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瓣上的”白网“到底是什么?

冬季时节,橘子大量上市,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水果。不过在食用橘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在橘子瓣的表面,具有很多白色网状的“脉络”,这就是所谓的“橘络”。那么,这些橘络到底是什么鬼呢?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橘络的分布,那么可以发现橘络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橘络的主要“发源地”,是橘子果柄和果实的着生部位。在每个橘瓣平坦的“背部”,都可以观察到有一条粗大的橘络和果柄相连。

从橘瓣背部这条粗大的橘络上,可以分出很多细小的分支,而如果掰开橘子可以看到,相邻橘瓣的分支,又可以彼此联合成一个较大的橘络,分布于两个橘瓣之间。

此外,在橘瓣的“脊”上,也会有一条较小的橘络连接在果柄基部。如果小心剥开橘瓣表面那层膜就可以看到,橘子的籽那尖尖的一头,就是与这条橘络相连的。

那么,这些排列有序的橘络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橘络,实际上是橘子果实中的维管束。它们可以被看作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道”。橘子果实正是有了这一个网状的物质运输管道,才能累积水分、有机酸和糖,造就了橘子酸甜的口感。

我们知道,橘子的果肉是由一粒一粒的“果粒”构成的。而这每一个果粒,其实上是由橘子果皮内侧的一根果皮毛发育而来的。这些毛原本着生于果皮内侧的膜上,随着果实的发育,水和营养物质通过果柄,经由橘瓣背部的橘络被输送到这些毛内,这些毛逐渐膨大,成为了我们看到的“果粒”。如果我们小心的剥开橘瓣表面的膜,可以看到每个果粒的基部,实际都是与膜相连的。由于在橘瓣背部具有更多橘络,使得果粒和膜结合紧密,因此橘瓣背部更不容易剥干净。

而位于橘瓣“脊”上的橘络,则主要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橘子籽的尖端也具有维管束,并与橘络相连。这也是橘子的籽都集中在橘瓣“脊”一侧的原因了。

由于橘络的本质是维管组织,而维管组织则主要由细胞壁较厚的导管细胞、纤维细胞等组成,因此吃上去感觉比较硬。不过相比于果肉来说,橘络含有更多的纤维素,因此吃橘子时,没必要将橘络除去。

  • 发表于 2016-02-14 00:00
  • 阅读 ( 68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