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完形原理是什么(the Gestalt Principle of Perception)?

知觉的完形原理是指人的心灵在对象或概念的不完全表示中看到模式,并能从这些模式中推断出整体的本质,它与心理学理论中的原子论方法是直接对立的,它指出,人类的感知是建立在能够将概念或物体分解成基本的可识别的基本部分...
知觉的完形原理是指人的心灵在对象或概念的不完全表示中看到模式,并能从这些模式中推断出整体的本质,它与心理学理论中的原子论方法是直接对立的,它指出,人类的感知是建立在能够将概念或物体分解成基本的可识别的基本部分的基础上的。对人类心灵的感知类型,最早是在19世纪末由心理学深入研究的,而知觉的完形原理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著名思想家约翰·冯·歌德、恩斯特·马赫等提出的,最基本的潜在格式塔原则是,人类的大脑感知意义是基于更高的大脑环境,即它的感官所见证的,而不是依赖于它之前的全部感官内容。约翰·冯·歌德,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促进了知觉的完形原理。人类大脑对周围环境进行感性组织的方式可能永远是一个不完整的谜,尽管2011年的心理学已经对它是如何运作的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格式塔原则是建立在人们如何思考的四个基本前提之上的。这些前提包括相似性、延续性、接近性和封闭性相似性的概念是指人类的思维将具有共同基本特征的物体和事件组合在一起,并看到它们之间更高的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延续是一种视觉特征,引导眼睛按照某种模式走到底,以找到物体的意义,它通常是基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中的简单的直线或曲线。接近与连续性有关,是一种将物理上相互靠近的物体组合成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的倾向,例如一系列相邻排列的小区块,被认为是构成一个更大的区块。闭合是完形感知原理的一个更基本的方面,当观察到一幅不完整的图画或图案时,大脑基本上"填补空白"。大脑倾向于赋予不完整更大的意义,部分是基于记忆和经验的假设,关于缺失的元素会是什么。人类的感知也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大脑在一个基于上下方向的环境中自我定位,它们被称为图形和地面。物体不同于它们被假定静止的平台,或者它们被叠加在的背景。这种倾向是完形感知原理的固有属性,当透视被移除时,比如在太空或水下的失重环境中,人类的思维会变得迷失方向和混乱想象原子论的两个对立理论和知觉的完形原理是如何区别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考虑一个人如何"看"一棵树。原子论的方法是,一个人首先看到个别的组成部分,如树叶、树枝、树干等等,然后在头脑中把它们集合起来,意识到这一点是一棵树。知觉的完形原理指出,首先看到整棵树,即使它的重要部分从视野中消失或扭曲,而且它的单个组成部分,如叶子或果实通常不会或立即出现在意识层面上。
  • 发表于 2020-07-25 03:28
  • 阅读 ( 2143 )
  • 分类:医疗卫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