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对国家或个人家庭进行的一种经济计算,即定期储蓄多少可支配收入,或储蓄多少总收入。这一原则基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建立的经济学理论,他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截至2011年,理...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对国家或个人家庭进行的一种经济计算,即定期储蓄多少可支配收入,或储蓄多少总收入。这一原则基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建立的经济学理论,他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截至2011年,理论仍然被国家和企业广泛使用。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储蓄倾向的百分比也趋于增加,而随着收入的减少,平均储蓄率也会下降。凯恩斯给出的理由是,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储蓄率,而许多其他经济学家则认为,一国的利率以及商品和服务成本的上升或下降直接影响到储蓄的平均倾向在消费市场有限、收入普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平均储蓄倾向较高,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中国,在这个国家,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家庭层面,储蓄率都非常高,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该国储蓄了近5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收入。然而,大多数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家庭储蓄率平均倾向很低,截至2011年,美国的储蓄率为3.6%,英国为5.4%,日本为3.2%。影响储蓄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统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现代国家的平均储蓄率仍然较高,包括西班牙17%,比利时13.1%,与平均储蓄倾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边际储蓄倾向(MPS),它的目标是提高收入水平。随着个人或国家收入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也会增加,占整体的百分比。这是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修正因素,这是一个显示储蓄率随收入百分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比率。中国是高储蓄率的最显著的例子,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的增长率超过了60%。反之亦然储蓄率是凯恩斯经济学中使用的另外两个基本概念,即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如果一个家庭从可支配收入中储蓄的平均倾向像英国一样为5.4%,那么英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平均APC为94.6%MPC与MPS的情况相同,它是基于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水平的变化而产生的比率。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消费率通常很高,因为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不需要在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上花费,因此消费率在整体上的百分比通常会下降
-
发表于 2020-08-13 23:39
- 阅读 ( 1459 )
- 分类:业务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