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长春高新的跌停 长春创客大厦A座15楼公司有几个?

周五,长春高新股价最低走向跌停,最终以8.84%的跌幅收盘,价格停留在329.99元,市值1335亿。 有几个朋友联系我问高新什么情况,撤还是进?如果不是朋友提醒,我根本不知道高新当天...

简单聊聊长春高新的跌停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周五,长春高新股价最低走向跌停,最终以8.84%的跌幅收盘,价格停留在329.99元,市值1335亿。

有几个朋友联系我问高新什么情况,撤还是进?如果不是朋友提醒,我根本不知道高新当天跌幅那么大,我平时不关心每天的涨跌,茅台也有跌停的时候,市场先生情绪不太稳定,我看的是公司长期发展逻辑。

既然朋友询问,我简单查了下原因,大概是因为对企业财务的质疑和未来增速的担心。

关于财务造假的质疑,我看过很多文章,基本都是没有证据,只是怀疑而已,部分质疑的文章写的实在是太烂了,对高新没有深入研究过。

对本次下跌影响比较大的一篇文章大概是10月21日名为《长春高新:小门诊的“大生意”》。

文中主要表达两个观点:一是“伪”高增长,二是金赛的“大客户”注册资本比较小,并且怀疑背后有同一“神秘人”操控。

“伪”高增长:为“力挽”股价,长春高新火速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75%-85%,但其主要来自于金赛药业29.5%股权的并表效应,此外公司还存在盈余调节的可能。

这并不算什么新闻,有财务基础知识的投资者都应该明白,我在以前文章中也做过说明,因重组原因,会计上统计的利润增速是“虚高”的。

9月份高新因一个调研纪要跌停,公司官方也做了回复,首先今年疫情影响,公司的增速放缓完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明年的业绩增速预估25%,这是对近三年历史业绩作出的合理预估,也是金磊作为经营者作出的保守预期。25%的保守预期并不低,有几个企业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关于小门诊大生意,其实2013年网上也出现类似传言:有媒体报道《长春高新:小门诊支撑的百元股神话》;《证券市场周刊》刊登由该刊研究员李志新及该周刊记者宁波撰文《长春高新少数股东权益激增被指存在调节利润嫌疑》。

长春高新分别于2013年8月21日和11月1日对上述质疑做了澄清公告,有兴趣的朋友自行下载公司公告。

《长春高新:小门诊的“大生意》文中写到:

根据天眼查,金赛药业2017年第二大客户、2018年第四大客户杭州健儿医疗门诊部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截至2019年年底实缴资本仅有5万元,就是这样一家小民营门诊部,在2017年和2018年为金赛药业分别贡献了1.02亿元、1.09亿元的销售收入。

其实生长激素这个小众细分行业比较特殊,需要长期用药,平均用药时间15个月,一般情况是在医院检查开处方,到社区门诊拿药(医院有药比限制),注射,并进行注射器使用培训及各自操作注意事项讲解。

雪球上有球友专门咨询了杭州健高儿科,大概有4000多个客户,按照每客户每年5万元计算就是2亿元以上收入。

也希望大家多去当地的医院做个调查(重庆金童佳、上海健高、济南健高、杭州健儿医疗门诊、西安健高……)

企业收入和利润到底是否造假,我只能说可能性比较低,毕竟是国企,我的投资逻辑也是建立在真实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如果造假坐实,我自认倒霉退出,如果没有造假,当然是继续长期持有。

公司的中高管理层基本都有持股,独立董事不参与公司管理,如果公司造假被证实,就像康美药业一样,这些管理层财富也将大打折扣。

截止2020年6月30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被质疑也是在所难免,说明部分投资人还是比较理性。

长春高新1996年底上市以来,经历大风大浪,股价走势从未让人失望。

高新今年涨势过快,最高513元的价格,市值偏高,个人觉得40-50倍TTM市盈率算是合理区间,前期过快拉升肯定不可持续,现在调整也是市场规律。

9月15日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1.7至22.95亿,Q1归属净利润5.42亿,Q2归属净利润7.67亿,Q3预告为8.61亿至9.85亿,考虑到下半年百克生物的鼻喷流感疫苗开始放量,下半年经济复苏,Q4贡献8-10亿净利润问题不大,那么2020年全年利润30亿应该是有保障的。按照40倍PE计算估值1200亿。截止本周收盘1335亿市值,还算合理。

近5年市盈率走势

有一段时间没有公布实盘情况了,高新依然是我最大的持仓股,基本没动,上个月卖掉了片仔癀,卖出的原因不是不看好企业,而是因为市值太高,有泡沫的成分,我卖出价格250-260间,空闲资金分散买了几个香港的生物医药股,持仓都不大。原来持有的东阿阿胶、格力电器、腾讯控股一直未动。

写在最后:我的投资逻辑是看公司赛道和长期发展,不太关注短期的涨跌,能力有限,不会波段操作。

·······································································

长春创客大厦A座15楼公司有几个?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长春创客大厦座楼公司有几个?德惠市,南关区,宽城区,榆树市,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我要去面试又怕会是传销团伙 不是什么好公司。连地址都没注册。 大部分都是医药公司。 那里都是小公司没有传销的

···································^^····································


···································^^····································


应该还需要很多搞装潢的吧!!!!
进来长春有很多地方捌仟要盖小区,
一定很需要搞装潢的好好装潢自己的家吧!!!!!!

·······································································

长春一日产5万只医用口罩企业投产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15日一早,当记者经过层层防疫检测走进长春高新区金源北方科技公司时,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线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金源北方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生产医疗防疫物资


“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医用防护物资的生产,离不开高新区方方面面的协助。”公司董事长冯超介绍说,“预计未来一周,产能将达到日产5万只医用口罩、500套医用防护服的规模”。

金源北方科技公司致力于二氧化碳共聚物在医用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生产的一次性全降解手术包等医用制品,具有环保、抗菌、可降解等特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主动转型生产防护服和口罩,但生产能力不足。长春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企业改扩建生产线,用电量陡增,区住建委等部门协调相关供电公司,用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改造增容,从申请到施工,再到完成送电,仅用了3天半时间;企业转型生产遇到技术难题,紧急协调吉林大学及相关专家帮助解决,为企业加快投产争取宝贵时间。


记者/摄影:徐微

编辑:连涟

责编:佟刚 于飞

长春政事儿ID:ccrb001

长春日报社的“长春政事儿”公众号,面向关注长春“政事儿”的人士,及时提供具备权威来源的长春市各级部门最新动态信息、政务新闻报道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