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捕杀,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大家好我是海龙龙,海龙龙侃经济,今天我想讲的话题是,野生动物(鲸鱼,藏羚羊,犀牛)之殇,同样大量捕杀为什么有的动物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首先,这里我要感谢我在知道日报发布的时候,给我提出好的意见的读者们,在原文中,因为再看了海豚湾和其他相关的资料以后比较气愤,文中我对那些残忍捕鲸的那些日本人使用了侮辱性话语,读者朋友指出,作为一个提供科普性文章的作者,不应该出现骂人的话,要保证客观性,即使再畜生的行径也不该骂人,反正把事实都摆在那,大家都能分辨好坏。^_^我以后注意。现已改成,这里重新发布。

前段时间呢,我在给所服务的旅游公司所做的图文中,做了一篇关于中国的藏羚羊因为沙图什围巾的消费而造成的大量捕杀的文章,在那之后,我又关注了一下关于鲸鱼被日本人和其他几个国家捕杀以及犀牛等濒危物种因为身体部位的经济需求而遭受捕猎者捕杀的时事材料,并且结合现今社会下各种动物日常捕杀量的数据,不禁就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捕杀,像鸡鸭鱼牛羊猪一类的动物,其实它们的捕杀量是远远高于那些濒危物种的,但它们却没有当过濒危动物,这不禁就引出了一个大家很有争议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这里呢想讲一个关于鲸鱼的故事代入,就像大家都知道的日本这个鲸鱼捕杀的原罪国家,早在400多年前开始就开始了商业化的铺鲸活动,是世界上最大的从捕鲸和食鲸国家。

一直到1986年国际《禁止捕鲸公约》生效,世界各国都宣布放弃商业捕鲸,而只有“聪明的”日本人却从1987年开始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通过这种方式绕过了国际公约,重新开始大规模捕鲸,也正是由于日本(为主)以及其他几个少数国家的大量捕鲸,才让鲸鱼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最新的数据我不清楚,但是仅仅2009年一年,日本就以研究之名进行南极捕鲸作业,宰杀了935头小须鲸和50头长须鲸。

它们(这里指那些残忍杀害鲸鱼的日本“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残忍杀害鲸鱼的“人”)的这些行为(不用我说,你看图片就知道了),遭到了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多国的谴责,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国家在谴责日本捕鲸,几乎每年环保主义者都会上街游行,谴责日本捕鱼业对于一些大型海洋哺乳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其实,像这样的捕杀野生动物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感谢四海战斗机这位童鞋提供的素材点,像加拿大商业捕捉海豹,美国屠杀响尾蛇,咱们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文革时期几乎被屠杀殆尽的华南虎,这几个都是很鲜明和血腥腥的例子!但是同样是捕杀,却从没有很多人上街抗议,号召大家拯救那些鸡鸭鱼牛猪羊一类的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呢其实就涉及到了产权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动物捕杀的问题,产权问题其实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大家其实是对它极其重视的,就像我们家旅馆吧,自己的房子做旅馆,产权属于自己,而在住宿的过程中,出售的是房屋的使用权,产权是很明晰的。产权呢其实是和经济效率有着密切关系的,如果没有相应的产权制度,那么就可能由于产权不明晰,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甚至于像前面提到的,大量捕杀动物濒临灭绝的问题。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读者朋友们会很费解:这明明是野生动植物和家养动植物的繁殖量以及需求量的问题,跟产权有什么(毛)关系?

这里我想讲讲家养动植物的产生过程(原文中没写,因为我觉得这个是很浅显的道理,我记得小学自然中就写到过家畜的产生这个话题了,这也造成了很多读者骂作者我脑残,呵呵),在人类还没有家禽牲畜,各种植物作物的时候,除了人类以外的动植物都可以称为野生动植物。

那时的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基本上是被人类捕食,捕食人类,甚至于跟我们没有很大相关性。

野生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一个被吃,不能吃,能利用,没多大关系。

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些野生动植物,像有的动物肉质优于其他动物,有的植物繁殖量以及口感上很适于人类种植食用。

比如说:

1.利于人类食用收集生产原材料(像牛羊猪,蔬菜的食用和皮毛收集等)

2.或者说是利于人类捕猎(像狗追猎,有毒植物的麻痹作用利用于捕猎)

3.利与人类种植作物(像牛耕作的作用)

然后呢,人们就开始收集和养殖这些动植物,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地摸索这些动植物的繁殖养殖技术,以及定向的培育他们的生态特征,以求更适于人类的食用和使用。也正因为如此,才逐渐产生了家禽和牲畜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各类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

写到这里估计大家就能明白了,这就随着社会生产力等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个产权的观念。也就是我们声明,这些东西是属于我们的(个人或者是群体性养殖者),并且我们把这些动植物种群归类为家畜,牲畜,蔬菜,水果等依附我们人类的种群(或者说我们也依赖它们)。(这些属于正附加值依附性种群,还有像苍蝇,老鼠,蚊子等种群,明显的在人多的地方出现和繁殖的,对于我们来说,属于副附加值性种群)

因此结合上面的解析,大家可以看出:伴随着一些野生动植物逐渐成为家养动植物,产权明晰以后。随着家养养殖技术,繁殖技术,定向培育杂交等的逐步发展。野生动植物和家养动植物之间,无论是物种数量,生存环境等等的,都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这个有好有坏,就像鸡鸭等家禽的生存环境,狗猫的纯种追求导致的它们的遗传病的多发,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只能说呵呵了。忍辱负重残存的节奏,这里不得不说是人类的原罪)

(这里居然有读者问,为什么蚊子,苍蝇,老鼠等生物不灭绝?呵呵,这里就说一句,存在即合理,剩下的自己去悟,它们,伴随人类生存圈的扩大,寄生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它们选择的进化方向和生存策略使然。)这里可以大家可以百度下生态位这个概念,也许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些相关的疑问,前面我也写了一篇关于这个的文章,不过写的不全面。^_^

我在这里一直说产权与野生动植物濒危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产权呢?

经济学上由于学派的不同,众说分辞,产权的定义很多,这里呢就放上一个我查到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的定义:那就是产权不是指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指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同的行为关系。哈哈有点绕啊。

来来来!让我来举个栗子

假设A养了一只母羊,他将这只羊租给B产羊奶,这样呢B每年都付给A1500块(现在当下的经济下的一个实例,现在羊奶一瓶6-8块的现状下,租羊的方式是合算的)

在这个实例中呢,A拥有母羊的完整产权。这个产权的细分呢,大家请听(看)下面:

1,首先,A拥有这只母羊的占有权,这个占有权是具有排他性的,即A拥有母羊以后,别人不能占有这个财产。在这个例子里呢,我们可以认为,一年租期到了呢B是要把羊还给A的。

2,其次,A拥有这只羊的使用权,即A可以自由地决定这只羊如何使用,他可以宰了吃了,自己取羊奶,给它配种生小羊,这个例子里呢,A就选择了把羊租给了B。即一个所有物的全权使用权。

3,再次呢,A拥有羊的转让权,也就是说A可以把这只羊直接卖了,想卖给谁都行,即转让所有物的所有权。

4,最后呢,这个可能大家也有所接触,即A拥有这只羊的受益权,即A作为所有者可以获得并占有财产在使用和出售转让出租的行为时所产生的利益。经济学上称为剩余索取权。就像我们这个例子里面的A把羊租给B产生的一年1500元的租金,即这只羊给A带来的产权的收益。

这就是产权的四个比较常见的权益,即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受益权。(这里有文字,有图,别再说我没写明白产权分哪些了)

其实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就看出来了,只有一个事物的产权界定明晰,才能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分配的归属明晰的问题。

就像前面提到的鲸鱼的以及像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像藏羚羊,犀牛的数量锐减,其实就是因为鲸鱼,藏羚羊,犀牛等濒危动物,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它们是地球上的一个动物,就像鲸鱼在公海中巡游,而好几个国家特别是日本明目张胆的不遵循保护鲸鱼的国际公约。就像日本的那些渣渣捕鲸人,它们很理解自己的做法在影响鲸鱼的生存,捕杀灭绝了,它们也就没有生计了。但是每个捕鲸人都很清楚,鲸鱼是没有所有者的,也就是一个明细的产权归属,正因为如此,鲸鱼的需求在那里,它不去杀,就有其他人去杀,因此没有任何限制来阻止它们去捕杀鲸鱼。(这里我还想说一点,有的读者可能又会提到繁殖量的问题,各位,胎生动物的一次繁殖量虽然很低,但是后代的存活率还是不错的,但是正是由于捕杀的加剧,环境的恶化,成年的都死光了,哪来的繁殖?那些家禽牲畜成年动物那么多,繁殖基数大,繁殖的多,很正常。按照生物进化史,低等动物产幼崽多,高等动物产仔少,是有原因的,请结合各位高中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温习或者复习都行,这个说起来都可以写论文了,谢谢^_^)

而反过来说,就像现在大多数的鸡鸭鱼猪牛羊,这些动物都是有主人的,是具有产权的。这些动物的所有者,他们杀掉一直动物,就少一只。如果养殖动物是他们的谋生手段的话,这样他们自身就有着一定的经济动机,通过繁殖和购买幼崽,来维持自己拥有的经济动物在数量上的平衡。

其实就像我现在养殖的多肉植物中,在过去也是有几种濒危野生植物即将灭绝的,但是通过把这些植物作为养殖品保存在了养殖者的手里,像乌羽玉,岩牡丹,肉锥,生石花一类的植物,的确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养殖者会自觉地繁殖这些植物,让他们有延续下去的可能。的确在产权产生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野生动植物的下降,但是,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拥有者是不会让它们灭绝的。毕竟这是有损于拥有者的持续收益的。

也正是由于这种,鸡鸭鱼生石花等动植物拥有明晰的产权以后,与鲸鱼等动物所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前者繁衍不息,后者濒于灭绝的现实原因。(其他的像人为的污染等等的现实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其实也可以和产权相结合,就像外在环境污染严重了,拥有者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措施保护他的所有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环境。并且就像熟能生巧这个概念,很多家禽牲畜等等的正是由于,人类在它们这些物种的繁殖生长上摸索的时间很长,所以才养得数量远远多于野生的一些物种。)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之下,一些物质还是没有或者很难融于到当下的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在道德还是生存等因素,而那些产权明晰的所有物,物得到了所有者的保护,即使所有品和所有者可能都很弱小,但是社会和法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所有者提供他的所有物的产权保护。这种产权保护也是在不断细分和扩大的,就像我所在的媒体行业吧,随着媒体的原创力的重视,更多的有助于原创者保护自身创作媒体素材的保护手段逐渐出现,另外,还有知识产权一类的,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家也逐渐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也是一种产权,其实也正是由于这种产权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才让我们所在的社会的社会秩序逐步建立起来。虽然有的所有品,像鸡鸭牛羊一类的动物的宰杀量远远高于一些濒危的野生动物,但是,我们的经济市场仍然能够保证这些次级产品,像羊奶,牛肉等等的持续供应。我们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当下的经济秩序等等的法制基础仍然稳定存在,那么,鸡鸭牛羊鱼等的动物将会不断地繁衍下去,但是像大象,犀牛,鲸鱼,藏羚羊之类的动物的命运就比较凄惨了,毕竟他们融于我们的经济体只晓得合理性太低,哎,濒临灭绝的可能越来越大。(有人很极端的说,“小便,我能在家里养鲸鱼吗?"呵呵,较真了哥们,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野生动物的恢复性繁殖,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是在原生存环境中保护或者在类似环境下保护)

也正是由于如此,产权,作为我们当下的市场经济的一个根基,当下的法制,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如果不能保护好产权的话,那我们的经济交易秩序就无法维持。

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霹道之于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万物兴作互相交集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名称什么的既然形成了,就有它的限度,知道这个限度就可以躲避危险。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是由河川流淌而成一样。

而我们的经济体制的发展,也正由于产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在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的同时,让整个经济体制中流通的物受到相应的保护和长久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物和动植物是很难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以及科技现状下下是很难溶于现在的社会的。

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产权作为一个我们大家其实天天都接触的经济基础事实,我们就应该在各自每天的生活中,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像财产权利,知识权利,文字创作的原创所有权等存在事物,像房屋的产权证,土地证,契税证,这是保护你合法房屋所有权的凭证。还有像我们在购买物品时的发票,收据,超市的机打小票等票据,坐出租车公交车火车汽车飞机的买卖票据,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给我们提供一定所有权法律保障的合法票据,以及像大家的保险合同,各种各样的合同(这一类呢,可能涉及到的不是完全产权,只是部分产权,像使用权,收益权,占有权,转让权,原创权,知识产权等的一部分权益)大家一定要多注意保存和识别这些物品,来合法的保障自己的相应产权。

对于我们现在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来说,产权明晰的这个方向,不失为一个对于当下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值得思考的方向。

最后我必须指出的是,可能我今天所写的文章会让一些人不认同,这里我必须说的是,这是在当今全球的经济体制之下的无奈之举,其实在这个保护濒危动物的实例中,立法的更加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大,并且把逮住的杀害野生动物的人处以极刑和高额罚款,并把逮捕这些人的奖励挂钩到抓捕人身上等的的会更好的杜绝这些现象,但是后面我说的这几个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效率配置上可能性太低或者经济学上不可能,就像前段时间南非政府把象牙全烧掉,说是杜绝大象的捕杀这样的可笑实例,这里就涉及到我以后所讲到的语音编号19从百度搜索之殇,看经济的外部性,很多政府和野生动物的捕杀之间是没有明确的经济利益挂钩的,野生动物的生死对于很多政府来说,没有利益关系,就像我们中国的藏羚羊保护一样,其实还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国家才会去做做样子保护下,更多的还是志愿者们的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这样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像产权明确这样一类的更加可行的方法来保护我们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和其他野生资源,在地球生存环境的保护好的基础上,随着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让更多的物和动植物融入人类的社会圈,让人类这个族群,更长远的存在下去。

这是某位读者的回复,比较赞同:一个是内部作用力:个人(虚指个人、组织等单位);一个是外部作用力:法律。 法律的执行力和准确性是对个人很好的约束;个人方面作者的意思就是想让所有权的形式增加个人多物种保护的利益驱动。 我觉得法律的建设是最有必要的效率快,加强奖惩制度,风险大于收益,也减少很多杀害。

这里我想说的是:恩,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可惜,法制很多时候是利益性挂钩的,即使现在的很多所谓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更多的是个道义性,道德上的保护,比如说和群体利益等等的,但是野生动物的保护更多的是一个长远利益,理性上的保护分析的话,毕竟一个生物圈中物种的逐步灭绝缺失,即使主导性生物物种的科技等技术能让其产生各种替代其他物种的手段,但是只是延缓,结局还是生物圈的大灭绝。

这里我必须指出,我并不是支持将野生动物归属到我们的社会中,也不是指饲养鲸鱼等野生动物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是说像把鲸鱼的保护监事权等等的给予一些能保护他的人,或者是其他的类似的手段,这样再出现像捕杀鲸鱼,捕杀其他野生动物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的野生动物保护者,直接被日本人拿着水枪喷,还有像咱们西藏藏羚羊认识的一个保护者直接让偷猎者给打死了。

其实,有读者提到了,野生动物你养殖也养不好啊?

这个养殖就像前面提到的,家禽牲畜的产生,我们也是不知道摸索了多少年,才逐渐能养好,进行大规模繁殖的。我们在这里,不能光看好什么像吃啊一类的需求来驱使我们养这些野生动物,而是说,我们更多的要向远处看,如果一个生物圈中的物种逐渐稀少,那么最终,必然人类也会灭绝。

注:这个话题在曼昆的经济学基础中有提到,鸡鸭牛猪是人的私有财产,而野生动物是公共资源。 所有权不明确,是野生动物灭绝的核心因素。欢迎看完本文后去看看曼叔的文章,还有就是大家可以百度参照下科斯定理,也是关于这个问题的。^_^

(这篇本来在语音版中是比较靠后的,但是图文版为了下一期,伴随产权,科技,社会的发展,盈利方式的发展与延伸这个话题,直接提前了,^_^,总之希望大家喜欢。


  • 发表于 2016-06-27 00:00
  • 阅读 ( 10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