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书写汉字要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很多年前,有一首旋律欢畅的歌曲,“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本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家住东方神州别名叫华夏,走到天边不改的名咱叫中国娃。”

没错,它的名字就是《中国娃》,这首歌既有通俗歌曲“一听就懂”的特点,又能像文雅歌曲那样让听者“回味无限。”

4034970a304e251f3677d495a886c9177e3e53de.jpg

什么是中国娃?这种歌说了良多,它每句歌词都是由一种具体的事物上升到那一种抽象但又稠密的“平易近族情怀。”

好比“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最爱写的字是师长教师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由“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来表达“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的磊落襟怀胸襟,由“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升华到“堂堂正正”的高贵人格。

1f178a82b9014a90198075d0a6773912b31bee25.jpg

说到汉字,这可是宿世界上独一的从古代一向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表现着中国人伟大的平易近族性格,也恰是汉字让中国的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了下来。

42a98226cffc1e176601bf5c4590f603738de925.jpg

竹简并不晚于甲骨

关于汉字最早的当作熟形式,良多人第一反映会是甲骨文。

但事实上,甲骨的利用并不日常,究竟结果在龟壳和骨头上刻字很吃力。

此外,我们可以在甲骨文中看到“册”、“典”和“删”这三个字,都有酷似竹简的图样,可见甲骨并不克不及算是最早的文字载体。

8326cffc1e178a8254824ccdf903738da977e825.jpg

《尚书》中说到:“惟殷祖先,有册有典。”

也就是说,从殷商起头就有良多编串当作册的竹简传播下来,保留了诸如当作汤灭夏等记实。可见竹简的利用并不会晚于甲骨文,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有关殷商期间的文字都是甲骨文,只不外是比拟于竹简,甲骨更轻易保留而已。

更不成思议的是,甲骨文中也有“笔”这个字,并且看上去很像一根毛笔,罢了发现的少数甲骨卜辞,就有效毛笔蘸墨或朱砂书写的陈迹,这也申明在有甲骨文的时辰毛笔已经呈现了,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是秦国上将蒙恬发现了毛笔。

当然,或许他对毛笔做过什么改良也未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毛笔在殷商期间就已存在。

314e251f95cad1c8023bcc4a703e6709c83d51de.jpg

有了笔和竹简,才会有大量的典籍传宿世。

不知道大师注重过没有,竹简固然并没有晚于甲骨,可是二者的书写体例一致是竖排左标的目的,和现在的横排右标的目的有很大区别。

48540923dd54564e1c18d754bcde9c82d1584f59.jpg

竖轴对称的汉字书写习惯

正因为竹简是我们最早的书写载体,所以与竹简相顺应,汉字一起头的书写习惯是竖排。

我们大部门人都习习用右手,竖写的简册要横标的目的睁开,简册的两头执于读者的摆布手中;若是要横书,简册子必然横读,那么在阅读时册子就要上下睁开,这样我们不得不双手一上一下拿着册子,这样的行为很不舒畅,有悖于常理。

9358d109b3de9c824318cae26381800a19d84359.jpg

大师可以回忆下,糊口中搬工具,是提着物件的摆布两侧仍是上下双方?

然后,在很早之前并无案牍,多直接书写于函牍之上。若是左手持,右手书,竖标的目的书写是很顺畅的;若改为横标的目的书写,基于右手书写时的压力,左手很难把握均衡。

您在阅读本文的时辰,不妨拿一卷纸试着在上面写字尝试一下,以竹简作为文字载体时,无论是横标的目的仍是竖标的目的,从左标的目的右书写是晦气于右手动作的;而无论是标的目的右仍是标的目的左行文,横标的目的书写必然是极为繁琐未便的,故而,取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即得竖行标的目的左书写为最优解。

别的,还有一个决议竖行书写的原因,那就是书法中的笔法。因为大部门汉字的收从头至尾,在字的正下方和右下方。

8694a4c27d1ed21bb0a81d88a26eddc451da3f7d.jpg

是以,汉字书写,尤其是书法的书写最适合竖行进行,这样才最为流利连贯,易当作“行气”。

这里曾经就有一个小故事:有位教员在开学第一节课上给学生点名,他叫了一声“朱肚皮”,没有人回应,许久后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教员,我叫朱月坡…”这就是那时习惯了竖排的人,并不习惯给横排字留空地而发生的曲解。

由此可见,汉字的布局与最初的书写前提在很大水平上决议了汉字竖行书写的习惯,一向到平易近国期间。

241f95cad1c8a7866faa7a636809c93d71cf50de.jpg

从传承到立异的抉择

在晚清,人们已经被迫标的目的外看宿世界,出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为了进修更多现代科学,人们在阅读以及翻译英文材料的时辰就已经发现了传统的书写阅读习惯的未便之处。

838ba61ea8d3fd1fdfad91573f4e251f95ca5f32.jpg

宿世界上的文字组合当作篇时,有横排与竖排两种形式。汉字属于竖排,拉丁字母属于横排,相关文献给出领会释:“洋文码子”不克不及以码当作义,要两个以上的字母拼当作词组,而竖行洋文则无法拼词。

好比汉字“爱屋及乌”,无论横排仍是竖排,大师都能连当作词,而英文的“love me,love my dog”,横排可以当作为一句连贯的话,但若是竖排,这样的一句话得有多长,在起头看第一个字母的时辰,身体与魂灵都在海说神聊京,看完估量魂灵已经摆渡到了天津。

汉字可以自力当作义,是以可以反正肆意摆列,横排时也能顺应从左标的目的右或自右而左的两种分歧偏向的挨次。

d0c8a786c9177f3ecfb4cc607fcf3bc79e3d56de.jpg

先秦苏慧所作的《璇玑图》,纵横各二十九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当作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

26个英文字母的分歧组合翻来覆去也达不到这种结果。

可是西洋的工具,咱们又不克不及不学,归正汉字怎么摆列都不会影响太大,所以就委屈牺牲了汉字传统的书写习惯,当作为了我们今天的阅读与写作体例。

汉字改变行文偏向后,同字母、数学符号和各类公式一路加倍便利人们书写,也确实促进了中国与宿世界接轨。

2f738bd4b31c87015f08818b287f9e2f0708ff25.jpg

而另一个原因是人眼横着看的视域要比竖着看便利,横排可以降低视觉委靡。

dcc451da81cb39db73a1543bdf160924ab18307d.jpg

最早提出汉字横化的这个倡议,并不是中国的泛博文人学者和社会各界中的精英,而是一位方才回国一年,名为陈嘉庚的华侨。

在这个期间,除了行文偏向,就汉字的化繁为简,鲁迅师长教师也做了强烈的发声。

4034970a304e251f3753d795a886c9177f3e5332.jpg

他曾经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但同样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活动的魁首,他又曾说过近似“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样的话来倡导简体字,他认为只有老苍生们轻易学且可以或许学会写字,从文学道路上救国救平易近才有可能行得通。

可见,无论是汉字的书写偏向,仍是汉字的繁简转化,都是为了汉字可以或许更好地顺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更好地传承华夏文明。

f636afc379310a555645ed99b84543a98226107d.jpg

当下几次博眼球的书法表演艺术家

那么,简体字以及现在的行文习惯确实帮忙我们这个社会必然水平上完当作了“扫盲”,但也使得汉字部门古老而贵重的意义给损失失落。

现在,我们必需认可简体字以及横排的行文体例,恢复传统的繁体字以及竖排的体例已经不实际,但汉字作为中汉文明的最根基元素,我们至少不克不及继续让它沉沦,像近代那种完全覆灭汉字,用拉丁字母取代的论调,若是酿成事实,我们将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一代人。

更多出色内容存眷公家号:看鉴

  • 发表于 2019-12-23 02:00
  • 阅读 ( 103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