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色盲病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吗?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不是医学家,而是一位化学家——大名鼎鼎的约翰·道尔顿(1766~1844),因为他本人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所以色盲病也被称为道尔顿症,道尔顿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著作《论色觉》。

色盲也称为色觉障碍,是指由于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内感光色素异常或不全,以致缺乏辨别某种或某几种颜色的能力。比如不能分辨红色者称为红色盲或第一色盲,在光谱上红色部缩短,绿色看成黄色,紫色看成蓝色;不能分辨绿色者称为绿色盲或第二色盲,在光谱上绿色被看成灰色或暗黑色;不能分辨蓝黄色者为蓝黄色盲,又称第三色盲,整个光谱中只能辨别红绿两色;还有一种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称全色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看黑白电影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这是色觉障碍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但患者非常少见。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后来的研究发现,色盲和色弱都是先天遗传的,后天性色觉异常比较少见,除非视网膜或视神经发生某种病变。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色盲是通过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传递的。由于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如果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色盲基因,她就不表现为色盲,而是基因携带者,可以传给她的后代。所以男性色盲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人们普遍认为,色盲开车十有八九会闯红灯。但有人曾对一些色盲作过测试,发现红绿色盲正确辨认红绿灯的准确率高达99%。为什么色盲的人辨认红绿灯准确率如此之高呢?这是因为红绿灯设计标准化程度相当高,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到色盲者辨别和其他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因素,比如在绿灯中添加特定的蓝色,这就能造福色盲中的大部分人群,也就是绿色盲人群。另外,交通信号灯的排列顺序也有标准化规定,一般情况下水平排列的交通灯号靠右的是绿灯,垂直排列的交通灯号靠下的是绿灯,在加上其他交通标志(如路牌,标线等)一般是由红黄蓝黑组成,这些强对比度下的颜色就算是色盲也不可能辨错。

还有人建议,将现在红灯停止信号变成红黄灯齐亮,将黄灯警告信号改成红黄灯交替闪动,单一绿灯表示通行。如果还担心分辨黄灯有问题,那么将黄灯再加上个有图案的灯罩(如三角形)那就保证万无一失了。小小的一点改变就能造福大部分的色盲患者,交通法规的人性化特点应该体现在这里。

  • 发表于 2015-10-29 00:00
  • 阅读 ( 94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