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得起的有机蔬菜,可能是假的?

有机蔬菜真与假

“真正的有机蔬菜,价钱为通俗蔬菜的数倍甚至10倍才能保本”

今朝,在良多城市的大型超市中,除了通俗散装蔬菜,往往都有品牌蔬菜的发卖专区。与通俗蔬菜大量堆放发卖分歧,这些蔬菜多以2个洋葱、3根黄瓜、4个辣椒等小包装为本家儿,且贴有“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标签。

贴牌蔬菜的价钱比通俗蔬菜价钱高数倍,此中有机蔬菜的价钱更高达10倍摆布。可是,有业内助士透露,这些蔬菜中的“贵族”有的名不符实,其实就是通俗蔬菜,此中有机蔬菜的及格率甚至不到一当作。

菜价高,农户和企业利润并不高

近日,本刊记者在济南市山川大润发超市看到,通俗散装西红柿售价每斤1.99元,贴了“绿色”标签的某品牌西红柿每斤售价14.8元;散装黄瓜每斤2.3元,带着品牌和“绿色”标签的每斤售价6.8元。而在电商平台上,某品牌有机西红柿收集发卖价每斤25元,价钱是通俗西红柿的十多倍。

超市卖的绿色、有机蔬菜价钱虽高,但菜农的收入并没有增添几多。

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戴楼村是蔬菜莳植集中区,菜农刘冠军曾给某品牌绿色蔬菜供过货。他说,绿色蔬菜对农药残留尺度、质量要求很高,每批都要抽检。为知足供货要求,得做防虫网、用生物农药,破费时候增添良多。算下来,每亩黄瓜当作本要增添500多元,产量却低1000斤摆布。

经营高端蔬菜的企业也感应获利不大。

优渥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慈润宇说,为经营有机蔬菜,公司对拿来的地盘在前3年什么都没种,而是把豆粕埋下去,慢慢把地“养起来”,以达到有机的泥土尺度要求。“从起头做有机蔬菜到此刻已经6年了,每年都在吃亏,我们作好了吃亏8年的筹办。”

山东燎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司理李爱红说,以绿色黄瓜为例,为了让菜农有积极性,公司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2毛钱,再加上分拣、贴牌、包膜、损耗等,每斤当作本至少增添1元。此外,还有企业员工工资、物流运输、超市导购员工资等费用。

寿光菜农之家结合社理事长朱在军说,在超市这个环节,发卖当作本一会儿提高了。一些超市的出场抽当作费高达20%,并且按品类收入场费,结算时候长达半个多月。

“绿色蔬菜的销量仅是通俗蔬菜的十分之一摆布。蔬菜卖不了就烂,按价钱计较,回条目率能跨越70%就已经很好了。”李爱红说。

李爱红说:“不消农药、化肥,人力当作本大大提高。真正的有机蔬菜,价钱为通俗蔬菜的数倍甚至10倍才能保本。”

除了当作本和市场问题,最让绿色蔬菜经营者忧?的,是这个高端蔬菜市场中鱼龙稠浊、冒充丛生。一些商家用通俗菜仿冒绿色、有机菜,导致大量以次充好的产物进入市场,甚至必然水平上形当作了劣币摈除良币的现象。

一位绿色蔬菜经销商说,有些出产通俗蔬菜的公司并没有进行认证,但也仿照绿色蔬菜的包装,外不雅很是相似,“我们卖几多钱他们也卖几多钱,消费者误觉得都是一样的。”

山东邹平县君晖农场负责人崔大有经营有机农业8年,曾和济南、淄博等地的知名酒店、饭馆合作。“他们用了几回有机菜,感觉确实好,但感觉当作本高后边就不消了,却会继续假充我们的品牌。”崔大有说,他在外埠也曾看到打着其企业灯号的蔬菜在发卖,但一看并不是他们出产的。

仿冒时有发生,证书花钱就能办

据领会,无公害、绿色、有机三种蔬菜的尺度分歧。无公害是许可利用农药和化肥,但不克不及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绿色是从无公害标的目的有机成长的一种过渡产物;有机的尺度要求最高,不仅出产加工过程中禁止利用农药、化肥等,还对泥土、水质等周边莳植情况有严酷要求,被认为是纯自然、无污染、平安营养,几乎当作为健康的代名词。

固然价钱较高,可是,跟着绿色消费理念深切人心,高端健康蔬菜越来越受苍生接待。

按照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自1990年启动绿色食物工程以来,今朝全国绿色食物企业已跨越1万家,产物接近2.5万个,基地面积近2亿亩,部门产物已占本家儿要农产物总量的5%至8%。自2003年农业系统有机农产物认证启动以来,全国认证企业接近1000家,产物接近4000个,且数目还在增添。

那么,贴着各类认证标签的蔬菜是否货真价实?

多位从事蔬菜出产经营的企业负责人说,市场上真正达到有机尺度的蔬菜,能有一当作就不错了。“证书代办都贸易化运作了,花钱就能办。”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本刊记者领会到,有机证书的认证机构有中绿华夏、五洲等多家。网上一些代办署理公司称,可以代办这些机构的证书,打点周期为两个月到半年不等。

本刊记者联系到一家代办署理公司。营业员称,打点中绿华夏的有机认证需2.6万元,其他的1.8万元。当被问到“用化肥、农药会不会无法经由过程审核”时,这名营业人员称,“查抄的时辰现场不要有这些工具,产物检测不出问题就可以了”。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产物检测环节也有空地可钻。按照办证流程,现场审核完后,查抄员会现场开具农残、重金属等项目检测。然后再由被查验人本身把样品邮寄到海说神聊京的一家尝试室检测,缴纳检测费。

营业员提醒说,因为是自行送检,所以尽量遴选没问题的产物邮寄到检测中间,一般都能顺遂经由过程。中绿华夏的认证比力难经由过程,若是出产的蔬菜是比力频仍利用农药化肥的话,可以进行其他单元的认证。

按拍照关划定,有机蔬菜的莳植基地周边不克不及有垃圾场、化工场等污染源。但这名营业人员说,在村里莳植的一般都可以,距离多远没有明白要求,最低要求是“看不见”,其他的都可以操作。

多名蔬菜出产商说,即使有了有机证书,产物也很难真正达到有机的品质。按照尺度,用一次化肥农药就不克不及称为是有机。可是,手艺人员不成能天天盯着合作社和农户,查验人员也不成能一天24小时在大棚里蹲守。“质量本家儿要靠出产企业和农户自律。”一位出产商说。

晋升绿色认证公信力,成立企业可追溯系统

2017年中心一号文件强调加速晋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物认证的权势巨子性和影响力,将晋升绿色食物品牌公信力摆在了加倍凸起的位置。

若何解决通俗蔬菜假充绿色、有机等高端蔬菜发卖的现象?农业专家暗示,认证机构设置门槛较低、认证行为缺乏监管等原因,导致一些认证机构不专业、不负责。认证审批后,限于人员和精神等原因,证后监视也不到位。

海说神聊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传授周清杰说,今朝,国内各类食物认证本家儿如果基地认证而非产物认证,认证行业发育畸形。蔬菜的买卖数目大、频次多,而出产本家儿体组织化水平不高,规模小,监管起来坚苦很大。

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公开认证企业的信息,接管当局和公家的监视;提高认证企业天资门槛,成立专业化步队;在认证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视。

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曾公开暗示,要将绿色食物、有机农产物质量抽检纳入各地例行监测、法律抽查、风险评估监测规模。果断冲击标记侵权、冒充以及不规范用标等现象和行为。据悉,2016年,我国共打消了110个绿色食物产物的标记利用权。

朱在军说:“企业要出产高品质农产物,就要成立出产、品牌维护、发卖全程可追溯的封锁系统。”

山东省农业专家参谋团农经分团副团长刘同理建议,办理部分对出产基地应增强在线监控,削减贴牌冒充。此外,要加大蔬菜的检测力度,并把成果标的目的消费者公开。

现实上,仅从外不雅和口感方面,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别蔬菜到底是通俗仍是绿色、有机的。李爱红提醒,采办蔬菜时不要只看外不雅包装,还要细心看标签上的内容,一些卖高价但并没有“绿色”“有机”标识的,必定是仿冒的。

作者:邵琨张志龙王阳
      来历:《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第32期 

  • 发表于 2019-04-19 12:00
  • 阅读 ( 95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