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问题。 专利的价值确实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一个公司想用100万买你的专利,即使只有一个公司想买,这个专利市场价也值100万。 咱不能浇灭民间的创新热情,不过技术的转...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是否可以获利?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有意思的问题。
专利的价值确实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一个公司想用100万买你的专利,即使只有一个公司想买,这个专利市场价也值100万。
咱不能浇灭民间的创新热情,不过技术的转化涉及到比较专业的东西,现在社会上的专利买卖的市场环境还不是很健全,真是需求活跃度比较低,要通过自己申请个专利卖大钱是比较困难的。
具体来说,技术通过申请专利然后在市场中变现至少是包含了两步。
第一步,你要把你的技术申请专利。从技术到专利的转化的好坏,包括专利本身的撰写质量好坏以及围绕核心技术点的专利布局的好坏,这两方面都会影响技术到专利的转化,从而影响技术的市场价值的实现。有些小的技术点,可能一个专利就可以了,有些复杂的可能需要几十个专利布局;在对技术点进行了完整的专利保护后,这个技术点就完成了用法律文件的形式保存公开的目标,可以放到市场上去找买家了。
第二步,专利的市场价值实现,一个好的技术,转化为优质的专利后,需要有伯乐能够看到这个技术的市场价值,并认可专利的质量,这样,他才会选择购买专利或者获得许可而不是想办法绕开专利,但是这种与购买方的对接并不容易,这时候是需要有中介能够帮忙牵线搭桥的,有基本条件符合的购买方已经不易,购买方要评估认可技术以及专利,愿意以购买的方式获得专利技术更难,双方能够很好的谈拢更是难上加难。
解释一下问题,
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是针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两种类型的一种官方评价体系,但是官方的不代表绝对准确,相当于一个比较权威的对专利的稳定性的初步评价,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此外,专利权评价报告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愿意买你的专利。
总有人能绕过的问题,专业上可以理解为规避技术,那就得看你的专利是不是容易规避,专利的布局中核心专利的质量如何,布局的专利是不是卡住了技术路径的关键点。
+++
谢邀!
说实用新型没有价值的,可以去检索“施耐德电气 VS正泰集团 断路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创造了单件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获赔3.5亿元人民币的最高纪录;
另外,还可以去检索“自拍杆专利 实用新型 专利金奖”,一个小小的自拍杆实用新型,历经28次无效而不倒,公司发起4000多起诉讼,审结2800多起,无一败诉,获赔数亿元。
专利文件里的技术方案垃圾,是产出垃圾专利的本因;代理机构没有把专利写好,是产出无用专利的外因;代理机构满足客户编专利的诉求,是产出垃圾专利的途径。
专利从来都是铠甲,是武器,是资产,也是品牌。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不贵的,如果你认为还是比较有价值就申请吧,找个好的公司做一下。
申请下来后,要么自己实施,要么主动找相关公司推荐。对于后者,你要有足够的把握,他们看了以后不会直接“借鉴”。说实话,就我服务过的个人客户,靠转让专利赚钱的我没碰到过,大部分是有自己公司的。但是千难万难,不去试怎么知道会不会成功呢。
+++
个人能考虑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点赞。
实用新型专利变现是没有问题的,这和专利类型关系不大。
评判一份专利质量高低,是否能获利,可能大家都会觉得首先要“高大上”——使用了多么高深的技术,处在多么专业的领域,好像是只有处在人类科技前沿,决定人类发展命运的专利才能获利,称得上是高价值专利。
这个理解是十分片面的,题主也深谙这一点,说出了重点:市场价值。
但派智还是想说,一份专利是否能变现,除了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外,还包括其法律价值,经济价值,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变现的因素。
楼上有举“自拍杆”专利的,我就不多赘述。确实人家技术足够新颖,权利要求范围足够且合理,所以才能历经多次无效而不倒,也因此创收亿元。
题主的技术如果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大胆的去申请好了。申请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的成本并不高。
而你可以与那些厂商进行合作,授权使用;先不要想着卖专利。
至于自己的专利是否会被绕开,就看你这份专利真正撰写的如何了;
若真有成效,需要围绕这份专利不断继续撰写新的专利,结构去保护的。
个人不是不可以做这件事,而是需要一个靠谱专业的代理所。
比如派智知产管家——知识产权+互联网平台,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