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象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它建立并扩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工作,试图解释婴儿主体的心灵是如何与他所处环境中的物体(通常是人或人的一部分)相联系的。在这个理论中,婴儿主体通过测试他对现实的先...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它建立并扩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工作,试图解释婴儿主体的心灵是如何与他所处环境中的物体(通常是人或人的一部分)相联系的。在这个理论中,婴儿主体通过测试他对现实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形成心理概念。在生命的前半年,婴儿理想地经历两个位置或发展阶段。婴儿学会容忍对物体的冲突情绪,并更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这些里程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自我和健康的心理发展融入成年期。客体关系理论试图解释婴儿的思维如何与物体相联系1952年,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Ronald Fairbairn)第一个正式使用"对象关系理论"一词。Fairbairn和精神分析师梅兰妮·克莱恩被认为是对象关系学派的共同创始人。其他著名的对象关系理论家包括虽然克莱因认为客体关系理论是弗洛伊德工作的扩展,但在英国对象关系理论家和弗洛伊德美国自我心理学学派,以安娜·弗洛伊德的工作为基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客体关系的理论,但他认为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是为了满足他的欲望相反,克莱恩和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主体的目的是实现与他所处环境中的客体相关的内在愿望,克莱恩认为,婴儿的思维是通过对现实的先入为主的测试而开始发展的。先入为主可以被认为是本能,比如新生儿寻找母亲的乳头。根据这个理论,当婴儿获得对环境的经验时,他就形成了他可以幻想的概念在早期阶段,克莱恩称之为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姿势,婴儿的环境中充满了部分物体,如母亲的乳房或父亲的手。婴儿学会了将能量集中在这些物体上,并创造出内部物体,它们是外在事物的心理表征,是他幻想的对象。满足婴儿驱力的物体被视为"好"的物体,而挫败其驱力的物体被视为"坏"物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立场上,婴儿主体无法调和对同一对象的好与坏的感觉,因此将它们视为独立的对象。满足婴儿被喂养欲望的"好"乳房与让他挨饿的"坏"乳房并不相同。不能容忍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情绪同一物体被称为"分裂",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这个发展阶段,婴儿主体也会利用其他防御机制。内射是一种机制,婴儿利用幻想来内化他所处环境中物体的舒适方面,例如在母亲的怀抱中感到安全。投射是婴儿主体在心理上把自己的感受转移到环境中的某个物体上的一种机制,从而使自己摆脱破坏性或威胁性的感觉。婴儿也使用投射识别,这是一种机制,他把自己的一部分转移到一个物体上,以便感觉到对那个物体的控制感。随着婴儿主体的心理成熟,他进入克莱恩所说的抑郁状态。这应该发生在婴儿三到四个月大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婴儿学会调和冲突的感觉,并意识到同一个物体可以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也可以有令人满意的和令人沮丧的方面处于偏执-精神分裂状态的部分客体现在被整个客体所占据;他与母亲有关,而不仅仅是母亲的乳房。在抑郁状态下,婴儿主体开始整合自我,整个客体被认为是独立的、自主的存在由于自我心理学的突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在美国心理学中一直被忽视。客体关系理论的现代分支包括依恋理论和自我心理学。
  • 发表于 2020-07-27 20:30
  • 阅读 ( 2101 )
  • 分类:医疗卫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