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毒瘾会遗传给后代?

滥用毒品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也是人们应该拒绝毒品的原因。而最近,上海复旦大学几位科学家的研究,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拒绝毒品的理由。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教授课题组的乐秋旻、颜彪等人,在5月30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大鼠服用可卡因成瘾后,其子代和孙代也比普通大鼠更容易染上毒瘾。

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从古柯(Coca)树叶中提取的麻醉品,最早用于麻醉以及食品添加剂,但科学家后来发现,长期使用可卡因会对神经系统、肠胃、泌尿生殖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可卡因还被证明是一种难以戒断的成瘾性中枢神经兴奋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化学物质都属于被严格管制的毒品。

通常,可卡因能刺激神经中枢,提高多巴胺(dopamine)通路的活跃度,给人带来愉悦感或满足感,使人成瘾。此外,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还发现,可卡因不仅能给人体带来短暂的神经刺激效应,还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组的甲基化等方式,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基因组的甲基化是指,DNA分子特定位置被引入甲基修饰)。

马兰团队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这种影响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在研究中,他们首先在大鼠身上植入可用于注射药品的导管,而与导管相连接的给药自动控制器则由鼠笼内的踏板通过计算机控制。试验开始时,大鼠触动按键即可获得药物注射,而条件反射形成后,则设置为多次按键才能获取一次注射,提高大鼠获得药物的难度。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当注入的药物为可卡因时,有成瘾倾向的大鼠为了获取可卡因注射会在短时间内努力更加频繁地触动踏板。根据触动踏板的频率,科学家将实验中的大鼠分为了成瘾组和非成瘾组。

对成瘾组和非成瘾组的雄性大鼠后代进行同样的给药试验发现,成瘾组的后代明显具有更强的成瘾倾向。研究人员还发现,子代大鼠通过遗传获得的并不是对可卡因的高敏感度,而是接触可卡因后更容易成瘾的特性。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遗传到第三代大鼠上,也就是说,成瘾组大鼠的孙辈仍会受到成瘾效应的影响。

为了排除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差异,研究人员还设置了其他的对照试验,比如,让大鼠通过踏板获取食物等。在这些对照试验中,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大鼠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证明成瘾组大鼠及其后代更频繁地触动给药踏板是因为具有更强的获取可卡因的动机。

另外,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大鼠精子基因组的甲基化修饰有明显不同。这些甲基化修饰可以通过频繁接触可卡因获得。而且,在两组雄性大鼠子代的精子中,研究人员也检测到了从父代保持下来的甲基化修饰差异。这说明,毒品导致的甲基化修饰的确可以遗传给后代。

虽然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直接表明成瘾性也会在人类中遗传,但为了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还是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撰文 陈耕石)

原文来自《环球科学》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9-29 00:00
  • 阅读 ( 72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