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造物者聊哲学,看《异形·契约》前你需要了解的!

上周末,看了《异形·契约》的提前点映。

时隔五年,异形系列终于迎来了最新的一部。算下来,异形系列已经有六部电影,分别是《异形1-4》以及作为前传的《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

这六部电影可以截然分为两大阵营:如果你偏爱怪兽片,追求刺激,热衷于人兽大战,那么看《异形2-4》,再合适不过;如果你不满足于商业大片的套路,还期待了解更多异形的世界观甚至哲学观,那么一定要看《异形1》、《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这三部电影,才是异形系列的精髓所在。

看看导演就知道了,前三部的导演分别是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和让·皮埃尔·热内,而后三部的导演是同一人——雷德利·斯科特。说起来,异形就像是他的孩子,由他所生,又因他重获新生。

提起雷德利·斯科特,你一定不会陌生。他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大导,代表作有《角斗士》《末路狂花》《黑鹰坠落》《天国王朝》…

要论拍摄题材的广泛,以及对各类型片的驾驭能力,除了库布里克,也就数老雷了。

说到科幻片,老雷更是当仁不让。科幻片永恒的三大主题:太空旅行、未来城市、神秘怪兽,老雷都有对应的经典作品,如《火星救援》《银翼杀手》和《异形》系列。

毫无疑问,在“神秘怪兽”这一主题上,《异形》系列绝对是开创性的。

早在1979年,老雷的《异形1》便横空出世,紧随《星球大战》的步伐,开启了科幻电影的新世界。

相信看过的人,一定都忘不了它的开场。

苍穹中,镜头缓慢地横摇,划过一颗星球的暗面,在光消失的地方,太空船出现,镜头前推,进入舱体。

随后,镜头化作一种“幽灵视角”,在无人的舱体内游荡,仿佛一双潜伏的眼睛,乘虚而入,窥见了人类世界的真相。

这种拍摄手法,打破了人类“唯我论”的狂妄:这世界难道不是只在“我”睁眼的时候才运作吗?

不,它始终在运转着。

这个几乎无声的开场,也奠定了异形系列的基调:冷峻、死寂、暗藏杀机。

更有意思的是,《异形1》在怪兽片的外壳下,包裹着一个批判性的内核。它透过异形的外部威胁,实际在反思人类内心的贪欲。

你看片中的异形,攻击人类并不是因为什么邪恶的念头,而只是出于生殖冲动或生存的必须。

而人类则不然,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后,他们早已有了更“高级”的欲望。他们不断向外探索、掠夺,铤而走险。正如片中那些遭遇异形的船员,其实是军方故意设下的诱饵,为的就是牺牲他们,将异形带回地球,为人类所用。

原来,真正的危险,不来自异形,而来自人类渴望强大的心。

这样的情节,让人不由得想起《异形1》诞生的年代,正是冷战后期。

冷战中,美苏两国不计后果地大搞军备竞赛,与影片中人类觊觎异形的力量,是一样的欲念:心有猛虎,反被其噬。

甚至在异形受到攻击后流出强酸体液的设计上,也与冷战时期的“核恐怖平衡”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你打我,你也得完蛋。

所以,异形系列从一开始,就不止是怪兽片那么简单。

在表面的血腥、恐怖之下,它有着严肃、思辨的课题,只是到了异形2、3、4中,这个内核被抛弃了,只剩下了商业的外衣。

如果你看过《异形1》,再去看2012年的前传《普罗米修斯》,就会发现,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作品。

时隔33年后,老雷通过本片重启了异形系列,并将主题再次升级,从反思冷战,上升到了哲学和神学的高度。

影片对“人类起源”提出了完全不同于“进化论”的假设:人类是被一种名为“工程师”的高等生物创造出来的。而且很可能,这次创造只是一场实验,甚至是一次意外。

于是,人类的宇航员在古老壁画的指引下,登上“普罗米修斯号”,飞往LV223星球,去寻找造物主的踪迹。

不想,这次寻根之旅,却是一场灾难。

人类在LV223星球上发现了一艘废弃的U型飞船,船上满载着盛满“黑水”的容器。而这艘船的主人,正是工程师,从全息影像中可以看到,他们正驶向地球,却在中途遭遇意外,被迫搁浅。在生化人大卫的阴谋下,人类船员感染黑水,男人变异,女人产下异形。那黑水就像是一种生化武器,而工程师载着它们飞往地球,正是要毁灭人类……

信息量如此之大的一部作品,难怪很多观众会抱怨“看不懂”。

应该说,《普罗米修斯》抛出了很多疑问,比如:工程师为什么会造人?又为什么要毁灭人类?是对意外的一次修正吗?还是对人类迅速强大的一种忌惮?黑水究竟是什么?异形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它们与工程师又是什么关系?

这一系列的问题,裹挟着一种巨大的神秘感,向我们袭来。这背后,有对人类起源的一点荒谬的反讽,对神性的质疑,以及对死亡与新生的重新认识。

有了《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彻底跳脱出了怪兽片的格局,一步步接近了神坛。年近八十的老雷,凭借依然年轻的创造力和沉淀多年的生命感悟,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别样的宇宙画卷。

带着《普罗米修斯》留下的种种疑问,我们终于等来了《异形·契约》,它的故事发生在《普罗米修斯》的十年后,人类驾驶着契约号飞往太空,执行殖民计划,中途偶然发现了一颗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工程师的母星。于是他们选择登陆,却发现这里已是一片死寂,只有唯一的幸存者——生化人大卫。

到了异形前传的世界里,人类换了一波又一波,异形不断新生又被杀死,只有生化人大卫,始终都在。

在《契约》的开始,大卫和他的创造者维兰德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两个人谈论绘画、谈论音乐、谈论创造与被创造的哲学。

最后,大卫说:“你们人类会死,但我不会。”

那一刻,他的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那表情我们太熟悉了,就像他在普罗米修斯号上,船员们仍在深眠,他一个人对着镜子梳头,哼着小曲,也曾露出这样的笑容。

那是一种面对造物主时的骄傲,在大卫的意识里,人类早已不堪一击,而在LV223星球上,他也见识到了工程师的残暴和无能。

这一切,使得这个生化人,这个可与时间并肩而行的不死之身,有了终极地怀疑:为什么人类、工程师这样不完美的存在,都可做造物主,我却不能?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影片最为震撼的一幕。

大卫驾驶着U型飞船,来到工程师的母星,他在上空盘旋,投下了成百上千的“黑水”炸弹,眼睁睁看着人类的造物主们灰飞烟灭,脸上还是同样的笑容。

那一刻,大卫的嘴里,念出了雪莱的诗句:“功业盖世,料天神大能者无可及!”

而没有被念出的是后面的几句:“而今一切荡然无存。偌大的废墟,残骸四周只有那苍茫荒凉的戈壁,孤寂黄沙向远方铺展,无边无际。”

原来,大卫念出的那一句,并不是对自我的标榜,而是对眼前湮灭的工程师们,最大的嘲讽:你们是造物者,你们曾不可一世,可如今呢?还不是化为乌有,归于尘土。

大卫觉得,他的时代已经来临。之后,他便在这座死星,开始了创造异形的实验。

在《异形·契约》中,我们看到了一条吊诡的造物循环: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生化人、生化人毁灭了工程师、异形被所有人一起创造。

在这里面,没有人是神,没有人是站在顶端的造物主,即使你再强大、再高贵,狂妄终究是狂妄,宇宙最高的旨意,仍在看不见的地方,嘲笑着所有生灵的幼稚。

这一切,就像是大卫质问维兰德的那一句:“你创造了我,谁又创造了你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直问下去:工程师创造了人类,谁又创造了工程师呢……没有尽头。

因为,我们缺乏更高维度的视角,也缺少超脱俗世的智慧。于是所有的困惑和纠结,也不过是同一平面的循环往复。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适用于异形世界中出现过的所有人。大卫也终究成不了上帝,他的笑也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大。

这是《异形·契约》,让我感到最黑暗和绝望的部分。

据说,雷导在之后,至少还会拍摄两部异形电影。

一部是讲述《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之间的1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部是接在《异形·契约》之后,与《异形1》衔接。

由此,我们应该可以完整地了解整个异形世界的奥妙了。

希望我的一番粗浅的介绍,能让你对异形系列产生兴趣。

它绝不是你想象中那种打来打去的太空怪兽片,也不是以异形吃人为噱头的血腥恐怖片。

它有着更大的野心以及重新解构世界的企图。

《异形·契约》已经上映了,记得在看之前,一定要先看《异形1》和《普罗米修斯》。

相信你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作者:子戈说;独家授权发布

  • 发表于 2017-06-16 00:00
  • 阅读 ( 134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