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1880年,达尔文在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中描述了植物生长的“向光性”。以此为开端,科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植物生长的研究,并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了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对生长激素的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80年代发明了高效制备动物生长激素(包括人体生长激素)的方法,激素研究从此进入快车道。到上世纪末,人体生长激素已经广泛用于临床,除了治疗各种疾病,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抗衰老。
一、“长高针”助力,业绩一直在长高
1995年,加州大学博士,拿过美国生物学最高奖项“克莱文奖”的金磊回到国内,计划在国内生产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也就是俗称的——长高针。
生物制药前期投入不小,刚回国的金磊也确实没什么钱,这时长春国资抛来橄榄枝,由旗下企业长春高新(000661)出钱,金磊出技术,合资成立了金赛药业生产“赛增”系列激素产品。
国内“长高针”市场原本一直被诺和诺德等外资药企垄断,但是金赛抓住水针替代粉剂的机遇,于2005年推出了自己的水针产品。这是一个很高的技术壁垒,把很多竞争者挡在了身后。2014年金赛长效生长激素也研发成功,这个技术壁垒更高,到今天仍然是国内独一份。与每天一次的粉剂和水针相比,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产品是太香了,所以价格也非常美丽:一年20万上下的花费大概是水针的3倍多,粉剂的近10倍。
作为国内唯一覆盖粉剂、水针和长效产品的“长高针”厂家,金赛一家独大。这种技术优势带来了超额收益,长春高新的生物制药业务率毛利长期稳定在90%以上,所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长17.55%,而净利润足足增长了82.19%。金赛药业贡献了公司64亿营收和22.6亿净利润中的绝大部分,并且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显然,长春高新能跻身一线白马,主要是靠金赛的野蛮生长。一旦金赛的龙头地位受到威胁,公司就需要拿出B计划。
二、追赶者凶猛,疫苗充当B计划
目前在国内能对金赛产生威胁的对手只有安科生物(300009)。安科的“长高针”水针产品已经于去年拿到生产许可,是金赛之外唯一有水针的国内厂家。
目前安科的产品售价略高于金赛,而且水针的产能也不够,所以暂时没什么像样的威胁。但是安科的水针产品有望于今年完成产能爬坡,届时将追平金赛的产能。产能到位了,销售就有了稳步放量的基础,金赛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不可避免。如果再有第三家企业拿着水针产品入局的话,恐怕价格战就会开打。
而且,2019年2月1日安科生物董秘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安科的长效“长高针”当时已经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即将进行生产申报。橙哥这个产品很可能今年完成申报,明年上市销售,这就把战火烧到金赛的核心地盘了。此前流出的一份调研纪要也显示,金赛内部已经下调明年增长预期,从35%降到了25%左右。
作为地方国资的综合持股平台,长春高新主要有四块业务。金赛药业之外,还有疫苗企业百克生物、中成药制造商华康药业和搞房开的高新地产。其中,唯一有实力充当B计划的就是百克生物。但是百克的实力其实也不强,主力产品只有水痘疫苗这一个品种,因此公司准备将百克分拆到科创板单独上市,筹资搞研发增强实力。目前百克的研产品包括鼻喷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冻干剂型、带状疱疹疫苗和13价肺炎疫苗等。
百克“分家”意味着,长春高新对金赛的业绩依赖将更加严重,公司业绩发生较大波动的风险在加剧。
三、结语
安科的长效产品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没有发过关于长效产品的任何公告),加之国内生长激素市场潜力仍然巨大,所以长春高新未来若干年内维持相对高的增长是无忧的。但是“长高针”价格战已经浮现在地平线,百克的生物疫苗能闯出多大名堂也实在是个未知数。长春高新目前整体的业务布局既没有体现出什么高远的眼光,也缺乏有成长性的新业务,可以说是“既不怎么高,也看不出什么新”。
或许,这也是金磊博士宣布将于年底减持长春高新的原因所在吧?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600148长春一东 600215长春经开 600333长春燃气 000661长春高新 600189吉林森工 600742一汽四环 000800一汽轿车 太多了
···································^^····································
2015赛季中超,长春亚泰的首发名单: 阵型:4-4-2 门将:29-宋振瑜 后卫:5-伊斯梅洛夫、15-孙捷、23-张笑飞、6-裴帅 中场:7-韩德明、8-杜震宇、17-马晓磊、32-李光 前锋:25-阿克斯、9-莫雷罗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事件
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资产的预案:长春高新发布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资产的预案:该预案提出,长春高新拟向金磊、林殿海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其持有的金赛药业29.50%股权。标的资产即金赛药业29.5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56.37亿元,收购价格相当于2018年公司业绩的16.87倍。上市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92.02%,即51.87亿元;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7.98%,即4.5亿元。
同时,上市公司拟向其他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我们的观点
56亿收购金赛药业少数股东权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收购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不变,公司管理更加顺畅业绩增长可期。
本次交易完成前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均为超达投资,实际控制人均为长春新区国资委,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化,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由于金磊先生持有的金赛药业281,280股股份(占金赛药业总股本的0.39%)涉及潜在争议,为避免该事项对本次交易进度产生影响,金磊先生所持金赛药业0.50%股权不参与本次交易,本次收购其所持金赛药业的23.50%股权。
根据方案,金赛药业29.5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56.37亿元,其中,金磊拟转让金赛药业的股权比例为23.5%,总对价为44.9亿元;林殿海拟转让金赛药业的股权比例为6%,总对价为11.47亿元。
本次重组完成后,金赛药业股权结构更加统一,我们认为随着重组的完成,金赛药业的管理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次重组对金磊先生、林殿海先生承诺在12个月锁定期届满后,其所持的因本次交易获得的股份应按33%、33%、34%的比例分三期解除限售。同时,金磊先生和林殿海先生作为业绩承诺方,承诺金赛药业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5,810万元、194,820万元、232,030万元;即2019、2020和2021年度的业绩增速分别不低于48%、25%和19%,承诺期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582,660万元。
我们认为,锁定期内的三年,金磊先生及林殿海先生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业绩承诺有望超额完成,从而推动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金赛药业作为长春高新的核心资产,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近年来,金赛药业的业绩一直维持高速增长。2016-2018年金赛药业净利润分别为4.96亿、6.86亿、11.32亿元,同比增长30%、38%、65%。我们认为其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生长激素的快速放量。生长激素快速增长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为:1)需求端方面—消费升级带来生长激素放量,儿科新患数大幅增加,推动了公司的业绩增长。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生长激素向基层市场下沉,同时处方外流带来药店销售额的增加;2)供应端—公司加大学术推广力度,市场营销方面拓展多渠道,提升生长激素的渗透率。新产品的长效生长激素是公司未来销售推广的重点产品,在2018年开始贡献利润增量。随着公司进一步的渠道下沉及销售队伍的扩张,我们预计生长激素的销售收入将维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全年增长可期。
发行股份收购金赛药业剩余股权,公司业绩有望增厚。
按照业绩承诺,金赛药业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5,810万元、194,820万元、232,030万元;即2019、2020和2021年度的业绩增速分别不低于48%、25%和19%。
若金赛药业少数股权2019年实现并表,根据公司给出的业绩承诺,我们预测上市公司2019-2021年的备考净利润为18.51亿、24.60亿和29.26,业绩增速分别为84%、33%和19%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增发完成后有业绩承诺保障,治理机制逐渐清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在不考虑金赛药业股权并表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4.28亿元、19.50亿元和25.83亿元,同比增长41.8%、36.6%和32.5%;对应EPS分别为8.39元、11.46元和15.18元,我们判断金赛在渠道下沉和新品占比逐渐上升等因素的驱动下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百克生物在“疫苗事件”之后逐渐恢复国内销售,同时迈丰生物生产工艺调整完毕,有望走出亏损,为公司贡献利润。因此,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变动风险、产品推广销售不达预期。
团队介绍
东吴医药团队具备一二级投资经验,擅长把握成长股投资机会,立足产业、深入研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团队荣获2017年水晶球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排名第二,公募排名第一。2014-2016年多次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行业分析师上榜或入围等荣誉。
东吴医药团队介绍:
全铭:北京大学药事管理学硕士、经济学药学双学士,2016年8月入职东吴证券,历任民生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中国银河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对医药政策、医疗服务、医药流通见解独到。
焦德智:剑桥高分子材料博士,2016年8月至今就职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具备一级市场并购与二级市场投资方面的经验,对前沿医疗技术的应用和投资理念理解深刻,3年证券从业经历。
许汪洋: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硕士、物理学学士,2017年2月就职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
李颖睿: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生物学硕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学硕士,2017年2月就职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
周田:南京大学公共政策学士、耶鲁大学卫生政策硕士,2018年2月就职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