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办理 申请一个软件著作权大概需要多久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要是企业涉及到开发APP 网站 系统 游戏会去申请,著作权申请比较简单,材料如下: 1.营业执照 2.源代码连续前30页和连续后30页,每页不少于50行 3.说明书(图...

软件著作权办理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要是企业涉及到开发APP 网站 系统 游戏会去申请,著作权申请比较简单,材料如下:

1.营业执照

2.源代码连续前30页和连续后30页,每页不少于50行

3.说明书(图文并貌,20页左右)

4.申请表

5.前期开发人员说明(若为公司成立后开发则不需要)

为什么客户一般都会选择代理来办理呢,小编讲一下以下原因:

1.申请著作权是在北京版权保护中心申请,如果是外地企业的话,来回路费以及住宿费都比找代理要花的多,而且如果不能一次性通过的话,还的重新约号。

2.代理可以做加急申请根据客户的时间需求去给出合理的时间预算

·······································································

申请一个软件著作权大概需要多久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首先,软件著作权是分加急与普通之分的,普通的比较便宜些但是出证书的时间要较长,加急的费用高些出证书比较快,据你所给的时间来看应该是做的普通的吧,根据我的经验,普通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如果二审没有问题,一般需要48天就可以拿到证书了,45天版权局就会在网上下公告,公告3天才能领证书的。 再次,不是亲自去就能够快些的,是看你的材料完整不完整,如果材料不齐全,版权局也会让补齐材料的。 最后,这个价格是不等的,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加急业务10天是可以拿到证书的,但是费用上比较贵。

···································^^····································


1. 根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规定,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正常时间需要30个工作日; 2. 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加急处理,最快可以3个工作日左右。 参考资料: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资料 1.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 软件源代码(前后各2000行) 3. 软件操作说明书或软件设计说明书 4. 申请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或身份证)

···································^^····································


软件著作权,正常时间是提交后30个工作日,45天左右。加急是特殊流程很贵,5到20天不等。

···································^^····································


登记软件著作权,有加急程序。正常3-4个月,交了加急费后,最快的半个月。

·······································································

【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巡礼】山东临沂兰山区法院:向科技要效益 以创新谋发展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近年来,兰山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指导关怀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用信息化手段简化了办案流程,提升了办案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8月、2017年2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白泉民院长两次视察兰山法院,对兰山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立足规划,推动信息化大格局建设

       (一)设计顶层化。兰山法院信息化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引入专业咨询监理公司,实现前期科学谋划,施工安装全程监理,后期应用实时跟踪,确保各系统及软硬件融合。

顶层设计


       (二)方向明确化。兰山法院信息中心于2015年编写了《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17》,为信息化发展定下基调。近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2018-2020信息化发展滚动规划(初稿)》,进一步明确了信息中心的组织纪律及工作目标。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2018-2020信息化发展滚动规划(初稿)


       (三)硬件标准化。建设集法院数据集控、智能执行、安全防护于一体的智能控制中心,通过综合运维监控、运维管理,实现数据可视化,用数据明晰信息化系统运行质效。

智能控制中心


       机房按照国家标准,结合中心机房基础环境情况进行建设,机房面积约90平米,现有服务器55台。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了完善的环控系统,对机房温度、湿度、噪音、灰尘等核心要素的实时监控,有效防止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还建设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空调新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等。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全面建设科技法庭,依据《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指南》(FYB/T 54001-2017)等文件要求,结合兰山法院多年业务审判运行以及审判业务规模情况,全面推进科技法庭建设,共建设部署了46处高清科技法庭,实现科技法庭覆盖率100%,高清科技法庭比率100%,同时按照山东高院要求对数据接口进行改造,实现所有科技法庭100%接入全省统一平台。

科技法庭


       稳步推进云桌面部署工作,现已完成云桌面终端部署320余台。桌面云系统客户端的功耗只占传统计算机的5%,可降低整体能耗。使用云桌面将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干警的资料安全,实现意外断电资料不流失;干警在任意一台云桌面终端登录自己的账号均可以查看到自己在电脑上存储的信息,方便办公;信息中心通过管控平台对终端进行统一管理,能远程排查故障,大大提升了办公安全及效率。

云桌面


       部署了庭审语音识别设备和系统,自动对法官、当事人的语音实时识别,自动生成庭审笔录,通过上下文语境关系自动纠错,利用电子卷宗自动学习,提高庭审录入正确率,提高庭审记录效率,同时通过与电子卷宗深度融合,实现庭审质证环节自动识别证据名称并进行展示。


二、立足服务,推动信息化全方位覆盖

       (一)服务人民群众。兰山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核心,以审判业务信息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在审执流程中简化步骤、缩短时间,积极落实各项便民措施。


       开通兰山法院公共服务网,让更多的人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最新法院资讯、司法公开、获取法院服务,通过与审判系统的对接,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案件信息查询等功能,提高审判工作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方便群众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使群众充分感受到信息时代诉讼的轻便快捷。

公共服务网


       建成了集公共服务、诉讼服务于一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网上立案、电子阅卷、司法公开、开庭公告等功能在微信端的集成。目前公众号关注量已达8000余人

微信公众平台


       开发案款管理系统,通过在法院主账号下设立子账号的方式实行案件“一案一账号”,将案件信息与当事人银行账户信息相关联,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网上批量付款,减少当事人来回跑腿的负担,缩短了案款支付周期,同时也让承办法官对自身案件款项流动情况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人员管理全部案款信息。


       为进一步推动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专门研发了诉调对接系统,对法院诉前分流的人民调解案件进行流程监控、全程留痕,并实现了诉前调解工作与审判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对接与管理。


       对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纠纷,当事人自愿进行诉前调解的,法院生成调解案号后,分流到指定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调解成功需出具相关文书的案件通过立案进入审判程序。调解案件信息与当前案件信息相关联,为法官审理过程提供依据。调解成功的案件,直接结案,将信息保留在诉调对接系统中。同时,将网上立案与诉调系统对接完成,当事人通过网上申请的立案,工作人员在审核时发现符合诉前调解条件的,会将该案件信息直接发送到诉调系统中,调解委人员能直接从电脑上看到案件信息。

诉调对接系统


       为进一步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惠民措施,采用人脸识别和证件识别技术建立当事人和律师快速进入法院的通道,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山东智慧法院领域应用的首个落地项目。


       当事人首次进入法院时,将采集人脸数据、身份信息,以后当事人将直接“刷脸”进入法院办理业务;律师通过律师证校验后能快速进入法院办理业务,为当事人和律师节约了时间的同时为经办人员减轻了压力,也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该项目通过深度学习与感知融合技术,让人的“身份”与“行为”数据可以被物联网设备实时获取并融入法院全程留痕平台,对接全省失信人员数据库后,可快速识别失信人员等特殊人群,并为下一步对人员办理业务的行为进行分析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人脸识别通道


       (二)服务审判执行。兰山法院将案件管理系统中的功能进一步细化,由主审法官统揽案件运行全程,按照各自分工将相关辅助事项通过系统分配给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并实现保全、鉴定等事务性环节流转的网上操控。采用流程分类卷宗及外包扫描服务的方式实现电子卷宗随案生成,通过立案卷宗、保全卷宗、鉴定卷宗等流程节点的实时扫描让主审法官在系统中就能了解案件相关信息。


       实现法院专网移动化,建设了专网手机版,配发便携式笔记本、打印机。为执行团队配备45台单兵设备,通过执行APP,实现实时记录执行状况,通过单兵底座自动上传执行视频,对执行过程全程留痕。对执行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为事后查阅执行过程提供基础,实现执行工作智能化、执行办案规范化、执行指挥常态化、执行管理可视化、执行过程阳光化。通过软件将案件与单兵录像关联,实现了执行过程的可查看、可复制、可还原,现已关联执行、送达、保全等录像5735个。

执行APP界面和执行单兵设备


       同样,对于对外委托、管辖权异议、公告、材料收转等系统分支流程做了设计或调研。2016年完成司法鉴定1632件、网上拍卖成交97件,节约佣金286万元、发送公告2040件、收转材料7105件。办案辅助工作的整合与集中,形成了各自部门的工作方法与经验,也大大增加了法官团队专司审判的有效时间。


       (三)服务司法管理。兰山法院将案件、人事、司法行政、后勤保障等多类数据整合到系统平台,为发现案件升降规律、研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司法管理大数据支撑。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案件流程节点控制模块,对诉调对接、立案、审判、执行等各阶段、各环节实施动态监督;对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实时在线,实施可视化监督;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卷宗管理系统,提高评查效率;实时生成每位法官、每个法官团队、各业务庭的收结案数、未结案数、审理期限分级预警数等数据,随时掌握案件总体动态和每位法官的工作质效。


       通过对审判信息及其他各项工作信息的及时采集处理、分析评估,实现案件类信息管理、司法统计类信息管理、法官信息管理、案例信息管理的规范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对案件从受理、分案到审理、归档等全过程实现信息化,为审判监督、案件质量评查、绩效考核等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支持。通过门户网站,实现法制宣传、信息查询、案例查询等。


三、立足创新,推动信息化多维度支撑

       (一)构建非结构化数据中心。整合法院的科技法庭系统、执行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及监控系统等产生的音视频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等功能。法院干警可以通过非结构化数据中心,观看当前正在开庭的庭审直播以及庭审回顾,有错过视频会议学习的干警也能通过该平台点看视频会议的录播。系统配有庭审评查功能,在庭审过程中如出现着装不规范、行为不规范的情况,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识别。

非结构化数据中心


       (二)研发智能语音留痕系统,实现了与办案系统无缝衔接,法官通过系统进行自动录音,一键取证。该系统的使用,弥补了法官与当事人电话沟通的监管空白,为实现审判工作全程留痕、强化监督、智能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法官可通过登陆系统拨打电话,实现自动录音;也可以通过座机拨打电话,实现手动录音,操作便捷,大大节省了法官的办案时间。录音完成后,音频文件将自动存档,成为案件审理的证据;并且通过对录音文件的智能管理,法官可针对某一案件或当事人快速调取通话录音。极大程度上方便法官办案、提升审判质效。

智能语音留痕系统


       (三)试点建设全留痕平台。兰山法院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本着一切从业务实践出发,尊重法院业务流转客观规律的指导思想,用信息化思维描述法院全部业务工作,用标准数据建模思想描述法院业务全过程,纵向打通各流程间的数据共享,横向贯穿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WORD版)20160805》中的法院信息化标准规范为基础,以服务审判执行为核心,打造以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为目标的应用系统群平台。

全程留痕平台


       (四)研发智能电子卷宗系统。实现电子卷宗智能识别、提取、校验功能,能够对已经上传到系统的电子卷宗图片进行识别并自动编目;根据卷宗目录标识从各系统抽取各分卷宗,自动按标识排序,一键生成电子卷宗。同时为将电子卷宗信息充分利用,在实现庭审语音识别的基础上,语音识别系统利用电子卷宗材料内容自动进行学习,提高庭审时录入正确率。兰山法院整合了民事、商事、行政、刑事、执行等各类新旧卷宗共1205万余页

电子卷宗


       硕果累累盈枝头,信息中心干警们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仅在2017年,法务外勤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全程留痕管理平台软件和非结构化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软件,分别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这三项软件均为兰山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前沿成果。


       法务外勤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手机app端与审判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兰山法院干警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与案件相关人员的录音、录像、照片、通话等各类痕迹信息的全面采集、合并展现和综合管理。

法务外勤综合管理平台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全程留痕管理平台:用信息化的思维去描述法院的全业务工作,把审判、执行、信访、行政办公等业务在现实中的流转运行模式,用数据建模的方式去表现出来,重新构建法院全业务需求框架。一切从业务实践出发,尊重法院业务流转客观规律,用相对标准而又灵活的应用体系顺应前进中不断变化的法律体系。

全程留痕管理平台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非结构化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整合兰山法院的庭审视频、业务窗口视频、送达视频、执行视频、通话录音、视频会议等非结构化数据,实现了音视频数据的全集中、全关联、全共享,为全程留痕应用体系建设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基础。

非结构化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法院第四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兰山法院信息中心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信息中心荣获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2018-2020年,兰山法院将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廉洁司法”为根本宗旨,秉承创新发展的新理念,用新科技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作者:黄世栋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本期责编:孙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智慧法院进行时”

       “智慧法院进行时”是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的官方微信,聚焦智慧法院建设权威信息发布、解读,国内外法院信息化技术交流、分享,是全国法院干警、关注智慧法院建设的社会各界同仁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意见集散地。欢迎广大读者投稿,分享您的观点,投稿邮箱:xinxuan@court.gov.cn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