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黑洞质量大很多倍的恒星可以吞掉黑洞吗?

再大的恒星都吞不了黑洞,反而越大的恒星越轻易被临近的天体给偷走物质,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为什么越大的恒星越懦弱?

在大师的印象中,大的另一个寄义也就意味着强壮,要否则就不会有以大欺小这种说法了!但在恒星界倒是另一个概念,因为恒星的大是有原因的,一种是自己体积复杂,而另一种则是因为恒星的分歧演化阶段所导致,我们先来说说恒星演化所导致的红巨星!

1、红巨星

红巨星是从黄矮星起头到40倍太阳质量以下恒星特有的一个演化阶段,它是一颗恒星演化到末期一个极端不稳的燃烧阶段!质量在小于2.5倍太阳质量以内的恒星,辐射层的存在使得氦元素聚积在焦点,当氢元素耗损殆尽后掉去辐射压支撑的外壳将会发生坍缩,将会俄然达到氦点燃聚变的温度,极短的时候内聚积在辐射层内的氦元素即聚酿成碳元素,并发生大量的能量标的目的外壳传递,呈现所谓的“氦闪”!而外部气壳也在一次次氦闪中逐渐离开恒星当作为行星状星云!

质量在9-40倍之间的恒星在内核氢元素耗尽后则会继续燃烧外围氢元素,而内核氦元素则会缩短达到聚变温度,从而发生更大的能量,导致外壳极端膨胀,概况温度则继续下降而偏红,这就是红巨星的来历!迄今为止发现体积最大的红巨星是盾牌座UY,假如将它放到太阳系,它的直径达到了土星轨道四周!但它的总质量只达到了太阳的7-10倍!

2、跨越爱丁顿极限的恒星

在这里应该简单领会下爱丁顿极限,恒星的一辈子都是辐射压和引力均衡的成果,无论是红矮星仍是黄矮星或另一个成长阶段的红巨星,只有一点纷歧样,哪个略占优势,小质量恒星好比黄矮星,初期辐射压匹敌引力坍缩,恒星维持正常发光,但后期氦元素燃烧辐射压剧增,将会导致恒星呈现膨胀,这就是红巨星的来历!

但有一种恒星,降生后辐射压与引力就几乎处在了临界状况,猛烈的恒星风使得大量的恒星物质逃离了恒星,因为恒星的引力已经无法束厄局促住恒星吼怒的焦点!这种就是处在了爱丁顿极限的恒星,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50倍!

二、能吞噬恒星不止是黑洞,还有白矮星、中子星!

Ia型超新星爆发就是我们要聊的话题,因为这样的恒星天文学家很是感乐趣!它是一颗白矮星和恒星或者红巨星的组合,大部门是与红巨星的组合,因为膨胀后的恒星物质刚好落入了白矮星的洛希瓣,它将大量吞噬恒星物质!
白矮星有一个特征,它是内核质量低于1.4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坍缩而当作,因为质量不敷它只能坍缩当作电子简并态物质构成的天体,称为白矮星,它恒星最终命运中最后还保留物质特征的天体,好比碳氧白矮星!它的这个特征很是奇奥,即:吞噬伴星物质后跨越1.44倍太阳时即发生Ia型超新星爆发(另一种Ia型超新星爆发是两颗白矮星归并),因为爆发时质量很是恒心猿意马,爆发的光度一致,是以天文学家经常用它作为尺度烛光,因为我们已经知道Ia型超新星爆发时的能量级别,那么只要测算光度即可知道方针星系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当两个天体接近时辰,两个天体的临界等位面会在他们之间的拉格朗日点交会,在两个天体间形当作一个8字形的瓣外形,当恒星物质超越了恒星的洛希瓣,扩展到了洛希瓣外时,它将被另一颗致密天体所吸引而经由过程拉格朗日点落入另一颗天体!

上述式中,r1为天体的洛希瓣,M1和M2别离为大天体和小天体的质量,A为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我们会发现,致密天体老是在这个拉锯战中占优势,好比白矮星和红巨星在彼此接近的过程中,白矮星的洛希瓣始终会在其四周,而红巨星的则因为密度极低,是以它的洛希瓣会逐渐缩小到恒星内部,此时两者之间的恒星物质互换即刻发生,只是白矮星属于领受方,恒星则慢慢被白矮星所吞噬!

恒星在面临致密天体的小弟弟-白矮星时已经一筹莫展(但只要恒星够大,白矮星将会跨越1.44倍太阳质量时自爆,好比第谷超新星,恒星最后存活),那么在面临更进一步的中子星时底子无招架之力,最后与致密天体的祖师爷黑洞对决时直接就弃械降服佩服了!但这并不是黑洞想要的,因为黑洞真正的目标是将恒星彻底吞噬!

  • 发表于 2019-08-27 22:22
  • 阅读 ( 125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