申请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其他证明材料(视具体情况而定)(加盖单位公章);
以上文件纸质材料各一式一份,不需要装订,除营业执照复印件外还需提交电子版。
二、说明:
1、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需网上填写并打印,加盖单位公章(说明详见附件)
2、软件说明书指开发设计文档、操作文档或说明手册等,只提交其中一份即可。要求提交前、后各连续30页,不足60页的,应当全部提交,封面不计入页码中;页眉左侧标注相应的软件名称和版本号,页眉右侧标注1-60连续页码,页脚写明申请人名称。
3、源程序代码书写要求:在页眉左侧标注相应的软件名称和版本号,页眉右侧标注1-60连续页码,封面不计入页码中,页脚写明申请人名称。源程序每页不少于50行,最后一页一定要程序结束页。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
谁来审计你们单位就应该由谁来做。
·······································································
【四百进唐山】中关村软件企业走进唐山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落实“四个一百进唐山”活动要求,按照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10月15日,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华森接待了中关村软件企业考察团一行。由中关村软件园公司前期拓展部副部长杨宏博、中关村软件园智酷公司战略合作部副部长赵鹏、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张怀璘、北京首版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东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助理葛忠海、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助理于铁强等6人的组成中关村软件企业考察团,专程来唐了解产业环境、交流项目合作事宜。杨华森对中关村软件企业表示欢迎,通报了唐山发展情况。杨华森指出,唐山非常期盼加强与北京产业合作,特别是数字产业的合作,发挥北京软件优势,唐山硬核产业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实现唐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北京产业战略腹地扩容。杨华森要求,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增加。座谈会上,曹妃甸新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首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交易所、中关村软件园有关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情况和合作方向,与会人员与市区两级相关政府部门、当地企业代表就具体感兴趣、有需求的产业项目合作,进行了互动交流。10月14日、15日,考察团先后参观了新城沙盘、恒大养生谷、新城科技创新产业园、青龙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曹妃甸规划展厅、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等,听取了相关单位介绍,实地考察了有关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曹妃甸区委常委傅海峰,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永山,唐山市科技局、示范区科创局、曹妃甸区工信局、首钢京唐公司、曹妃甸联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云曹妃甸项目基地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中关村软件园是北京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这一国家级双基地。先后被国家相关部委等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中关村信用示范基地”、“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软件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数十项基地或荣誉。截止2019年底,园区集聚了联想(全球)总部、百度、腾讯(北京)总部、新浪总部、滴滴总部、亚信科技、科大讯飞(北京)总部、华胜天成、文思海辉、博彦科技、软通动力、中科大洋、启明星辰、中核能源、广联达、IBM等700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达80%以上。在园从业人员达9.45万人,总产值2870亿元,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6家、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65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2家、收入过亿企业80家。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1104亿元,园区2.6平方公里上的单位密度产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京外,成功运营了开封、廊坊、太原、潍坊、呼和浩特、大同等地的中关村创新中心或人才基地,并且与几十所高校紧密合作,建立了高校双创基地。软交所肩负建设阳光透明的软件交易市场和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两大使命。软交所本着让软件交易更容易的宗旨,以交易所的模式做标准化的软件交易,为软件行业提供一个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场所。服务政府、企业用户超过10000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软件会员企业5000多家。软交所通过制定采购标准、交付标准及价格标准三大软件交易标准体系,解决了软件交易中价格不透明、交易信息离散、技术门槛高等问题;建设了正版软件、信息化人才、淘软件、中小企业云服务等软件在线交易服务;并针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咨询、软件造价评估等标准化信息服务。软交所基于标准化交易业务推出以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登记证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核心的交易金融服务,实现科技金融到交易金融服务的转化,同时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高新认证等知识产权服务。软交所于2016年开始了全国性布局,目前已开设了青岛和成都两个子公司,以市场化运营、标准化推进、平台化提升、规模化交易进行全国性布局。北京首版科技有限公司是首都版权协会北京版权认证中心的运营机构,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发数字版权作品在线确权认证和版权合同在线备案认证、在线监测、在线取证固证、快速维权、版权资产管理平台,提供线下版权服务咨询、版权资产盘点等,为广大作品权利人提供服务。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简称“大数据研究院”)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方共同支持建立的,是国内首个整合了政府、大学和市场三方面资源的大数据研究机构。目标是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国际一流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产业转化平台,发展成引领中国大数据发展的领军旗帜。研究院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包括4名院士、数十名博导在内的研究团队,并通过“双聘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大数据高端人才。设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生物医学影像分析实验室等多个创新研究平台,并在基于机器学习的新一代指纹识别系统、分子动力学平台、宏观经济大数据监测、地球空间剖分理论、监控视频分析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雾霾监测和治理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延伸阅读:生态环境部海洋司调研组到我市调研海洋生态保护情况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崔松光来唐考察调研
责任编辑:何艳华 孙会振 审核:姚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