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然想起一件工作。
2002 年我初中结业那年,因为拿到了保送名额,从蒲月起头根基就不消去黉舍上课了(也是以完整看了那年的宿世界杯)。蒲月某一天,教育局给十几个保送生发了通知,要大师去某中学帮手阅卷,包午饭,一天还发八十块。电脑房有空调,还能上彀玩电脑,所以大师都高欢快兴去了。
具体是什么测验,此刻已经不太记得了。但从那个阵仗来看,应该不小。说是阅卷,其实我们要做的工作很简单——
教员批阅了考卷之后,会在每个部门打分。接下来,会有来自中专的学生(也是廉价劳动力)负责把各部门分数录入到软盘里。每张卷子会有两个中专生自力录入,也就意味着会有两套分歧的分数。而我们这些保送生要做的,就是把两张软盘先后插进电脑里,用一个已经预装好的软件来比对两张软盘的分数。若是一致,就 OK,若是纷歧致,软件就会报错,申明有人录入错误,发还去重录。
究竟结果 2002 年,能接触到电脑的人不多,黉舍机房连外网都上不了,所以工序繁杂也不免。好在根基就是流水线操作,一起头惊慌失措,但没多久就逐渐把握了,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很快就能发现不少错误。
上茅厕间隙,我听到负责阅卷的教员拿了我们的陈述之后,便会去另一间房间,把那群中专生骂上一通,让他们当真起来,而且威胁会按错误数目扣津贴。
第二天,可能是越来越谙练的关系,中专生房间的录入速度越来越快,原本都是我们验证组等他们的软盘,期待间隙还能来两局 CS,此刻他们交来的软盘都积压在我们这里了。并且,他们的精确率也大幅提高,错误率只有昨天的三分之一。
你们猜,发生了什么?
归正我们那时没猜出来。一向到当全国午,一个同窗偶然打开了软盘里的原始数据,然后发现——所有的分数都是 0。
我们又查了十几张软盘,都一样。
因为所有分数都是 0,所以输入的速度可以晋升良多;因为所有分数都是 0,所以两张软盘上的数据一模一样,不会报错。
想出这个本家儿意的人,必定是个天才。而让这个本家儿意实现的,是所有录入者。
最后有没有处置谁我是不知道,归正工作量又多了两天,多赚了两天钱。后往返想起来,这件工作就算我们没发现,也毕竟会穿帮的——那么多考生都是 0 分,必定会激发追查。
但这种朴实而恐怖的,险恶而智障的糊口聪明,至今还在提醒我,不要高估人类的道德底线与智商下限。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