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越高癌症风险越大?高人们需要担心吗?

大型研究再爆身高增加癌症风险猛料

日前,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虽然仅仅是以会议摘要的形式发布,却引起世界主要媒体的热烈追捧。这就是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完成的一项基于瑞典人口的大型研究。结论是,身高越高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越大。

以上结论是研究者通过对1938年到1991年间出生、年龄超过20岁的550万瑞典男性和女性公民几十年的追踪随访获得的。我们知道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对于全体公民的资料都有详细记录保留,研究者从公民征兵记录、护照登记等信息库可以很简便地获取可靠的身高等个人信息,从医疗记录可以获取患癌以及癌症类型的资料。

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身高增高癌症风险都增加。总体上,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所有癌症风险增加18%,男性增加11%。对此前文献报道的随身高增高患癌症的风险较高的乳癌和皮肤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20%,男性乳腺癌因为罕见未做统计。女性皮肤黑色素瘤风险增加32%,男性增加27%。

另外,研究强调,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身高影响较大,因此用这两个因素对所获得的癌症危险性进行了统计学调整。但是对于癌症其他风险因素,比如吸烟、喝酒、肥胖等,却没有做相应调整。

身高影响癌症风险的机制

此前已经有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是至于确切的原因和机制却尚不明确。目前仅存几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1 身高高就意味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暴露于更高水平的生长激素。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据表明,人类生长激素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和阻断细胞死亡的作用,这都有可能会增加发生癌细胞的机会。

2 另一个原因是,身材更高的人也就意味着有更大数量的细胞。目前已知导致遗传物质变异形成癌细胞的原因,包括遗传、致癌因子和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中的随机性错误。更多的细胞数量也就意味着更多随机性错误的可能和更高的癌细胞形成的风险。

3 第三个可能的解释是,身材高大的人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卡路里摄入量和更活跃的代谢,这也可以增加癌症的风险。

不过,以上这些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足够科学证据的支持。

为什么引人关注

身高是一种身体性状和体貌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因素,个体只能接受却难以改变之。身高这种先天性性状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却往往产生重大影响。拥有更高身高的人可以获得“高人一等”的社会资源和地位。表现最为显著的是身材高大的男性更容易获得女性青睐从而获得更优先的基因播散。日前一项调查就发现,超过180厘米的男性一生平均性伴侣高达8个,而170以下男性仅有不足6个。身材高大在社会活动中的优势也足以让“武大郎”们羡慕嫉妒恨,让自己获得巨大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身高对于健康的影响的各种说法也由来已久,有的说法仅仅是传言,有的获得一定证据支持。比如,身材相对瘦小的人更容易长寿;身材高者不容易肥胖,因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较小。

身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身材高大总体上讲是令人羡慕的巨大优势。现在,身高居然与被广泛认为是“不治之症”癌症扯上关系——身高越高患癌风险越高,自然会引人关注。

如何看待该项研究

先说这项研究的缺陷。

该研究报告仅仅是将要在欧洲儿科免疫学学会大会上交流的一篇短篇摘要,并非公开发表在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这就意味着:

1 结果是初步的。2 未经同行评议,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和严谨性可能存在局限性。3 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影响因素众多。这项研究就目前公开的信息看,除了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所获得的癌症风险程度未经过诸如吸烟、喝酒、阳光紫外线暴露和肥胖等已知的致癌因子的调整,就意味着结果没有排除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干扰,是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

这么说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事一项坏研究?不然。这项研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庞大的样本数。我们知道,研究中样本数量越大约能克服统计学偏倚对结果的干扰,也更容易获得可信的结论。550万人口、长达数十年的队列研究,资料来源于可靠的国家信息库,显著增加了该研究结论可靠性。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研究的结论与此前同类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英国百万女性研究层获得相同结论

之前已经有多个研究得出身高与癌症风险正相关的结论,其中最著名的是2011年发表在著名的柳叶刀 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130万英国妇女的大型研究。

调查对象是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主导的百万女性乳腺普查计划,总共涉及130万中年女性在1996年至2001年间接受问卷调查。所有女性以身高被分为六组:低于155厘米、155~159.9厘米、160~164.9厘米、165~169.5厘米、170~174.9厘米,以及175厘米以上。癌症分为常见的17个部位类型,所有女性平均被追访9.4年,总计获得1170万人年数据。期间共计有97 376例癌症获得确诊。

统计学处理上,使用了相对风险比(RR)来评价癌症风险的增加。就是以身高最低的155厘米组的癌症发病率为1,获得各个身高组癌症的相对危险性。RR还经过年龄、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剧烈运动、初潮年龄、胎次和初产年龄等可能对癌症发生具有影响的因素的调整。

结果发现,癌症发病率随身高增高而增加。10厘米作为身高差异间隔,身高最高组(平均身高174厘米)相对最低组(平均154厘米)的RR为1.37。整个人群所有癌症而言,身高每增高10厘米,RR为1.16。就是说身高每增高10厘米癌症风险增加16%。


所有17个部位的癌症中有15种符合身高与发病风险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其中10种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显著性。这10种癌症按照相对风险增加由高到低分别是皮肤黑色素瘤32%,肾癌29%,白血病26%,结肠癌25%,非霍奇金淋巴瘤21%,中枢神经系统癌症20%,子宫内膜癌19%,乳腺癌17%,卵巢癌17%,以及直肠癌14%。

对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当前仍然吸烟外,其他因素都不改变癌症风险随身高增高而增加的关系。

另外,研究者还对此外这类研究做了荟萃分析。结果,世界各地的人群(资料来源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不论性别,身高都与癌症发生率增加呈正相关。

需要担心吗?

无论来自瑞典的涉及550万人口的庞大队列研究,2011年公开发表在著名杂志上涉及英国130万女性的调查,还是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类研究,似乎得出了一致性结论:

人类癌症发病风险随身高而增加。

也正因为所有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增加了该结论的可信性。但是,高人们应该因此而担心和不安吗?

大可不必,原因有三:

第一,相对风险的数字游戏。科学研究中,为了便于处理和比较,使用的相对风险与实际上绝对风险不是相同概念。以发病率最高的女性乳腺癌为例,在瑞典的研究中,170厘米组女性乳腺癌总的发病率为10%,180厘米身高组风险增加20%,意味着一生中每1000人中患上乳腺癌者仅增加2人,这种绝对风险增加是很低的。对于那些发病率很低的少见癌症而言,绝对风险的增高更是可以直接忽略掉。

第二,与其担心,不如行动。癌症作为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危险的可预防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已知一些可预防性因素发挥作用,比如吸烟、喝酒、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肥胖、紫外线暴露等。因此,与其坐而担心,不如针对这些可预防性因素采取实际行动,避免或减少实际上的风险。

第三,投胎是个技术活,现学依然无济于事。相对于以上的可预防性因素,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属于人不能改变的因素,重新投胎换祖宗依然为时已晚,担心不过纯粹多余。相对于患癌,人必有一死,岂不更值得担心?担心除了徒增应激反应,反而增加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风险,完全于事无补。

综上所述,虽然癌症风险随身高而增加的结论具有相当的可信性。但是,身高主要受遗传控制,个体无所作为,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 发表于 2015-10-12 00:00
  • 阅读 ( 72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