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是一种影响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的非传染性疾病,由蓝舌病毒(BTV)引起,通过叮咬库蠓属的蠓传播。蓝舌病可摧毁家畜种群,但目前尚无人类感染病例的报告 蓝舌病是通过叮咬蠓虫传播的。蓝舌病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欧洲...
蓝舌病是一种影响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的非传染性疾病,由蓝舌病毒(BTV)引起,通过叮咬库蠓属的蠓传播。蓝舌病可摧毁家畜种群,但目前尚无人类感染病例的报告

蓝舌病是通过叮咬蠓虫传播的。蓝舌病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欧洲都有记载,自1998年10月以来,蓝舌病一直向北蔓延。蓝舌病在地中海气候中是季节性的,在那里它在冬季消退,因为蠓不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所以这种疾病在越冬季节的存活,要么是由于蠓在冬眠状态下存活下来,要么是由于疾病传染给了受感染的反刍动物的后代,如果是后者,那么受感染的后代将是无症状携带者,在夏天,它们会通过蠓把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羊通常会感染蓝舌病蓝舌病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受感染的动物有时会出现舌色发绀,或蓝色,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高烧、面部肿胀和唾液过多有些动物会出现其他症状,如鼻腔分泌物或呼吸困难。在晚期病例中,蓝舌病动物可能会出现头部扭转和/或足部损伤,严重到妨碍行走。有些动物被感染动物没有症状,但有症状的动物病情进展很快,经过5-20天的潜伏期,所有症状通常在一个月内出现,有些品种的绵羊死亡率高达90%,最严重的动物会在出现症状后一周内死亡。恢复通常是一个月的过程。蓝舌病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检疫、接种疫苗,以及对蠓媒介的控制。接种疫苗只对某些BTV菌株有效。通过防止蚊虫滋生地(通常是粪便堆和潮湿的土壤)的增殖,以及在黄昏到黎明(蠓虫最活跃的时候)保护动物来控制蠓类

已知蓝舌病会摧毁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