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孩”,听听妇产科主任怎么说?

从昨天傍晚开始,大家的朋友圈几乎被两个字刷屏:二孩。没错,我们国家的计生政策即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不过生二孩,涉及到的问题方方面面,你的认识到位了吗?

1. 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一回事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不一样的。据政策解读,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经生育双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2. 女性生二孩,年龄多大合适?

一般来说,35周岁以上的孕妇我们称作高龄产妇。通常建议女性在35周岁以下生产,但这也不是说35周岁以上的人就不能生产。伴随年龄增加,怀孕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症的风险都会增加。除此之外,伴随年龄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也会增加,需要在孕期要做产前诊断。

那高龄产妇生二胎要注意什么?高龄产妇孕前最好锻炼好身体,控制合理体重再怀孕,孕前孕期补充叶酸,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成长基地。另外,高龄产妇二胎的孕检周期应缩短,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3. 两次怀孕间隔多久比较合适?

从医学上来讲,没有特别的建议,间隔多久都是可以的。通常情况下,第一胎哺乳期后可以建议妊娠,如果哺乳期妊娠可能不适宜继续哺乳。


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一般建议间隔1~2年之后再怀孕生第二胎,而且第二胎也不一定要剖,现在也开展了剖腹产后的阴道分娩。但前提条件是第一胎剖宫产的因素不在了,比如原来是因为骨盆的问题做了剖腹产,现在骨盆康复了;原来是因为小孩胎心太弱做的剖腹产,现在小孩胎心正常了;原来的剖宫产伤口愈合良好,这样就可以阴道分娩了。

另外,WHO提倡母乳喂养至2-3岁,一般母乳喂养时间至少于生产后一年,加上怀胎十月,所以理想的生育间隔应为两年半到三年。此外,生二胎的时机还要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及经济状况等。

4. 头胎有先天性疾病,还适合再生二孩吗?

这要看是哪种先天性疾病,我们一般都会建议产妇做产前诊断。如果第一胎是21三体综合症,那生二孩的时候也是要做产前诊断的。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疾病都能被检查出来,有些疾病是检查不出来的,有可能在第二次妊娠的时候还遇到这种问题,如果第一个孩子不健康,那生二孩时,父母一定要做孕前检查。


5. 生二孩产检是必要的吗,产检要注意哪些问题?

所有的孕妇,无论是头胎还是二孩,我们都建议要做孕前检查,并且要定期产检,而且不管生第几胎,孕检并没有很大不同。生二孩时,可能高龄产妇的比例会增加,就更要注意孕前检查了。

6. 宝宝健康与第几胎有没有联系,二孩早产可能性会更大?

如果是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风险增加,母病因素可能导致早产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第二胎没有这些合并症的话,通常产次与早产没有必然联系。宝宝健康和第几胎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看妈妈的身体状况。随着产妇年龄增加,并发症的几率也会增加,孩子早产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但如果怀孕时没有这些合并症的发生,那也不一定会早产。


7. 生了二孩,如何调整老大的心理?

在生二孩之前,家长全部的爱都给了老大一个人。在怀上二胎之后,父母的爱就要被分享了,老大也许会出现嫉妒、失落等不良情绪,家长要注意关心和调整老大的心理,这对于老大的健康成长和两个孩子将来的相处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即使在未打算要二胎之前,也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包括父母和其他小朋友,这样,孩子就不会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在打算要二胎之前,要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见,并告诉他要二胎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是为了老大有个成长的亲密伙伴。这样,老大就会和父母一起期待弟弟或妹妹的到来。

第三,老二出生后,也不能忽略对老大的照顾,尽量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千万不要偏爱小的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

第四,老二出生后,如果老大犯错误或做的不妥当的地方,千万不要拿老二来比较。要正确引导、梳理、教育。

第五,老二出生后,可以引导老大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老二,同时也可以培养老大的责任和担当。

(采访专家:魏玉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游一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大产科主任,戴英丽 临床医生,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发表于 2015-11-02 00:00
  • 阅读 ( 58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