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机体会对自身的蛋白质产生一种耐受状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种自身免疫状态,即免疫系统识别并对身体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作出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
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机体会对自身的蛋白质产生一种耐受状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种自身免疫状态,即免疫系统识别并对身体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作出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已经进化成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反应,能够识别和破坏外来的蛋白质和生物体。在这方面,免疫系统只区分"自我"和"非自我"。身体产生的蛋白质是
自我,并触发免疫耐受状态;蛋白质来自病毒、细菌、寄生虫、植物、动物和其他人类,是非自我的,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

对于1型糖尿病,免疫细胞破坏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免疫耐受是一种对自身蛋白质的免疫反应被积极抑制的状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可以对一种或多种自身蛋白产生免疫反应,而不是耐受,这种自我导向的免疫反应称为自身免疫最著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症和狼疮。在每一种情况下,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蛋白质时,会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症状。由此产生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组织破坏、慢性炎症,以1型糖尿病为例,免疫细胞会破坏胰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从而需要一种外部的胰岛素来源。相比之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导致慢性疼痛和炎症的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在身体产生自身免疫抗体,这种抗体对体内几乎所有细胞中都存在的一种蛋白质有反应。这种疾病特别危险,具有影响器官、关节、肌肉和血液的能力。虽然自身免疫的一般原因还不清楚,一系列的理论试图解释人群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模式。一种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怀孕会增加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根据这一理论,这种风险增加是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暴露在胎盘屏障上的胎儿蛋白,这可能会破坏自身的蛋白质耐受性另一种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许多国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卫生假说解释了对卫生的日益重视导致了对非自身蛋白质的接触减少,免疫系统"学习"如何区分自我和非自我的机会也减少了。这一理论有一些证据表明,在西方世界,自体免疫比在一种或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国家流行得多

一些腹部器官,包括胰腺,与糖尿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