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随着我国科技型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全面创业时代,创业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涌入市场,为了在全新的时代更好更快的发展,官方出台了一系列企业优化政策,其中就包括“双软认证”。
“双软认证”是软件产品登记和软件企业认定的简称 ,企业通过双软认定,不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为上市加分。
2020年企业双软认定必备条件:
如果要申请软件企业认定则首先要进行软件产品检测和软件产品登记。
成为“软件企业”包含四个程序:“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产品测试”、“软件产品评估”、“软件企业评估”。
一、软件产品登记
1、取得本企业开发或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的证明材料。指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专利证书等;
2、由信息产业部授权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企业如若申请过软件著作权则可以进行产品登记,原则上说只要公司有研发产品即可申请。
二、软件企业的认定
1、软件著作权登记:具有一种以上由本企业开发或由本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提供通过资质等级认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
2、人员要求: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3、研发费用: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软件收入8%以上;
4、销售收入占比: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
5、管理体系:具有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手段和能力,并建立符合集成电路或软件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有效运行的过程文档记录,具有软件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的手段与能力;
6、生产环境:具有与集成电路设计或者软件开发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软硬件设施等开发环境以及与所提供服务相关的技术支撑环境。
7、诚信要求:2019年申请双软认证的企业应积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近三年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三、通过双软认定后的企业还能有这些好处
1、“两免三减半”。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增值税即征即退: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销售发票的开票内容必须与软件著作权上软件的名称一致。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办理双软认证可以享受国家税收的优惠政策,以下是有关双软认证的优惠政策,有关双软认证申请方面的资料您可以搜下【汉唐双软】里面都是一些办理的材料。 软件企业认定的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产品认定的优惠政策: 软件产品经登记生效后,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得税减按15%征收 双软 指软件产品、软件企业。 所得税两免三减半 成为诚科信vip会员,免费双软服务 免费成为高新认定企业请咨询 诚科信咨询 诚科信创新基金 诚科信高新认定 诚科信
···································^^····································
高新双软认定指从事软件开发的高新企业,进行的软件企业证书和软件著作权证书认定,简称双软认定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双软企业认定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王辰院士“战疫”期间通过医疗云平台在湖北为沈阳六院新冠肺炎患者诊治
全国最大医疗云平台
专业医疗云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云技术+云服务+云专科”三维一体,提供多维度医疗云应用服务
远程问诊、电子病历、“云端”医院……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
抱着用互联网破解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健康难题,让所有人都能找专家看病的理想,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医国际)在这个“无人区”孜孜以求。
2010年成立至今,心医国际已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联结万余家医院的医疗云平台。
凭借一张“医疗”互联网,将全国80%的三甲医院、160多家区域龙头医院和万余家基层医院连接起来。
通过一个远程智能就诊平台,拉近广大患者与权威专家的距离,业务覆盖31个省(区、市)、946个县及县级市。
成立10年,估值50亿元,研发中心遍布全国东西南北,被中金、国投、广发等众多投资机构看好,成为辽宁“潜在独角兽”中的种子选手。
心医国际如何成就医疗佳话?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家用“心”的企业。
2020年2月17日,心医国际远程医疗平台,一端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另一端是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襄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曹锋生结合患者连日来的CT影像介绍患者情况后,中国医大一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回复:“患者需早‘插管’吹氧。患者脱离‘艾克膜’可能性小,动态监测血小板,口服‘阿比朵尔’。”
找专家看诊,不排队,不奔波,
通过远程平台,
“云端”专家随时“把脉开方”。
这宛如科幻片一样的场景,
心医国际,让它们成真。
初心:用健康助小康
4月,大连,阳光正好。早上6点,王兴维换好衣服、戴上耳机,开始晨跑。
作为心医国际的创始人、董事长,他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是完成了世界马拉松比赛的六大满贯赛事。
王兴维如此痴迷这项运动,“因为每次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胜,我喜欢这种公平的‘赢’。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功。”
眼前这位穿着考究的企业家,出生在大连金州,爹妈都是农民。高考,使他走进“象牙塔”,成为辽宁中医学院中医药专业的一名学生。
毕业进入国企当医药代表,9个月就做到了全国销售总监。
下海经商,卖医疗器械,一年打进全大连所有相关医院。
王兴维从村里“走”出来了,“混”出了模样,乡亲们除了高兴,只求他一件事,就是看病。
王兴维深知村民看病的不易,“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能让大城市的医生给他们看好病却‘求医无门’。
资源不均衡,硬件设备的差距可以拉近,但医生诊疗水平的差距短期内却难以缩小。如何让每个病人都能随时找到专家问诊?王兴维心里萌生创建互联网平台,借助科技力量消除医患间障碍,用健康助小康的念头。
2010年6月,心医国际在大连注册成立了。
最初,王兴维就打算用数据链接医院、医生、患者,必须是实体与网络双核驱动,必须用医院内部的医学数据,要从医疗系统由内而外铺开。
专心:超强团队 硬核创新
跑,让人心无旁骛。放空一切的时候,也是最能吸收精神养分的时候。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群人的事业。心医国际需要能人!”一次慢跑中,股权激励这个当时的新鲜词汇植入王兴维的创业理念。
只要是人才,王兴维从不吝惜股份,公司中的十几位高管都是股东。有了人才,有了方向,王兴维选择了影像作为技术攻坚突破口。
医学影像检测,是目前肿瘤、血管等重症诊断的主要依据。但看“片子”,十分考验医生的经验。一些隐性、罕见、复杂的疾病,很可能因为医生的经验不够丰富,出现误诊。
如何让所有人都能得出正确判断,哪怕是没有医学基础的病人家属也能对患者的肿瘤位置一目了然?心医国际利用两年时间研制出了一种三维影像技术。
客户在公司试看影像数据
心医国际的展示间内,售前工程师在电脑屏幕上进行着操作。患者胡先生的脑血管上,长着一个极不易看到但随时可能破裂的血管瘤。将片子上的医学数据传入系统后,一个三维切片旋转而出,明显看到在一处血管交汇处,有一个红色的小包在跳动。医生以此为参考,成功进行了诊治。
影像是最难突破的“医学语言”,有了这个撒手锏,心医国际进一步拓展业务,开始向远程医疗平台领域迈进。
成立不到10年,心医国际形成了五大研发中心,340余人的研发团队,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和双软认证企业,拥有19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包括FDA、CFDA、ISO9001、ISO13485、IHE、CMMI L5级等在内的多项认证。
恒心:“马拉松”刚刚开始
2015年春节前,心医国际闯过了一道“鬼门关”。
医联网的每一次扩张,都需资本的注入。2014年初,心医国际与国内一家大型电商平台谈投资。谈判到了最后,对方提出要控股。王兴维为了让企业照自己的初心发展,拒绝了投资方提出的优越条件。
其实王兴维的底气并不足。眼看春节到了,员工的工资还没着落。“挺着,挺过去才是企业家,挺不过去就是失败者。”王兴维心里默念着这句“鸡汤”,打了一天的电话。终于,一笔3000万元的投资,解决了危机。
之后,心医国际经过多轮融资,国内多家知名基金都向它抛出了橄榄枝,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青海基层医院的医生在与辽宁专家远程会诊
2019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疗远程会议中心里,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屏幕那端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一名消化道急病患者和4名当地急诊医生。
相隔数千公里,半小时内完成,技术的桥梁正是心医国际提供的远程医疗平台。平台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患者与医生联系起来,就诊像在“天猫”上购物一样便捷。
比起技术,让市场认可更不容易。
缺钱,心医国际就借力国家推动数字医疗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先从贫困地区较多的青海、贵州等地入手;对一号难求的大医院,心医国际则“以硬件换软件”,让其免费试用。
缺用户,心医国际就让远程医疗平台,不仅能看病,还能培训,吸引有提升欲望的基层医院加入;让大医院的医生可以借助远程医疗合理增加收入,推动其接诊远程病例。
突破了瓶颈,心医国际的远程医疗势如破竹,很快成为全国最大医疗云平台运营商。
10年,并不短暂。但对于心医国际来说,距离让所有人都能就近、便捷、从优问诊的目标,还很遥远。
在王兴维看来,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海纳英才 创业中国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