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是一种行为和动机理论,它解释了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他们期望的结果。如果这样做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那么一个人特别有动机去做或不去做某一种行为。这一理论通常应用于工作场所,员工在那里工作马斯...
期望理论是一种行为和动机理论,它解释了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他们期望的结果。如果这样做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那么一个人特别有动机去做或不去做某一种行为。这一理论通常应用于工作场所,员工在那里工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预期理论的一部分。1964年,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维克多·弗鲁姆首次提出了这一理论,预期理论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因为它关注的是期望的结果,而不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所强调的需求,这两个理论都是在Vroom的提议之前提出的。该理论还承认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特性有助于实现他所期望的结果,不像马斯洛假设他提出的人类“需求”是普遍的,是所有人固有的。期望理论涉及三个要素:配价,工具性和期望,这三者在激励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事时起着不同的作用。配价指的是个人如何将“价值(v)”放在奖励(r)中的程度,“给它一个v(r)的公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个人决定他如何实现这一回报。例如,一个重视升职的人会更积极地参与许多项目,工作时间也会比平时长。工具性是一个与个人确定的因素有关,即如果他做了他期望的行为或表现,他会得到奖励在期望理论中,Vroom给出了“绩效→结果”的公式。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最终能够得到回报,那么他将更有可能完成预期的任务和责任。为了激励员工做好工作,雇主可以私下和他们交谈,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做了具体的工作,升职就是为了得到提拔。更重要的是,雇主必须信守诺言;这样,雇员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得到奖励。在期望理论中,期望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努力会产生预期的绩效或任务的因素,给出了“E→P”的公式。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技能完成一项任务,那么他会更有动力去做这项任务,以达到他的目标;例如,如果一个人他的任务是销售五种产品以获得奖金。如果他对自己作为沟通者和销售人员的技能有信心,那么他更有可能看到这五种产品,从而获得奖金作为奖励
-
发表于 2020-09-02 19:15
- 阅读 ( 1430 )
- 分类: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