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是一个图表,用来说明我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信息的。它是由赫尔曼·艾宾豪斯在1885年制定的,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以了解人类大脑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了信息的时间。埃宾豪斯发现,我们很快就忘记了在第一...
遗忘曲线是一个图表,用来说明我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信息的。它是由赫尔曼·艾宾豪斯在1885年制定的,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以了解人类大脑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了信息的时间。埃宾豪斯发现,我们很快就忘记了在第一个小时内所学的知识的一半材料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定期的回顾,以保持记忆的稳定性。Ebbinghaus遗忘曲线是理解人类记忆的先驱性进步。

理论上人们会忘记40%的记忆他们在开始的20分钟后就学会了。艾宾豪斯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利用科学过程来研究大脑记忆和遗忘信息的能力。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通过创造一套2300个三个字母的集合来试验自己记忆信息的能力,他选择这些单词的目的是找出他对那些与他毫无意义或无关的信息的记忆能力。他研究了这些单词的多个列表,并在一年的时间间隔内测试了他对这些单词的记忆能力他的实验结果让科学界对记忆保持的指数性质有了大量的见解它的公式是R=e^(-t/s),其中t和s分别代表自学习和记忆强度以来经过的时间,R代表记忆保持。他在188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遗忘曲线,题为"记忆: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实验结果被绘制成Ebbinghaus遗忘曲线,它揭示了信息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的。这条曲线也被称为Ebbinghaus遗忘曲线、Ebbinghaus效应和Ebbinghaus遗忘函数。根据他的发现,人们在最初的20分钟后就忘记了40%的知识,而在6天后只保留了30%的信息。一段时间后,这种遗忘达到了一个平稳期,人们遗忘的速度变慢了,这表明长期记忆中存储的数据是相对稳定的。埃宾豪斯还发现了重复是如何增加保留信息量的,每次重复都会增加下一次重复之前的时间间隔他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许多关于记忆本质的见解。他揭示了大脑要记住对一个人来说没有真正意义的信息是多么困难。他还表明,一个人在提高记忆力方面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新的材料铺开了,第二次再学习比第一次更容易,虽然这项研究很古老,但Ebbinghaus遗忘曲线所提出的见解至今仍为心理学家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