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相信食物相克?

崇奉有多果断,食物相克的宿世界就有多凶恶。

是否身边总少不了执迷于诸如「螃蟹与柿子不克不及同食」的亲友,常令您切齿痛恨?

●常说的「食物相克」,指两种或多种食物一路服用后,因食物之间彼此「拮抗」制约而导致中毒;或是在体内发生寒凉、温热等配伍效应,致病致死

同样痛心的或许还有科学工作者。早在1935年,平易近国生化学者对「食物相克」做了史上初次验证研究。

他们从184对「相克」食物中挑出14对较常见的组合,别离喂给鼠、犬、猴及人(尝试者本身)食用。成果,人畜在24小时不雅察期内均毫发无伤。

●平易近国报刊对史上初次「食物相克」尝试的报道。尝试牵头人,生化学家郑集师长教师极为长命,享年110岁

2006年,兰州大学联袂哈尔滨医科大学,又做了规模更大、更严酷的尝试:遴选上百名自愿者连吃17种热点相克食物组合3-7天,依旧是人畜安然。

然而遗憾的是,历经跨越宿世纪的科普后,「切齿痛恨」仍将持续。

2011年央视的随机调查显示,九当作以上受访公众仍对食物相克深信不疑。另据2008年在兰州大学的一项调查,即即是该校在校生,认为应避免食物相克的比例也占到73%。

●国内某知名大学食堂内的「食物相克」通告牌,亮点是附有破解良策

能赚得一辈辈中国人深信不疑,或许是因为,在「食物相克」的宿世界里,生命过于懦弱,唯有心存敬畏才能保命。

据研究统计,从241部古代传宿世医学文献中共搜罗出食物相克(相反)组合388对,食用后能死人的竟占了一半,达193条之多,且不少死状惨烈。

这些恐怖的记录,背后到底有何依据?

风从虎,云从龙,雀肉配酒生淫虫


在故国医学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的提法,但存在极为相似的概念:食物相反。该词最早呈现于元代,概念的雏形降生更早,汉代医书中已频仍论及某些食物不成同食。

因为古今炊事布局的差别和外来物种传入,今世「食物相克」在食材种类上较古代显著丰硕,理论上也杂糅了不少现代营养学概念,但其根底始终不脱中医配伍、食疗范围。

古籍中大量说起的相克食材,如花生与黄瓜、蜂蜜与葱等,绝大部门也都传承至今。

●1935年「食物相克」尝试顶用到的一组食物相克组合:花生、黄瓜

文章开首螃蟹、柿子的例子,不单在今世食物相克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也是古籍「食物相反」记实的大热点。

有学者统计,这两个仇家在241部本家儿要古医书中被说起了112次,现存最早的出处可追溯到唐宋,可谓积厚流光。

若不幸蟹柿同食,文献记录的后果实足骇人,计有猝死、吐血、腹痛、泄泻、出血、吐逆、眩晕等22种严重不良反映。

●《金匮要略》中的「食物相克」,不良反映均记录明白,不以「尚不明白」糊弄。中医倡导药食同源,食物搭配与药物配伍的事理相通,有所谓七情,此中之一即「相反」,指分歧药物(食物)之间发生或加强毒副感化的伍配关系

至于柿蟹合谋杀人背后的道理,用中医阴阳五行恶马恶人骑理论即可完美诠释:

天有四时,人有五脏,食有五味、寒凉;螃蟹和柿子都属火,火火相克,两者又都性寒,异于常理,所以克起来加倍毫无所惧,动辄能杀人。

●东汉医书《金匮要略》对部门食物相克当作因的阐发注解,图表来历《食物相反的古文献研究》

近似的诠释套路不乏其人,以下再举三例:

雀肉、李子不成同食,是因为雀肉五行属阳,李子属阴,阴阳相反;

羊肝、椒不成同食,是因为椒味属金,羊肝属木,金克木;

羊肉和羊肝等食物搭配什么都轻易「悲伤」,因为「羊」和「心」都五行属火。

除了这种四平八稳但略显古板的阴阳五行系统,古籍中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理论系统来阐释食物何故相爱相杀,本家儿要援引中医「取象比类」、「物类相感」的思惟,画风虽不甚严谨,但想象力横溢。

如鳖肉与苋菜不成同食,记录见于医书《金匮要略》,其实源于西晋张华《博物志》中的一则神话传说:取棋子大的鳖肉与苋菜搅拌,投入水池中,不久都酿成小鳖。

古代大夫据此认为,鳖肉与苋菜同食,会在体内生出「癓瘕(某种像小鳖的肿瘤)」。

又如赤豆和鱼鲊(某种咸鱼干)不成同食,不然患消牵萝补屋症(糖尿病)。唐代《外台秘要》对此的诠释是:腌鱼酸咸异常,木石遇盐尚且干涸,人吃久了不牵萝补屋才怪。

●前人认为鳝鱼是鱼却像蛇,有悖常理,偶然吃伤吃坏了便唯鳝是问,导致其被认为与多种食物组成相克。此外,良多不常见食材,如老鹰肉、鳄鱼肉、蛤蟆肉等,也因为近似的原因,当作为食物相克的常客

当这种「取象比类」「物类相感」理论遭遇传宗接代等人生重大问题时,想象力还能翻番。

「怀胎」作为中医重点看护范畴,历来禁忌颇多。古代医学认为,配偶女怀孕时代接触外界事物需非分特别小心,一旦稍有失慎就会受到坏工具「相感」,导致胎儿形体、禀质发生某种转变,追悔莫及。

好比,毫不能让妊妇见到山公,不然胎儿今后不免脾气顽劣;不成以让妊妇食兔肉,不然胎儿大要率兔唇;也不成以食用生姜,不然胎儿轻易多指畸形;不克不及接触泥巴,会导致小儿七窍封锁等,纷歧而足。

●孙思邈《备急令媛要方·养胎第三》有云:「受胎三月,逐物转变,禀质不决。」

妊妇专属的「食物相克」,道理也与上文千篇一律,记录频次较高的有如下三例:

忌雀肉和酒同食,因麻雀「其性最淫」,而酒「动火助欲」,会令孩子长大后***无耻,嫖赌败家。

忌糯米和杂肉同食,前人凭经验知道食用不清洁的肉类可能罹患寄生虫,而糯米很像虫子,两者同食,会让胎儿化为「寸白虫」,即绦虫。

忌豆酱和雀肉同食,则是因为雀卵有黑点,豆酱颗粒也有黑点,黑点属性也会传染胎儿,让胎儿斑点满面。

●古医书记录雉与菌子、木耳搭配轻易生痔疮,仅因「痔」「雉」同音,而木耳、菌子为发物

经由过程上述耸人听闻的例子,也就不难理解所谓「取象比类」、「物类相感」的现实意涵:

天然界的特征,在同类或相似事物之间可以转移转化,「同声响应,同气相求」;人也可以经由过程摄取某种食物而获取它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来自外形,也可以来自某种「属性」,正所谓「风从虎」、「云从龙」,食笋「挺然亦翘然」。

显然,这与风水禁忌破解术中,讲究用狮虎、刀剑、本家儿席等恶形辟邪破煞的厌胜术、禳解法共享统一套思维模式,归为一种感应巫术算是恰到好处(拜见大象公会文章《像本家儿席一样辟邪》)。

不外,鉴于中外文化交流积厚流光,中国人对食物相克机制的理论阐释,从来也不会止步于本土聪明。

吃蒜一斤,少活百天

古籍记录的相克食材中,肉类和水产是进场频次最高的食物种类。二者凡是都是节庆和宴会中的本家儿角,前人不常食肉,保鲜手艺也有限,一旦暴饮暴食不免罹患各类疾病,很难不被曲解为肉类食材轻易「相克」。

相较而言,蔬菜被认为性味安然平静,且属于劳动听平易近日常食用之物,也就较少相克的例子。但蔬菜中也有一群显著的异类:「五辛」,包罗大蒜、韭菜、葱、喷鼻菜等13种含有刺激性气息的蔬菜。

据统计,在47对被最遍及记录的食物相克组合中,「五辛」类食物有九对,跨越了五分之一。

●被古籍高频记录的「五辛」相关食物相克配对,图表来历《食物相反的古文献研究》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前人对葱蒜有什么出格的嫌弃,这类食物禁忌传统其实源于印度。

据《佛国记》记录,古印度「举国人平易近悉不杀生,不喝酒不食葱蒜」。玄奘《大唐西域记》也说印度「葱蒜虽少,啖食亦希」,只有较低种姓的人才吃葱蒜,不与高种姓人士接近。

这或许与婆罗门对干净的过度追求有关:葱蒜秽臭,轻易发生污秽的联想,而喜食葱蒜的贱平易近原本也不成接近。

释教担当了这一传统,《楞严经》即认为: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恶,十方天仙,嫌其臭秽」。经常食用会导致情面志波动,好事损失,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宿世间五种辛菜也。」

释教传入中土后,五辛禁忌很快被本土的道教所接收。

唐代传奇《枕中记》中即列举了修仙的十大禁忌:「一勿好淫,二勿位阴贼凶暴,三勿醉酒,四勿秽满不净···八勿食荤腻、五辛···」另一部道教典籍《上玄高真延寿赤书》说得更吓人:「食蒜···计食一斤损算一百日」,三四斤吃下去,一年的寿命就折没了。

除了影响自身当作仙大业,《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一书还进一步认为,乱吃葱蒜,会让神通掉效,「上诣道场无分,中请神明无分,下化男女无分」,叫天天不该,影响日常造福尘寰。

古代持久医、道不分炊,大量中医典籍出自道士之手。唐宋今后固然医道分途,但中医在食疗、摄生方面始终与道教化生术连结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很天然担当了对「五辛」的嫌弃,逐渐演化出各类与之相关的食物相克。

一种外来思惟,自此完当作了它的本土化转型。

●在相克食材中,比起肉、菜、谷,果类数目较着偏少。这也与道教对各类生果、干果的推崇有关。除了一个反例:李子。这并不难理解,果子发展于户外,餐风饮露,得六合钟灵,日啖百果天然有利于当作仙,但对太上老君李耳,仍是应有起码的敬畏,李子就不要吃了

得益于中汉文化这种兼收并蓄、包涵性极强的特点,近代以来,跟着西方科学手艺的传入,不少古老的东方聪明挟洋自重,焕发了第二春,「食物相克」也不破例。

出格是文革以来,百万光脚大夫扎根农村,将现代医学手艺和传统中医聪明熔于一炉的创举,给后来的食物相克学家以极大开导。只是受限于物质的困顿,那时已没有几多食物种类供其推演,理论成长才一时陷入障碍。

●从某省出书的《光脚大夫手册》目次页中,不难发现该书内容包含万象,有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有适用打针方式,还有原枪弹和生化兵器防护窍门

改开后,跟着食物的再次丰硕,相爱相杀的客不雅前提从头具备,各类中医理论杂糅现代营养学理论的食物相克诠释系统起头大量涌现。

如鸡肉、兔肉不成同食,轻易腹泻的记录,可见于《饮膳正要》等多部古籍。

今世食物相克学家在对其做注解时,往往先用中医寒凉理论定基调:「鸡肉性味甘温,温热之性,兔肉甘寒,凉性,冷热杂进,腹泻无疑」。

接着,便辅以现代营养学加持:「兔肉与鸡肉各含激素和酶类,进入人体后反映复杂···从而刺激肠胃道,导致腹泻」。中西连璧,似乎上了双保险。

至于古老的蟹柿斗,也有了新解:螃蟹富含卵白质,与柿子的鞣酸连系沉淀,凝固为难消化物质,因鞣酸具有收敛感化,能按捺消化液排泄,致使难消化物质滞留在肠道内发酵,使食者呈现吐逆、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可惜,食物相克学家们百密一疏:全国富含卵白食物多矣,何止是蟹?尝试证实,即便大量同食,离中毒仍有很大距离。

●蟹柿斗也是郑集1935年「食物相克」尝试的14种食物组合之一

「辩证地看」

本着凡事不过火、不偏不倚的立场,其实要从「食物相克」中发现「靠谱」,找几处可取之处也不难。

例如,古籍中与河豚有关的食物相克记录有57条之多,且多能致死,这当然无论若何也错不了。野生河豚的血液、肌肉、内脏携带剧毒,在处置程度有限的古代,怎么吃都是作死行为,搭配什么也就不主要了。

别的,上文提到的鳖与苋菜不宜同食,还有一个衍生版本:因新生的蕨菜与团鱼的的脚掌有一些相似之处,古代常把蕨菜称为「鳖」,既如斯,苋菜同样不成与之同食,不然也会「生小鳖」。

而现代研究表白,蕨菜具有证据明白的致癌感化,古书上所谓的「小鳖」、「癓瘕」,很大一部门实为肿瘤,也算是歪打正着。

最后,《金匮要略》还记录:韭菜与白酒不成同食,不然轻易「神昏目暗」。这一条固然并没有什么科学实锤,但按照「取象比类」、「以形补形」的传统聪明,不难诠释为:韭菜吃多了,不免一身韭气,酒韭谐音,效力加倍,当下不宜等闲测验考试。

文|姚白莞

大象公会|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 发表于 2020-04-01 02:00
  • 阅读 ( 120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